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讲义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150018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都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大都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大都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大都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大都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都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都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讲义(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简介:,黄昭雄,籍贯广东揭阳,19962009年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专业完成学士、硕士、博士学习,硕导为朱锡金教授,博导为潘海啸教授。20042008年博士学习以交通与空间研究为主,期间负责韶关交通规划、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规划研究等项目,负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同济大学合作课题上海近郊区居民出行研究,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的2010上海世博会交通需求获得上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负责组织法国动态基金会与同济大学合作的“建筑行动起来城市交通空间创新设计全球巡回展览、“SUSTAINABLECITY AROUND NEW URBANMOBlLlTY”等活动。20042005年在城市规划学刊

2、担任专栏编辑,在国际城市规划、理想空间、上海城市规划等刊物发表文章,参与由王雅娟副教授负责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规划引介的编译。2008年至今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从事规划设计工作,其中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上海、浦东、四川绵阳、济南小清河新区等空间发展战略,负责浙江绍兴滨海新城、江苏启东沿海等战略规划,负责株洲枫溪生态城、株洲荷塘区商贸城等控规及城市设计。,内容简介,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是从空间结构的视角来研究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将宏观层面的空间增长与中观层面的规划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从居住地点和活动地点的基本关系,来评价规划实践和探讨改进策略。大都市区社会经济空间发展和交通模式之

3、间的整体关系,以及区域性住房开发对于居民迁居、就业、购物等活动和出行特征的影响,可为新区建设、旧城更新、住房建设等提供参考,对其他类型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城市设计编制和政策制定有借鉴意义。,主要选取第五章住房发展与交通模式解读,一、绪论,选题背景:交通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内容,正在给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带来各种问题。我国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分布大都市区化的趋势,交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从大都市区的宏观层面来考虑城市活动和交通模式,将区域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次区域规划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概念辨析:“大都市区与大都市区化” 、“空间结构”、“可持续交通” 研究思路

4、:1、从大都市区的层面来研究; 2、将次区域开发活动整合起来考虑; 3、将规划理论与实践的评析和创新结合起来。 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2、宏观分析与中观分析结合; 3、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结合;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二、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基础理论: 1、级差地租理论。是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市中心的区位关系形成了不同用地的地租曲线,是形成用地和人口匀质的同心圆模式,由此构成了活动中心与外围居住点的圈层关系; 2、生态区位论。分析了空间、 环境、交通等条件差异影响到人口 和用地的非匀质分布,在同心圆基 础上衍生出扇形模型和多中心模型; 3、互换理论。是对人口迁居和交通

5、模式形成的解释理论,在交通条件改善了郊区可达性的背景下,大都市区范围内提供的住房和就业岗位会吸引居民迁居、改变工作和通勤活动,由收入水平和住房。交通支出构成的平衡关系制约着人口空间分布和交通模式。 级差地租理论和生态区位理论是人口空间结构与活动中心关系的静态描述,回答了“是什么”,而互换理论则是对人口迁移和交通模式选择的动态解释,回答了“为什么”。,空间结构和交通体系、出行模式相关研究,空间结构与交通模式: 1、 空间要素与居民出行的关系 (1)中心体系构成与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2)大都市区规模和社区规模; (3)土地混合使用与居住就业平衡; (4)人口密度; (5)交通网络。 2、交通方式

6、与空间形态 (1)交通工具创新与城市空间彩态演变; (2)空间结构与交通模式;,空间规划理论与可持续交通 1、与可持续交通有关的规划理 论; 2、影响可持续交通的政策机制。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交通模式 1、田园城市理论; 2、光辉城市理论; 3、有机疏散理论。 相关研究综述,三、大都市区发展与交通问题,以上海等城市为例,从产业与经济、人口与就业、空间结构、机动化与居民出行特征等整体分析大都市区发展趋势和可持续交通面临的难题。 社会经济与空间的大都市区化进程 1、产业与经济 大都市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处于从中 心区向郊区转移互动的动态过程中。大城市生 产者服务业空间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四

