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681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A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A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9A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9A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A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汶河组团序列化教研活动方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探讨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对新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运用知识和体现数学在世界周围的力量。小学苏教版数学课本中从第二学段开始每册用一个单元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在进行这个单元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策略意识”的意识;深入剖析问题本质的深度;具体教学策略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与方法的再认反思。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信息的选取和

2、利用(例如有关条件和概念的确认与选择、适用的结论或定理的寻找)、解题思路或解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已有的思维方法或智力技能的运用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这是一个对先前所学知识特别是对先前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和技能进行运用和综合运用的过程。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已不仅仅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的数学活动贯穿整个数学教育之中,其他的数学活动诸如概括、抽象、理论建构以及概念形成都可建立在解决问题这一数学活动的基础上。因此,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有效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确定了这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主题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探讨。二、教研活动目标研讨的目标一是通过解决问题

3、的策略的有效性设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二是提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是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四是运用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法,创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参与人员及分工理论学习、师生调查访谈组组长:吕祝娟成员:何苇、姚翔分工:进行教师和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认识的调查,以及相关理论整理。实践组成员:周菲菲、孙华晨分工:备课及现场授课。评价组组长:邵咏春成员:郭云喜、高银庆、王济成分工:通过试教,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现场分析反馈教学情况;收集并整理与会教师对本

4、次活动的反馈。研讨组成员:与会全体成员。组织人:邵咏春分工:参与现场研讨,发表意见。四、具体步骤:本次活动的思路是以案例为载体,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呈现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调查-学习上课实践研讨后续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相互研讨,相互评价,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活动内容及时段安排:内容负责人时间时间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性调查何苇40分钟20RR年5月22日15:40-16:20专业引领: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性设计吕祝娟20RR年4月30日至5月20日集体备课邵咏春、何苇120分钟20RR年5月9日14:00-16:00公开课周菲菲、孙华

5、晨80分钟20RR年5月24日14:00-16:00现场交流各组团代表发言40分钟20RR年5月24日16:1016:50第一阶段:调查会诊这一阶段的目的是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性设计,调查征求学生对教师课堂设计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师对课堂有效设计的认识水平。形式是以调查访谈的方式进行,由何苇老师负责进行并形成调查分析,向全体数学教师汇报。第二阶段:专业引领由吕祝娟校长承担“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性设计研究”理论讲座,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地点多媒体室,会议记录周菲菲。第三阶段:研讨课准备1、确定研讨课内容由邵咏春校长负责,依据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性设计调查分析,确定研讨课的内容。2、集体备课由何苇老师负

6、责,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以主讲教师为中心,发挥其他教师的智慧进行集体备课,形成研讨课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的重点放在为学生创设适切、典型而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生活素材中“发现问题”,在对生活问题数学化的信息处理中“明确问题”,在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的过程中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检验假设”的过程中体味策略的内涵、特征和本质,在反思假设的提出与假设的检验的过程中感悟策略的价值作用,产生对策略的情感,形成策略的应用意识。活动地点在教研活动室,记录由周菲菲老师负责。第四阶段:研讨活动1、上研讨课由周菲菲、孙华晨老师承担,地点在多媒体室,组团内数学教师参与。2、交流研讨各组展示交

7、流成果。由组团代表发言,其他教师补充。全体成员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设计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研讨问题:一是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您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性的了解及具体做法。二是您认为在研讨课当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特点?是通过哪些环节来体现的?三是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您有哪些建议和补充?3、本次活动总结总结本次活动的得失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汶河组团。第五阶段:后续教研形式是在网站中上传研讨课的教学设计以及这次研讨活动的评价反馈意见和课堂实录。组团内教师共同研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教研活动从很小的研究范围内,开展比较单一的交流途径中提升到组团教

8、研与教学同步进行的大教研活动,成为能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进行追根寻底思考的全新的教研活动。二是从少数人的教研到全员参与、人人受益的教研。三是改变以往教学研究的简单性和局限性,使教研成为真正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活动。在交流中,教师的教研可以细致到课堂微观方面,研究教学细节的技术和方法。教师们在其中能发现大家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对同一问题广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组团教研作为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五、活动预计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出问题设计教案上课实践反思总结后续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以这一系列的步骤进行组团教研活动,通过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在生成有效课堂教学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突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