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苏少版音乐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57290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苏少版音乐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苏少版音乐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苏少版音乐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苏少版音乐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苏少版音乐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苏少版音乐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苏少版音乐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 三 学科 音乐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春天的歌总课时数一1、 嘀哩嘀哩渴望春天2、 春天的小河小春笋春天来了3、 音乐游戏歌表演我的创造4、 竖笛春天来了4教学目标1、 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体验愉快的情绪,进一步增进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音乐的喜爱,增强对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的好奇心。2、 学会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在演唱春天来了这首歌时,能对声音做简单的对比处理,并学习用竖笛为演唱伴奏。3、 能够与同学一起按规则进行音乐游戏,感受交往的乐趣,并通过游戏对学习多声部音乐产

2、生兴趣。4、 能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课本要求创作24小节旋律并相互交流。在积极参与旋律创编的过程中,获得“作曲”的体验和创造的自信。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单元以“春天的歌”为主题,所选的曲目均具有清新、优美的特点,描绘了春天里美好的景物,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与渴望,引领学生走进春意盎然的音乐世界,感受音乐的美妙,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课题渗透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 三 学科 音乐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悄悄话总课时数二1、 雨天等妈妈小纸船的梦2、 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3、 采集与分享歌表演4、 口琴春天来了3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参加欣赏、唱歌、表演等活动,

3、从中感受音乐传达的“爱”,增强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爱心。听小纸船的梦时能随音乐变化有放有收,展开自己的想象。2、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伞花和共同拥有一个家。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与理解,适当地处理强、弱力度的对比。3、 认识附点四分音符,能在曲谱中找出来,并唱出它的时值。尝试演奏口琴练习曲春天来了,并为歌曲伴奏。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单元安排了欣赏雨天等妈妈、小纸船的梦,学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让学生在听赏、歌唱、表演等过程中感受音乐亲切、愉悦、温暖的情绪,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爱。教材中还设计了“给同桌写一句悄悄话”,又在“采集与分享”活动中介绍了SOS儿童村的知识,学习用手语跟

4、残疾儿童说“悄悄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思考自己能为别人提供哪些帮助,深刻感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主课题渗透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 三 学科 音乐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赶花会总课时数三1、 赶花会茉莉花对花2、 对鲜花编花篮3、 露一手采集与分享音乐游戏小小音乐剧4、 竖笛茉莉花3教学目标1、 能有兴趣地聆听本单元学习的一些民歌和戏曲,初步感知各自的风格特点,体验民歌与戏曲的特点,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能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情绪的变化听出赶花会乐曲的段落。2、 乐于唱民歌,体会民俗风情。能熟练地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和河南民歌编

5、花篮,能够模仿范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逐步提高音乐表现力。学会用竖笛柔和轻快地吹奏茉莉花。3、 参与花名编唱、“编花篮”游戏和小小音乐剧“赶花会”的创编,愿意参与表演,积极参加活动。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单元以“花”为线索,贯穿北京民歌对鲜花、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南民歌编花篮、安徽黄梅戏对花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戏曲,带领学生走进祖国繁花似锦的民间音乐天地。主课题渗透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 三 学科 音乐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快乐小队总课时数四1、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2、 小鼓手进行曲3、 律动音乐游戏

6、4、 口琴小鼓手进行曲4教学目标1、 在庄严的或愉悦的氛围里,通过欣赏、表演和即兴创编等艺术时间活动,感受作品的情趣及内涵,体验音乐的美感;通过合作参与艺术实践,表现出较强的音乐学习态度及团队意识,并从中获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自豪感。2、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红领巾的世界、快乐的小队,获得坚定有力和欢快活泼两种不同音乐情绪的体验。3、学唱歌曲芦笛、小鼓手进行曲、手拉手,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不同情绪;参与律动及乐器的演奏,进一步形成内心的节拍和表现欲,在活动中表现出相互合作的愿望和能力。4、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并能在歌曲中正确演唱;了解“二四拍”的含义并掌握其强弱规

7、律,在歌唱和欣赏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二四拍和进行曲的特点;了解“轮唱”这一演唱形式,并参与合作演唱。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单元汇集了六首优秀的中外少先队歌曲,以少先队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的热爱和“时刻准备着”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学习的重点,不仅要欣赏,而且要会唱。同时,要根据歌词,进行热爱少先队的教育,利用音乐,表达对少先队的热爱。欣赏红领巾的世界和快乐的小队,一中一外两首歌曲,丰富内容,拓宽视野。演唱曲目芦笛、小鼓手进行曲都是经典的东欧儿童歌曲,借一笛一鼓,表现儿童的音乐情趣。手拉手虽然没有点名少先队的主题,但歌中的志向和活动是类似的。小鼓手进行曲还要用口琴

