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5237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名师导语太平天国运动是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在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中未曾直接涉及。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尤其是对江浙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晚清中央集权统治的影响需重点关注。1.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2)本国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3)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2.过程(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发展(3)失败:1864年7月,湘军攻

2、破天京。3.颁布革命纲领(1)4.评价(1)积极性(2)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提不出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社会。洪秀全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洪秀全出身儒生,深受儒学的影响,自称“天王”,宣扬王权天授,建立君主专制政体,推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向往大同之世。这些又不合时代潮流,甚至违背历史方向,带有落后性。他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迟早会使人民失望。摘编自崔之清、胡臣友洪秀全评传【构图解史】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条件信息提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斗争的主要矛头是清政府,目标是建立小农

3、经济的理想天国。【构图解史】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信息提取: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因具有空想性而根本无法实行。前者具有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后者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漫画说史】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信息提取: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生活奢侈,等级森严,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走向衰落。探究1解读重要“历史概念”1.曾国藩和湘军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1853年,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兵勇及其将领多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

4、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器;以抢劫掳掠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2.圣库制度圣库制度,即太平天国的公库制度。规定:凡参加起义之人均应折卖家产交公,即缴圣库;全体人员衣食均由圣库开支,任何人不得私藏财物。圣库制度的基础是人无私财和大致的平均分配,为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期,高级将领生活日奢,任意取用于公库,供给配额渐失去实际意义。1.(2019东北师大附中调研)晚清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政府对军队采取湘军战时临时征用,战完就地解散回家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遇到经过德式训练的日本军队却吃了大败

5、仗。这本质上反映了()A.湘军的发展方向和军事近代化的方向背道而驰B.湘军的编练方法不能提升清政府军队的战斗力C.清政府军队武器装备落后是失败的关键D.清政府政治腐败导致军队训练方法落后解析“政府对军队采取湘军战时临时征用,战完就地解散回家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遇到经过德式训练的日本军队却吃了大败仗”表明清政府在军事近代化方面走在日本的后面,军队的发展方向和军事近代化方面落后于日本,故A项正确。答案A2.(2018广东珠海调研)“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

6、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这一“文件”()A.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B.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C.激发农民阶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D.反映的是革命派民生主义的诉求解析据材料“消灭清朝农村社会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可知是天朝田亩制度。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与材料中“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相符,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故B项正确。答案B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和晚清汉族官僚势力壮大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1

7、)相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没有真正实行。(2)不同点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前者把土地平分给农民,希望把整个社会改造成整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违背当时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具有落后性;后者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具有进步性。空想性的内涵不同:前者平分产品,违背农民作为小生产者要求发展私有经济、拥有私有财产的主观愿望;后者没有实行资本主义方案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即社会客观条件。财产所有制上:前者主张实行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即财产公有制,反对拥有私有财产;后者主张资本主义私有制,保护私有财产。对农民阶级的影响:前者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但挫伤了农

8、民的生产积极性;后者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2.晚清统治集团汉族官僚势力的壮大(1)倚重汉族官员是清朝后期的既定方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镇压太平军。汉族官员有四五十人被任命为团练大臣。从此,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汉族地主武装中势力最大。他们自招兵将,自筹粮饷,兵归将有,层层效忠,形成独立的军事体系,成为能同太平军对抗的主要力量。(2)曾国藩等汉族官僚管辖的地区,不仅是太平天国活动的重要地区,而且也是外国侵略势力

9、深入的地区。在共同对付人民革命的基础上,曾国藩等汉族官僚和外国侵略者迅速勾结起来。这些汉族官僚有外国侵略者撑腰,慈禧太后自然不敢轻视。这样,汉族官僚的势力在清政府中扩大了。(3)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政府向十一国列强宣战,刘坤一、张之洞联名会奏请求转变对列强作战方针,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并得到地方督抚的支持,史称“东南互保”。该协议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与东南督抚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谅解和承诺。该协议使地方督抚的权力进一步扩张,清廷的威信严重下降。1.(2018江西九江模拟)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

10、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A.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 B.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最早进行“师夷”实践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解析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答案D2.(2019云南昆明调研)导致下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度总督巡抚满族汉族满族汉族1837年738121864年37015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D.中央政府权威性逐步丧失解析清政府历来对汉民族和其它民族有较强的防范之心,故A项错误;1864年洋务运动刚刚开始,故B项错误;在镇压太平

11、天国运动中,清政府不得不更多的依靠汉族地主的力量,故C项正确;地方督抚满汉的变化不能够反映中央政府权威性的丧失,故D项错误。答案C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1.“天京变乱”的影响(命题专家言论)首先,它搞垮了太平天国前期的领导核心,削弱了起义队伍。第二,它使得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急剧逆转。第三,它使得太平天国的思想信仰发生了危机。许多人通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看穿了“拜上帝教”的西洋镜,从此悲观失望,人心趋于涣散。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核心论点: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它使太平天国运动失去了领导核心,造成了思想信仰上的危机,最终导致军事上的惨败。2.

12、太平天国的乌托邦实验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不能不与自己的理想恰恰相反。按照一种人工设计的社会模式来建构社会是危险的,设计的越细,危险性越大。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核心论点:太平天国运动构建的理想社会与社会实践结果相背离;天朝田亩制度追求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理想天国,具有明显的落后性和空想性。实践证明,任何社会运动或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2019湖南衡阳考前调研)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

13、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这说明“太平军制度”()A.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B.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C.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D.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解析太平天国推行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超越了农民的认识水平,不符合农民的私有观念,因而“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因而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故D项正确。答案 D考法1天朝田亩制度形成的历史因素【考题1】 (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

14、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答案D明立意从太平天国创建新制度的原因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抓关键明确“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的内涵,即平均、平等、专制等。清误区本题属于逆向(否定)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中国古代“大同”思想认识不清,“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相当于西方的“乌托邦”。考法2从现代化角度审视太平天国运动【考题2】 (2019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

15、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近代史史学新观点试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观点一:太平天国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促进统治集团内部的调整和更替,客观上为洋务派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太平天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