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评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4894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4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评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评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评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评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评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评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评试题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评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1949年10月,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B.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C.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的理解

2、,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3.某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暑假时间编撰了不同时期革命英烈小传分册,其中一组搜集到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该组英烈应属于()A.国民革命军北伐英烈B.抗日战争英烈C.人民解放战争英烈D.抗美援朝英烈4.小明在网上检索到以下资料,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他感兴趣的可能是()A.北伐战争B.解放战争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5.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胜利土地改革完成A.B.C.D.6.对下

3、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行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农业4.552.843.5轻工业12.829.629.2重工业25.417.627.3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A.B.C.D.7.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8

4、.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9.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是指()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

5、措施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进行土地改革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11.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D.转变为国营企业12.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A.“多”B.“快”C.“好”D.“省”13.右图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GDP: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6、)A.发动土地改革运动B.实行三大改造C.实行改革开放D.开展“大跃进”运动14.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指出:为了避免“”人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应是()A.斯大林模式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15.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A.互助组B.农业合作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16.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伙子给家乡亲人

7、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现在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A.厦门B.广州C.深圳D.上海17.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历史贡献是()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D.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18.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20世纪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8、)A.新疆B.西藏C.内蒙古D.青海19.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港澳回归,洗雪国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B.C.D.2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出()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台湾已回到祖国的怀抱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6分,

9、第24题19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事件时间内容备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全国90%以上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包干到户到1984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已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10分)(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10、。()(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试行。()(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采取的正确措施。()(4)到1956年,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发人深省的往事】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

11、流行的口号。(1)上述材料反映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主要失误之处体现在哪里?(4分)【回味无穷的话语】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6分)(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2分)(4)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某班举行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征文要求体现这40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下列史实

12、不能列入征文范畴的是()(3分)A.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走向世界C.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扩大对外贸易D.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展现出多样化的风姿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087年,北宋正式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王朝南迁后,福建成为南宋王朝的大后方。泉州处在南宋海岸线的中心,南可通两广,北又近江浙,所以得到了南宋朝廷的格外重视和扶持。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享有丰厚利润的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材料二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

13、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机遇,中国开始改变世界。材料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2017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1)根据材料一,分析泉州海外贸易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条件。(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主要举措和“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6分)(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请你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谈谈“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意义。(6分)24.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8分)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4分)材料三澳门回归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3)材料三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