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5204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小学语文修辞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9A文】小学语文修辞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9A文】小学语文修辞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9A文】小学语文修辞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9A文】小学语文修辞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小学语文修辞手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

2、,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拟人句的运用形式()把动物拟人化。()把

3、植物拟人化。()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1,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2,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3,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5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6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7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8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9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10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11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12、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13、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14、船头飞溅起的浪花,

4、吟唱著欢乐的歌儿。15、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16、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17、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18、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19、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20、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21、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2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23、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24、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25、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26、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27、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

5、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28、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29、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30、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31、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32、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33天空中的星星眼睛

6、一眨一眨的。34鸣蝉在树叶里长吟35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36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37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38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39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40真理它却不会弯腰41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4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

7、地拥抱这个春天吧!43蜡炬成灰泪始干44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45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46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47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48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49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50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2)拟物: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朱

8、自清)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一)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二)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飞流

9、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三)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

10、实。实例:1.团团如果跌一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2.球球跌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3.圆圆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钢板制成的4.小朋友乘棉花糖气球飞来5.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6.精妙世无双7.昨天我给我妈妈打电话,我问妈妈最近家里怎么样。妈妈说家里没什么事。妈妈说有一家来要化肥钱的。我妈妈这样评价他们的化肥:你们两年前化肥头几天耕地还有那,我捡起一个来装到枪里打死了一群兔子。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9.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12.

11、我捋起袖口,将锅凑到水龙头,冲满水,然后张开“如来神掌”先给它来一招“倒转乾坤”,再来招“天昏地暗”,最后来个“荡气回肠”。一番折腾,累得我“气喘如牛”。1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5.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16.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17.伸手取弓,那箭早已呼啸着射中目标18.我的心像刀绞一样19.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点。20.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21.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22.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23.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24.他家穷得快揭不开锅了。25.玻璃干净得能当镜子。26.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27.巴掌大的

12、地方还开宴会?28.班里静的,连针掉都能听见29.云朵般大小的飞机在蓝天上火箭样飞翔。30.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31.一个装着一对鲸鱼的米格飞机在被乌云盖的就能看见芝麻粒那么大小蓝色的蓝天上如同蜗牛般的火速飞翔着。32.隆隆之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一架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头上。前身昂扬,两翼舒展,恰似一头上古鹰鹫盘旋于黛蓝长空之上。33.重重如果摔一跤,几个举重队员都搬不起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34.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35.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36.云朵般大小的飞机在蓝天上火箭样飞翔37.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

13、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排比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因此,排比一定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词组和句子,而且一定有一部分字词相同。比如“人教版第七册语文书桂林山水,有一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意思相连

14、,都是描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句式相似,用了三个“漓江的水真啊”。再比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上两个句子描写相关的事物,前者描写春雨,后者描写花各种色彩,并且用上了三个相同的句式“像”,符合排比的条件。如果是三个相关并列词语,而不是词组或者句子组成的句子,不是排比句。如:“动物园里有大象、河马、猴子大约有上百种。”“大象、河马、猴子”只是词语,不是词组,所以这句话不符合排比的条件,不是排比句。同时,有的时候,排比句的字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比如:“黄继

15、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们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如果只有两个词组或句子排列的句子,即使结构相同,语气相关,也不是排比句。比如:“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路线;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只有两个“他”怎样,所以不是排比句。在比如:“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它总是(那么)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只有两个“不管”和两个“那么”,不符合排比的条件,所以,这句话也不符合排比的标准,不是排比句。排比句的作用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