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件:透镜及其应用.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5316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课件: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中物理课件: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中物理课件: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中物理课件: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中物理课件: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课件:透镜及其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课件:透镜及其应用.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透镜及其应用,1、知识回顾 2、例题分析 3、练习应用 4、总 结 5、布置作业,退 出,下一张,上一张,知识回顾:,下一张,上一张,透 镜,眼 睛,概念,种类,凸透镜,凹透镜,结构特征,光学性质,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眼睛的结构,视力的矫正,结构特征,光学性质,透 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2、光心:透镜的几何中心.用“ O”表示。 光线通过光心后方向不变,,1.能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焦点。,2.能使从焦点射来的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光线通过光心后方向不变,二.

2、透镜的性质,凹透镜使光线变得发散。,三.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一),F,F,2f,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在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凸透镜成像及应用(二),F,F,2f,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另一侧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 幻灯机,凸透镜成像及应用(三),F,f,物体在焦点以内,在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v2f,fv2f,倒立,缩小,正立,放大,照 相 机,幻 灯机,放大镜,倒立,放大,实象,虚象,实象,1.眼睛的结构,四.眼睛,眼睛的晶状体就是一个凸透镜,视网膜就相当于一个光屏,晶状体,视网膜,2.视觉的形成,睫状肌放松,晶状体较薄, 焦距

3、较长,远处物体射来 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人便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睫状肌收缩,晶状体较厚, 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 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人便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人远眺时:,人看近处物体时:,3.眼睛具有调节作用,4.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么一回事?,近视的成因和矫正,远视的成因和矫正,眼睛近视的同学谈一谈他看远近物体 有什么感觉?,同学们见过老人穿针线、看报纸的情景?,近视与远视,近视,凹透,远视,凸透,例1:夏日,某人潜水时,眼睛能看到路灯O,能正确的光路是哪条?,例2:从水面上斜着看插在水中的筷子,情况应该是哪种?为什么?,OCD,OA,例题分析,例3:在适当的位置画出适当的光学仪器

4、,例4:放在离凸透镜20厘米处的一物体,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离凸透镜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_ _的_像,倒立 缩小,实,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透镜, 它对光线有_作用,中间厚,边缘薄的 透镜叫_透镜,它对光线有_ 作用。,凹,凸,会聚,发散,练习应用,2、一束跟主光轴平行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其折射后将在主光轴上会聚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_点,同一个凸透镜有_个这样的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两侧的两 个焦距_(填相等或不相等),焦,2,焦距,相等,3.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凹透镜上,经凹透镜折后变得发散,发散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凹透镜的主光轴上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也

5、叫做凹透镜的_;同一个凹透镜有_个这样的点.,焦点,2,5、透明介质时,将同时发生_射和_射,分别满足_定律和_规律。,4、发生折射现象时,光路是_的 (填“可逆”或“不可逆”),可逆,反射,折射,反射,折射,凸透镜作图,? c,? F,? F,a)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过焦点。,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轴,c)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方向不变,折射光路可逆,5、凹透镜作图,a)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b)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轴,c)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方向不变,眼睛的结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和矫正,光的折射和折射光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课堂小结,凸透镜的性质,1.凸透镜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焦点。,F,凸透镜的性质,F,2.凸透镜使焦点射来的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凸透镜的性质,3.凸透镜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焦点。,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