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116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一、单选题1.体温计内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管子,它的作用是( ) A.阻碍水银受热膨胀B.阻碍水银遇冷收缩C.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D.无论膨胀还是收缩,液泡和直管中的水银都能通过它2.在图中,使用温度计方法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3.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各图描述的物态变化中需放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露珠慢慢变小C. 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 严冬,冰雕逐渐变小4.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乌鲁木齐市冬季最低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只能在一定温度下

2、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晶体的熔化和凝固B.液体的蒸发和沸腾C.液体的汽化和液化D.物质的升华和凝华6.一只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0;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6.用这只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当它的示数为27时,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 ) A.21B.25C.26D.297.以下温度有可能接近39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重庆主城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8.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9.如图是四位

3、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B.C.D.二、填空题10.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_。 11.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的。在实验室测量热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1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

4、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则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是F=_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_,等于_ 13.摄氏温标规定:在通常情况下把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14.某人将读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甩动,直接用来先后测量两个人的体温,若这两人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7和39,则体温计的两次读数分别为_和_. 三、解答题15.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必须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四、实验探究题16.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

5、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1)如图所示其中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 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2)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均匀降低(3)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A .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B .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_的冷却效果较好. 五、综合题17.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

6、的,但标度不准确,当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104求: (1)当它指示的气温为33时,气温的实际值是多少? (2)此温度计在什么温度时,可作为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18.小东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2,82时的示数是102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均匀的, (1)请以t表任意温度时的示数,以T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t表示T的公式 (2)这支温度计在示数为26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 (3)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解答】解:

7、温度计与体温计的结构不同,温度计玻璃泡上方的细玻璃管是直的,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水银膨胀时能够通过,但收缩时不易通过,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选C【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2.【答案】D 【解析】【解答】由图知: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测量方法错误;乙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液体接触测量方法错误;丙图、丁图中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位置正确,但丙图中的读数方法错误,丁图中的读数方法正确故选D【分析】温度计的使用与注

8、意事项:(1)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3)温度计放入液体中应稍待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仍要放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凹液面最低部相平或与凸液面最顶部相平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规则,属于基本技能,要熟练掌握,规范操作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B、夏天,草叶上露珠慢慢变小是水蒸气蒸发现象,汽化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C、秋天,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符合题意D、冬天,的冰雕变小,是固态冰直接变为水

9、蒸气造成的,这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4.【答案】C 【解析】【解答】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A不符合题意;B、乌鲁木齐市冬季最低气温超过零下.B不符合题意;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C符合题意;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对常见温度的了解分析.5.【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晶体的熔化,需要温度达到熔点,并且不断吸热,

10、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的凝固,需要温度达到凝固点,并且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正确;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沸腾,需要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不正确;C、液化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所以C不正确;D、升华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所以D不正确故选A【分析】(1)晶体在熔化、凝固需要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并且不断吸热或者放热,温度保持不变;(2)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6.【答案】B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此温度计上的84个小格表示实际的100,每一小格表示(100/84),示数为27时,

11、比6的位置高了21个小格,所以可知此时真实温度应是21(100/84)=25,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摄氏温标的理解。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选项AC错误;B、水的凝固点是0,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应该低于0此选项错误;D、重庆主城盛夏气温很高,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9此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

12、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左右,不合题意; 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不合题意;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3左右,符合题意;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不合题意故选C【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结合生活经验可做出判断9.【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接触故C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D正确故选D【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