8、进行伴奏,加深对进行曲的体验。主课题渗透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 三 学科 音乐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金孔雀轻轻跳总课时数五1、苗岭的早晨金扁担阿细跳月2、金孔雀轻轻跳铃铛舞侗家娃娃幸福多3、律动4、竖笛铃铛舞4教学目标1.能专注地聆听音乐,体验、感受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初步了解苗族、彝族、傣族、侗族不同的民风民俗、音乐风格,增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2.富有表情地演唱铃铛舞、侗家娃娃幸福多,背唱金孔雀轻轻跳,能用动作、打击乐器或自己的其他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3.学习用有特点的形体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能随音乐主动大方地参与集体歌舞,感受傣族孔雀舞、苗

9、家铃铛舞的特点,体验民俗活动的乐趣。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单元将引领孩子们广交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朋友”,领略苗家岭下清脆的鸟鸣、响铃;侗家寨子幸福的箫声、歌声;傣家孔雀之舞的婀娜多姿;彝家阿细跳月的欢快热烈随着音乐歌舞,在孩子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幅情味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中国西南民俗风情画。主课题渗透新课标第一网实践活动安排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 三 学科 音乐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我们的村庄总课时数六1. 全都认识我我的小鸡快乐的农夫2. 如今家乡山连山八只小鹅小放牛3. 采集与分享我的创造4. 口琴洋娃娃和小熊跳舞3教学目标1. 在“视、听、唱、动”等活动

10、中,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学生体验到农村生活的乐趣,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 通过歌曲八只小鹅、小放牛的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简单的两声部合唱和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通过连音活动,学生感受到歌曲此起彼伏的旋律走向,想像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意境。3. 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用节奏编故事”的活动。www.R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欣赏作品中,全都认识我是童声齐唱;童声合唱我的小鸡是阿塞拜疆民歌;再听一听轻音乐形式的德国音乐大师舒曼的名曲快乐的农夫。演唱曲目则以中国作品为主。如今家乡山连山以孩子的口吻歌颂新农村的变化;学唱小放牛,了解民间传统,学唱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感受外国小朋友的农村生活情趣。音乐活动“

11、采集与分享”,通过声音模仿介绍乡村中认识的朋友;“我的创造”在八只小鹅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尝试用节奏编故事。学习用口琴演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主课题渗透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 三 学科 音乐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都市变奏总课时数七1、 打字机之歌摇太阳北京的桥2、 摇太阳开心里个来开心火车3、 音乐游戏采集与分享歌表演我的创造4、 竖笛可爱的家4教学目标1、 通过比较不同风格的作品,感受都市生活的发展变化,乐于参与本单元的音乐活动,赞美越来越美好的生活。2、 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摇太阳、开心里个来、开心火车等歌曲,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3、 积极参与节奏朗读、

12、采集与分享、歌表演和“开心火车”旅游等活动,尝试在音乐活动中有创意地表现和交流自己对城市变化的关注和对新生活的热爱。4、 留意音乐表现中的节奏要素,有兴趣探索其多样的变化组合及表现效果;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两声部的竖笛吹奏练习,注意声部间的均衡与协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单元听赏作品有四首,打字机之歌、摇太阳、北京的桥和剪彩波尔卡,其中两首歌曲是当代作品,另两首是外国管弦乐民曲。摇太阳是反映南方城市生活的歌曲,音域宽了一点,但摇太阳的形象比喻和活跃奔放的情绪,很和孩子的兴趣,所以让他们听赏后再和着音乐唱一唱、跳一跳。开心里个来用江苏民歌填词,唱学生感知到的城市变化。开心火车以连接城乡的现代交通来表

13、现生活节奏,学生不仅唱得开心,还能丰富不同调性的感受。主课题渗透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 三 学科 音乐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星星点灯总课时数八1、 摘星星美丽的梦神2、 摘星星夏夜月亮钩钩3、 采集与分享精彩回放4、 口琴摇篮曲3教学目标1、 在音乐学习活动中,能随着音乐展开自己的想像。感受音乐中所表现的志向和情感,能用适当的色彩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了解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和向往的一种方式。2、 尝试用音乐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感受和想像。学习二声部合唱,领会声部配合的不同特点,能用轻巧、和谐的声音表现夜晚的情景和幻想的情趣。3、 在“星光音乐会”的系列活动中,能有所选择地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创造。能对自己和别人的表现作出评价。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单元是三年级的最后一个单元,因此特意安排了回顾性的综合活动。新学的作品只选了4首,其中只有供欣赏的美丽的梦神是外国作品。为适合童趣,这支惟一的器乐作品,采用了现代电声乐曲的版本。童声合唱摘星星,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夸张的想像和探索宇宙奥秘的志向,又听又唱,成为学习的重点。夏夜和月亮钩钩都有两个声部,也都是借夏夜的特征性事物展开想像。主课题渗透实践活动安排R【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