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53962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文明历程,模块一,第12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栏,目,导,航,1从考查的知识上看,复习本讲应重点掌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难点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从拓展补遗的角度看,应补充的知识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废约外交,新教材连线:工厂内迁。从考查的学科素养看,如通过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力量的变化,主要体现了时空观念的素养立意;通过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对列强的态度,主要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素养立意;通过考查全民族抗战,主要体现了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素养立意。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功能,激发学生的

2、爱国激情。 2预测2020年高考,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战和国共关系的发展仍将成为命题热点。另外弘扬爱国主义,培养爱国精神,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对此我们高三一轮备考时需要重点复习。,一、抗日战争反侵略斗争的不朽丰碑 1日本侵华 (1)局部侵华 1931年_事变后占领东北。 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 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扩大:先后占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中国失去大片领土。,九一八,(3)侵华罪行 1937年12月,制造了_。 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惨案。 在东北

3、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2全民族抗战 (1)抗战初期 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_,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制定_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_、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抗战结果: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的疯狂进攻。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

4、段。 (2)相持阶段 中国共产党: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_,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国民政府: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了国外战场,派遣_到缅甸作战。,全面抗战,淞沪会战,百团大战,远征军,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正式投降的签字仪式。 (2)意义 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际:是_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世

5、界反法西斯战争,二、解放战争人心决定的国运之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中共力图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成果:签署双十协定。 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 (2)战争过程,中原解放区,山东,大别山,南京,3.胜利意义 (1)对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

6、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概念阐释 十四年抗战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14年抗战”的概念,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些年史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 易错易混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

7、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之间进行合作。,图解历史 抗战时期两大战场的关系,易错易混 国共两党抗战全民族抗战 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轻巧识记 抗日战争,易错易混 “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区别,图解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化 图解历史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 1合作对抗再合作,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初步形成 1935年8

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正式形成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威逼南京。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抗

9、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抗战时期中国的废约外交 (1)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加强与中国合作。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同时,美英加大对华援助力度,中国与美英关系日益密切。,(2)过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对德、意、日宣战,并宣布取消与之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废约行动正式开启。美国出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以及对日政治斗争的需要,开始考虑提前废约,并与英国进行磋商。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建议本国“应该立即行动,干净彻底地废除不平等条约”。 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

10、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新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渡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3)评价: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3新教材连线:工厂内迁 抗战时期的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但中国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军事抵抗之外,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

11、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例1 (2017全国卷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探究1 全民族抗战,解析 B对:由“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

12、文件兼顾了各个阶级的利益,应该是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有利于团结地主和资本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A错:土地革命中打土豪、分田地,与材料信息不符。C、D错: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一文件应该是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目的是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 答案 B,史论链接 一、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

13、柱的作用。 5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十四年,是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较早、结束最晚的战场。,二、抗战时期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全国各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4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5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

14、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6基础: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抗日战争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三、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训练1 (2019河北张家口调研)1937年8月,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的谈判,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这次谈判( ) A消除了国共双方的分歧 B推动了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C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D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D,解析 依所学,国共双方因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利益,双方的分歧不可能消除,故A项错误;依所学,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B项错误;依所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5、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保障了抗战胜利,故C项错误;据材料“1937年8月,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在国共双方第二次合作之前,共产党改编等问题有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训练2 (2019河南郑州模拟)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当时这一规定旨在( ) A动员一切力量反蒋抗日 B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实力 C加强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D铲除根据地的不稳定因素,C,解析 根据材料中1940年为抗日战争阶段,主要矛盾是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不是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阶级矛盾,所以推行三三制的目的是为了抗日不是为了反蒋,也不是为了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实力,更不是为了铲除根据地的不稳定因素,故A、B、D三项错误;根据材料“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得出边区政府人员由多阶层共同构成,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日的阶层共同抗日,故C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