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1122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壹,考什么,怎么考,贰,考什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滴滴顺风车乘客遇害案件,违法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国家考试作弊,电信诈骗,吸毒贩毒,中学生违法犯罪案例,校园欺凌,旷课,夜不归宿,小偷小摸。,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1.什么是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2.为什么法不可违?为什么说违法无小事? (1)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3)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4.违法行为的分类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

3、,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2)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5.我们应该警惕身边的哪些违法行为?

4、(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6.怎样做到遵章守法?怎样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

5、犯罪,回首页,小程序,注意事项:(1)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3)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就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1.刑法的作用、内容是什么? (1)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内容: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01

6、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1)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的联系 (1)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 (3)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2019道德与法治

7、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4.什么是刑罚?刑罚分为哪几类? (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5.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

8、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1.【易错易混】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1.【易错易混】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2.【易错易混】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如图) 3.一个人从不良心理和行为发展到犯罪的历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1)

9、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不良的行为习惯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人,如果不认真矫正,任其发展下去,往往会发展为一般违法,乃至犯罪。 (3)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加强道德修养,拒绝不良诱惑,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4.如何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1)个人: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 (2)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 (3)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教育,对他们的不良行为

10、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引导。 (4)社会: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现象和环境等因素进行整顿和处理。,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 未成年人年龄小,因此违法犯罪不受法律处罚。( ) “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不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 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发展为犯罪行为。( ),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较轻,因此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任何不负责任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 刑事违

11、法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 拘役就是拘留;罚金就是罚款。( ),怎么考,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1.自2017年1月1日起,被称为南昌“史上最严”的禁燃烟花爆竹新规正式实施。2018年元旦以来的一个多月里,全市共查处非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96起,罚款84起,拘留15人。在禁燃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D,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题干中的“罚款”“拘留”都属于行政处罚措施,而“罚金”“拘役”

12、属于刑罚,要特别注意二者的区分。因此禁燃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选C。,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2.2013年十一长假首日,上海某旅行社一位女导游持假导游证带团,被旅游执法部门依法罚款10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这是旅游法实施后,全国开出的第一张罚单。这说明( ) A.持假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旅游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D.一般违法行为不及时改正可能导致犯罪,B,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解析女导游持假证被罚款说明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相应

13、的法律处罚。故选B。,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3.为了解同学们的法律意识,某校九年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下是一位同学答卷中的部分内容。,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1.遇到比正版便宜的盗版书籍时,你会(B) A.购买盗版书籍 B.购买正版书籍 2.遭到校园暴力时,你会(A) A.告诉老师或报警 B.以暴制暴 C.忍气吞声 3.在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中,你的情况是(C) A.有过一般性的不良行为 B.有过严重不良行为 C.没有不良行为,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请你运用法律知识,对该同学调查表中的选择逐一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及危害。解答此题可以从预防违法犯罪应该怎样做的角度整理答案。 答案该同学能自觉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该同学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能用正当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该同学能够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 考点16 违法与犯罪,回首页,小程序,4.下面是某中学校园贴吧的两个帖子,请你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