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脱贫攻坚奔小康 齐心协力同富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107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脱贫攻坚奔小康 齐心协力同富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脱贫攻坚奔小康 齐心协力同富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脱贫攻坚奔小康 齐心协力同富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脱贫攻坚奔小康 齐心协力同富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脱贫攻坚奔小康 齐心协力同富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脱贫攻坚奔小康 齐心协力同富裕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攻坚奔小康 齐心协力同富裕【背景材料】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019年1月14日电)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材料二: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迁规划建设任务,加强后续扶持。精准脱贫有力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加强扶贫力量,加大资金投入,贫困地区自我发展

2、能力稳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街接,确保如期实现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节选于2019政府工作报告材料三:秦楚网讯:3月23日,市委书记张维国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十九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咬定工作目标,强化责任担当,很抓问题整改,全力向决胜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四: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阳新县等17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的通知

3、,经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专项评估检查,阳新县、丹江口市等10个国家级贫困县,十堰市茅箭区、十堰市张湾区、南漳县等7个省级贫困县,均已达到贫困县退出的标准和条件,现批准退出。【考点链接】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国情(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2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5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无比优越性。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

4、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典型例题】1湖北省17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摘掉贫困帽子有什么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幸福指数;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我国当前还存在贫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3党和政府重视扶贫工作说明了什么?体现了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彭显了对人民群众的关爱;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

5、展观,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助于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维护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4我国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有何现实意义?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维护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为世界扶贫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帮助,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5为预防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不法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为精准扶贫提供制度保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扶贫中的违法犯罪行为;鼓励公民行使监督、举报权。6

6、为消除贫困,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1)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为其脱贫致富提供各种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2)贫困人口: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依靠科技致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依靠聪明才智致富。依据政策法规,拓宽致富途径。7请列举近年来我国采取的扶贫措施有哪些?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建立住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实施大病教助制度;完善城乡合作医疗保障体制。8青少年能为扶贫工作做

7、出哪些贡献?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宣传我国的扶贫政策,培养亲社会行为;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积极参加扶贫公益活动;同脱贫攻坚领域的违法行为作斗争。9咬定工作目标,强化责任担当,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意义?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10目前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这说明了什么?(我国当前部分地区还存在相当多的贫困现象说明了什么?)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8、段;我国现在达到还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任重而道远。 11中国将继续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说明了什么?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是一个爱和平、求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力所能及地援助发展中国家。12为进一步了解贫困现状,做到精准扶贫,某班准备开展调查活动。(1)请你提供两种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座谈会调查。(2)就如何消除贫困,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请你就所了解的与大家分享一下:政府给贫困地区以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扶持当地特色

9、经济;学校给孩子提供营养餐、“两免一补”、发放助学金;给贫困人口捐钱捐物等。13“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表明了什么?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政府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4你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来源于哪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有利条件?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増长的理由是什么?习大大指出“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这个信心来自于哪里

10、?)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15实现“十三五”目标我们应做哪些努力?(为创造幸福生活,国家和公民应该怎么做?)(1)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1、(生态)。(2)公民(或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时代责任感,积极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和各项技能,掌握本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关注国家和家乡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奉献中实现梦想。16你认为实现十三五目标或者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从国内和国际方面分析,我们还存在哪些问题或面临的压力?(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存在哪些问题或面临的压力?在辉煌成就面前,要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必须保持哪些清醒的认识?)国内方面: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不够健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

12、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等。国际方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活动、核威胁、民族宗教矛盾、领土争端导致的战争问题此起彼伏;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等。172018年我国精准脱贫有力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这说明了什么?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