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当堂达标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5184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当堂达标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当堂达标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当堂达标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当堂达标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当堂达标题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达标】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2.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亲身体验,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田。”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

2、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生产极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A.B. C.D.5.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该影响应该是( ) A.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B.废除旧体制 C.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

3、化方向发展 D.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6.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 )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B. C.D.7.关于右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B.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C.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D.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8.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

4、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 1984年,上海电声总厂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后来,这家企业改制为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4年后,国务院在全国各地先后选择2 7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试点,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说过: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

5、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种形式的优点。(2) 材料二反映出哪一改革?这一阶段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的基本依据是什么?【能力提升】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材料二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 小岗生产队农民签订的保证书请回答:(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农村改革前我国农村生产存在着怎样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什么?(3)

6、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大包干纪念馆”为什么建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小岗生产队的“大包干”政策后来发展为哪一政策?这一政策在全国推行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参考答案:1.A2.D 解析: 19501952年底的“分田”,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78年开始的“分田”,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从这位农民写日记的时间和“分田”的内容上看,应选D。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4.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

7、记辨析能力。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影响,排除含选项,B正确。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农村的改革不断深入,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6.B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再现史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插图反映国有企业改革,联系所学知识,1985年改革把原来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A项表述正确。改革还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B、C表述错误。1992年改革在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和股份制,对小型企业实行改组、联合,D表述也不符合史实。8.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理解能力。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

8、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A发生于1978年,B发生于1980年,C发生于1985年。故选D。 9.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点: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的愿望,以坚持集体经济为前提,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0.答案:(1)状况:生产积极性不高。原因:农村改革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原因: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