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知能强化练39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51710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知能强化练39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知能强化练39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知能强化练39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知能强化练39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知能强化练39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知能强化练39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知能强化练39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知能强化练知能强化练( (三十九三十九) )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海淀区模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刊文指出:“国家者,乃人 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全体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 ”此言论在当时直接 针对的是( ) A清朝君主专制独裁 B各派军阀拥兵割据 C袁世凯称帝的图谋 D列强侵犯中国主权 C C 青年杂志第一卷刊行于 1915 年,当时清朝君主专制独裁已经终结,故 A 项错 误;各派军阀拥兵割据虽然是事实,但是材料强调的是非执政之私产,亦即非独裁,与军 阀割据没有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1915 年袁世凯为

2、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 流,针对这种情况,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列强侵犯 中国主权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2(2019广东惠州模拟)1902 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强调现代国家的国民应具自 由、自治、进步、进取思想、权利思想、国家思想等公德;1915 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 中则提倡“新青年”应具备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思想和意识。这反映 了两者都主张( ) A建立民主政体 B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C改造国民思想 D批判传统伦理道德 C C 材料两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不涉及建立民主政体,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 命派主张建立民主政体,故 A 项错

3、误;弘扬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梁启超则 不涉及这项,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强调现代国家的国民应具自由、自治、进步、进取思 想、权利思想、国家思想等公德” “提倡新青年应具备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 科学的思想和意识”可知两者都主张改造国民思想,来挽救民族危亡,故 C 项正确;材料 中两者都主张将国民改造成具有新思想的公民,批判传统伦理道德只是其途径和方法,故 D 项错误。 3(2019福建厦门质检)1919 年,翻译家林纾在小说妖梦中,写阴曹地府中有 一所“白话学堂” ,其校内有“毙孔堂” ,门上有一联“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仁义 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 。这表明林纾(

4、) A坚决抵制西方文化传入中国B与传统文化决裂 C反对文学革命中的激进倾向D主张普及白话文 C C 林纾的身份是个翻译家,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小说名为妖梦 、 “白话学堂”的 对联中“禽兽”指代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故林纾不主张废止传统文化,故 B 项错误;材 料中林纾用小说妖梦来辛辣讽刺文学革命,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林纾反对白话文,故 D 项错误。 2 4(2019河南洛阳统考)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 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 10 篇。而同时期申报等新 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 ) A国民

5、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B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 C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B B 由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文学革命的关注较多,不能推断国民并不关心思想革命, 不关心民主科学,故 A 项错误;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文学革命推动思想革命, 因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切入点,与形 式主义倾向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仍然是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 两条战线并行,故 D 项错误。 5(2019博文雅道测评)下图是 1916 年 10 月发行的新青年第 2 卷第 2 号刊登的 通告。这则通告文字( ) A宣

6、告了新文化运动展开 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精神 C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背离了民主科学的原则 B B 新文化运动于 1915 年展开,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由通告内容“容纳 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 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但其所论确有研究之价值者即皆一体 登载” ,说明新青年容纳不同意见的文字,体现了兼容并收的精神,故 B 项正确;材料 仅体现对不同意见的文字的包容,没有体现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故 C 项错误;容纳不同意 见的文字体现了民主科学原则,故 D 项错误。 61916 年胡适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 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

7、言也。 ”据此,胡适认为“造新文学” 的关键在于( ) A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B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 C传承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优势D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优势 D D 据材料“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新文学可言也”可知,胡适认为“造新文学” 不仅要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还要有所创新,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今日欲为祖 国造新文学新文学可言也”可知材料中没有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的信息,故 3 B 项错误;据材料“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新文学可言也”可知没有涉及中国文学, 故 C 项错误;据材料“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新文学可言也” ,胡适认为“造新文学” 的关键在于借鉴西方经典著

8、作的创作优势,故 D 项正确。 7白话文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 ,不是正式文体。然而,20 世纪初期,它却在中国流行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政府的大力提倡 B思想启蒙的需要 C政治变革的推动 D白话文通俗易懂 B B 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维护传统文学形式文言文,没有大力提倡白话文,故 A 项 错误;材料中白话文在中国流行开来,主要是受到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影响,白话文 更有利于新思想在普通民众中的传播,是思想启蒙的需要,故 B 项正确;政治变革影响白 话文的传播,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白话文通俗易懂,有利于白话文的传播,但 不是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

9、 8(2019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联盟)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演说指出不能将康 有为主张复辟归结为“违背孔教国民之心理” ,他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 势必复辟” 。陈独秀意在( ) A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B阐明用儒家思想治国才能得民心 C为康有为的复辟寻找理论依据D指出儒家文化与共和制度不相融 D D 材料中陈独秀论述了尊孔与复辟帝制的关系,没有提出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故 A 项错误;陈独秀认为尊孔必然导致复辟帝制,实际上是反对儒家旧思想,故 B 项错误; 陈独秀认为康有为利用“孔教国民之心理”主张复辟,他反对利用儒学为复辟寻找理论依 据,故 C 项错误;陈独秀认为尊孔必

10、然导致复辟帝制,儒家文化与共和制度不相融,故 D 项正确。 9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 28 年的光辉历程时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 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猛烈冲击了中国固有的封建道德礼教 B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C1917 年 11 月之前,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介绍从未在中国出现 D十月革命推动了先进中国人对马列主义和苏俄革命道路的认同 D D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冲击了中国的封建道德礼教,故 A 项 错误;材料“给我们送来”表明是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发展

11、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论述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故 B 项错误;早在 19 世纪末的上海广学会出版的刊物中就提到马克思,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十月革命一声炮 响”表明对苏俄革命道路的认同,材料“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表明对马列主义的认同, 故 D 项正确。 4 10(2019云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1920 年,梁启超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 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最苦的 是搔不着痒处进步有等级,不能一蹴而就。 ”梁启超( ) A质疑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B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 C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回归儒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 C

12、 C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所以不会“质疑否 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梁启超认为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并没有反映出他“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 ,故 B 项错误;在 1919 年之后,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的归宿是社会主义,根据材料表述,说明梁启超反对社 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 C 项正确;材料仅仅是说明梁启超认为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 并没有提到他主张“回归儒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 ,故 D 项错误。 11(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1921 年 1 月 1 日起,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在一起连续讨 论 3 天,

13、解决学会应以什么做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等问题。结果经过激烈 讨论,与会 18 人中“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十二人” 。这种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这表明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C赞同成立先进阶级政党D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 D D 材料反映长沙新民学会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马克思主义),但未体现中国先 进知识分子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 A 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走城市中心道路,材料仅 体现知识分子赞成马克思主义,未体现知识分子照搬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故 B 项错误;材 料仅体现知识分子赞成马克思主义,未体现建立中共的问题,故 C 项错

14、误;由材料内容可 知中国当时多数知识分子均赞成马克思主义救中国,说明中国革命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绝 非偶然,故 D 项正确。 12李明海在偶然与理想:新文化运动的早夭中认为: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 化运动,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其社会思潮的主流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 。由 此可知( ) A中国知识分子没有真正参透自由主义 B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C新文化运动暴露了诸多弊端 D民主革命浪潮风起云涌 B B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 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故 A 项错误; 当新文化运动开

15、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与材 料中“其社会思潮的主流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 ”相符,故 B 项正确;新文化运 5 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诸多弊端与材料中“偶然”不符,故 C 项错误;民主革命浪潮在 新文化运动前就存在, 新文化运动为辛亥革命“补课” ,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志士仁人开始探讨西学的文化内核 和价值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 世 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

16、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 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摘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 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 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的第一次大融合。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19171923 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 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 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摧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中期,官绅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