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5059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A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A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A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课程建设方案第一部分:课程背景一、学校概况目前学校有5个教学班,教师10人。学校教育质量在镇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课程建设成为普通小学发展的源头活水,加强课程建设势在必行,课程建设方案如下:二、校情分析1、课程建设具有的优势(1)有一支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团结协作、结构较为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85%教师正处于教学生涯的黄金期,50%的教师担任拓展型课程教学,他们精力旺盛、经验丰富、热情耐心、责任心强。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师资保障。(2)学校在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教学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课程建设打下了基础。(3)校舍加固后,逐

2、步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的配备,提升了学校硬件设施配备的层次,音乐、美术、体育等专用场馆比较齐全,校内网络平台畅通,为课程实施提供了硬件和技术支持,为学校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2、课程建设面对的弱势(1)学校的师资队伍构成状况虽然很稳定,但是,35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教师主动发展愿望不够强烈,缺乏复合型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2)由于户籍新生数逐年下降,加上择校风越演越烈,普通小学的生源质量持续下降,增加了家校教育整合的难度,为课程建设方案实施增设了困难。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学校课程理念我校秉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和谐发展”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

3、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建构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整合,树立终身学习观,建构民主化的师生关系,以创新作为课程改革的灵魂,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二、课程建设总体目标落实基础性课程的基本要求;提高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发展要求;把握好探究型课程实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确保“基础”,注重提高基础型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拓展”,根据校本化的目标,使拓展课程与校本责任教育特色有机整合。注重“探究”,切实提高“探究”课的质量。力求

4、规范化、拓展化、活动化、自主化的管理,使“基础实,拓展活、探究新”。构建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和明确的课程意识。三、课程建设具体目标1、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成为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有用人才。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强化精细化管理,强化校本化教研,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勤奋敬业,发展创新的教师队伍。3、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成立课题小组。4、按照科学领域、人文领域、技能领域、艺体领域、思想方法领域、综合学习领域和实践领域等方向,着力拓展,开设好相关的拓

5、展型课程。5、以学校的雏鹰争章为载体,开展“责任教育”,构建责任教育小学五年的整体目标、分类进程和过程评价,创建形成学校责任教育的特色。6、50%以上教师有能力开设拓展型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7、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好学校的田径队及舞蹈队,以此为载体,对学生加强健康理念,加强艺术熏陶,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艺术修养。第三部分:课程管理一、成立学校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为“学校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是校长,组员是中层干部。课程领导小组的成员负责教材的研究和开发;规划和实施;指导和培训;考核和评价。组长:李亭德(校长)组员:李存德刘允

6、龙黄启明时文静宋现法二、管理措施(一)学校课程执行系统的运作1、基础型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主要由教导处执行,由各教研组落实。2、拓展型课程中的活动、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主要由教导处和大队部共同执行,由年级组、班队落实。(二)三类课程的实施管理1、基础型课程的实施(1)根据省教育厅制订并颁发“学年度课程计划”及说明,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每一门课程,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2)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拓展型课程的实施(1)申报拓展型课程的教师必须提交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评价方法、课时讲稿提纲等相关资料。(2)领导小组

7、负责考核评价开设的拓展型课程和任课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结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调整,使其更符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更贴近现代生活和我校学生实际。3、探究型课程的实施(1)在专家教师和本校教师的的引导下,让学生从自身的校园生活、家庭环境、社会生活发展中选择探究的专题,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学校、家庭的变化,激发自我实践的愿望,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2)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研究的过程,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观察分析、思考写作、与人交往能力及综合学习的素质。(3)探究型课程的开设,要充分体现学校所有教育活动的

8、良好开展,带动和促进学校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如班级的自主管理、学科教学中的课题研究,完善对师生的评价制度等。三、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成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制定有关的开发与管理条例,检查与督导学校各处、教研组或年级组对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2、制度保障。学校制定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以保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包括:教师岗位职责、课程评价、激励制度等。学校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3、实施保障。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努力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

9、程相融合。注意充分挖掘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拓展校本课程内容。第四部分:课程评价一、基础型课程的评价1、对课程实施的评价(1)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督导督查(2)学校课程管理核心部门周期性评估(3)教师自查诊断,及时调整和改进。2、对教师的评价(1)重视教育行为、态度和工作质量。(2)重视教师对自我的管理和评价,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行为。(3)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3、对学生的评价(1)进一步完善学校对综合学科的调研制度,关注对学生的全面评价。(2)继续规范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使用,并不断完善。二、拓展型课程的评价1、“课程管理领导小组”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

10、个方面进行。(1)课程目标及内容评价以“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完整性”为依据。(2)课程实施及评价由领导小组进行课堂调研,分析其设计是否精心,教法是否得当,评价是否合理。2、对学生的评价(1)内容和形式由任课教师决定;考核形式以作业、学习体会(收获)、表演等形式呈现。(2)考核结果填写在学生成长记录册中。3、对教师的考核与奖励(1)考核内容包括教材开发能力、反思改进能力、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能力等;(2)考核形式由学生欢迎和受益程度问卷、授课教师自评和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综合评价为主;考核采用阶段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3)所有授课资料都是考核内容。三、探究型课程评价1、学生评价(

11、1)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得失,特别强调在过程中的深刻体会和感悟,可以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参与的程度和态度、体验感悟的深度与广度、相互协作的情况以及资料收集整理情况、探究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当然不仅仅局限于这几个方面。(2)互评: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相互尊重得到发扬。2、他人评价(1)指导老师评价指导老师也要从学生自评时的那些方面来进行评价,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也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后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建议。(2)其他人员评价其他人员可以是学生家长,也可以是与探究活动开展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等部门和单位中邀请的人员。学生评价和他人评价都可以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