7、个阶段。我国的大城市正处于阶段二与阶段三 之间。 大都市区产业经济发展对于交通的影响: (1)经济总量增长带来客货运输总量倍增;(2)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客源构成和活动规律;(3)产业空间布局扩张增加交通需求。,2、人口与就业 (1)大城市厦其辐射地域人口集聚扩大出行需求总量; (2)就业岗位空间分布影响通勤活动和交通模式转变; (3)人口结构和特征变化加大对多样化交通方式的需求。 3、空间结构 (1)同心圆、高密度的扩展模式导致中心区高度的功能活动和交通压力; (2)居住郊区化形成的“外溢一反馈”加大中心城与郊区之间的钟摆压力; (3)轨道交通对千中心城的居住扩散和交通方式导向能力不足,机动化进

8、程与居民机动性特征 1、机动化进程: 伴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是快速的机动化进程,摩托车、小汽车等私人机动化工具开始进入一般家庭。 2、居民机动性特征: (1)居民出行频率提高,非通勤出行的数量增加; (2)出行距离增加,机动车比例提高; (3)交通成本提高,低收入阶层出行能力减低,可持续交通面I临的难题 1、交通供需关系; 2、可持续发展面临难题; (1)交通运输能力增长难以跟上倍增的客货运输量; (2)居住郊区化和就业岗位分化加大中心城交通压力和居民通勤距离; (3)蔓延式空间增长模式诱使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与高能耗; (4)弱势群体的机动性和生活环境难以得到改善。,四、大都市区空间规划与

9、交通战略,不同空间增长模式的交通需求比较 1、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类型,空间规划是引导大都市区空间增长和促进可持续交通的主要手段。本章先对不同的空间增长模式的交通需求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国内空间规划实践,再进一步从国外大都市区规划的案例中借鉴经验。,2、空间增长与交通需求比较,国内大都市区空间规划实践分析 1、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 2、空间规划实践的问题及其对交通的影响: (1)发展规模失控,交通整体供给难以应对增长需求; (2)空间增长边界失效,蔓延式发展导致私人机动车大量使用; (3)卫星城建设滞后导致,交通出行高度集中于中心城; (4)城市中心之间缺少交通联系,多中心结构难以实现; (5)

10、功能开发不当,导致居民长距离出行; (6)交通走廊缺失,城乡二元阻碍交通一体化,(1),(4),国外大都市区规划案例 1、哥本哈根地区规划 经验一:根据发展态势不断调整指状规划; 经验二:依托轨道交通引导区域人口增长和住房供应; 经验三:重视到达轨道交通车站的以非机动化的交通模式设计; 2、芝加哥大都市区规划 策略一:在就业岗位周围提供可支付住房,提高就业居住平衡,减少交通需求; 策略二:区域城市与中心之间以高容量公交保持联系,强调用地混合; 策略三:提供高效和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整合土地开发,推动TOD开发; 策略四:采用交通需求管理,提升道路容量,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五、住房发展与

11、交通模式,以上海边缘区居民调查为例,研究不同交通条件支撑的发展走廊内居民迁居选择和出行模式,提出住房发展与规划策略。,住房发展背景 1、住房制度改革与居住空间变迁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空间分布受行政因素主导居民选择小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房发展居民选择大 交通模式:“单位”特征 为“收入”特征,2、住房规划建设对可持续交通的影响: (1)规模估计不足,居住用地突破规划控制范围和开发强度; (2)空间分布的区域协调较弱,郊区居住空间蔓延; (3)轨道交通资源稀缺,无法形成支撑居住空间增长的大运量公交发展走 廊; (4)供给结构不合理边缘化的中低收入阶层无法分享公交投资效益; (5)住

12、区开发不成系统,社区服务和公共交通薄弱。,案例调查上海近郊区居民迁移与可持续交通 调查地点:嘉定区江桥地区 浦东新区三林地区 闵行区梅陇一莘庄地区 调查方式: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居民出行调查 包括家庭迁居行为和前后评价、工作通勤活动、市中心购物活动、日常购物活动等,1、调查样本:,得出结论:本次调查得出的数据结果与“互换理论”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有几点特征是特定的发展背景下呈现出来的。,从以下框架着手对三个地区进行了分析研究:,2、空间结构特征,(1)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上海高峰时刻高架快速路小汽车时速20KmH公交车专用道时速1 5KmH地铁平均运行速度为每小时35公里。空问距离取外环

13、线到中心的距离,公交线路长度由“直线距离”乘于“非直线系数J 5”,(2)土地利用,用地现状,(3)道路交通设施,(4)住宅特征,轨道交通,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三个地区的空间结构特征:,3、迁居行为与居住空间分布,(1)迁居原因 从样本数据来看,主动性迁居的商品房的迁居原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房价、交通和服务设施等。被动性迁居配套房住户的迁居原因主要是因为基施建设动拆迁和项目开发动拆迁。,(2)住户来源与迁居路径,(3)居住空间特征与社会分层,住房建设不光在引导着不同社会阶层空间集聚,还在加剧社会分层的进程。 从分析不难看出一个矛盾又现实的问题,轨道交通沿线聚集了大量的高收入和有车

14、人群,而边缘化的中低收入阶层迁往缺少公交服务的地区,并且没有办法改善交通出行能力,可选择的就业机会更少。,4、就业与通勤活动分析,进一步分析迁居之后居民的就业岗位分布与居住地点的关系,以及采取的通勤模式,再深入分析社会经济特征和距离轨道站点距离对交通模式的影响。可以反映出迁居活动与可持续交通之间内在关系。,(1)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2)通勤活动与交通模式 从出行距离、出行时间研究,从出行方式研究,出行目的的不同空间区位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以莘庄为例),地区特征和交通条件影响到轨道交通与公交的接驳方式和使用意愿,从不同地区出行时间来看,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和空间距离(以莘庄为例),通勤活动

15、中不同区位和交通方式到达市中心的时间差异也能够反映出居民在市中心就业的比例有关系。,(3)社会经济特征与交通模式 首先研究社会经济特征与交通方式构成的关系,其次是社会经济特征与交通时间的关系,(4)轨道站点与交通模式 交通工具与支出,距离站点距离与交通结构,接驳方式,5、购物活动分析,(1)大超市购物活动分析,(2)市中心购物活动分析,6、主要结论,阿隆索的“互换理论”提出人口居住与交通有密切的联系,级差地租下的住房区位和价格曲线影响到居民的住房选择和人口空间分布,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在住房支出和交通支出之间寻找平衡。本次调查得出的数据结果与“互换理论”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有几点是特定的发展背景下

16、呈现出来的特征: (1)居民迁居的主要理由以家庭改善生活环境为 主,房屋价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城市人口流动就是依托迁居来实现的,不同 社会阶层的人在扩散过程同质集聚,住房建设和迁 居行为在导致居住空间分异; (3)城市中心和联系通道影响居民住房区位选择, 呈现出轴式向外扩展趋势(见右图); (4)住区布局与居民就业、购物活动规律之间的 联系。,住区发展与规划策略 1、大都市区层面的规划策略 (1)区域层面协调居住用地供给,满足住房刚性需求和弹性空间; (2)推动大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构建适合居住增长的发展走廊; (3)提供公交支撑的可承受住宅,完善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体系; 2、社区层面的发展策略 (1)“公交社区”理论借鉴和分析; (2)规划策略,作者结论: 住房发展与交通模式人口迁居与交通模式。收入水平提高为居民改善生活环境提供迁居可能,住房制度的市场经济导向促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扩散过程同质集聚,住房建设和迁居行为导致居住空间分异。案例调查显示城市中心空间分布和联系通道影响居民住房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