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604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9A文】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9A文】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9A文】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9A文】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周1)一、教材内容1、认真上好体育课。2、队列和队形练习。二、教材分析二年级体育基础常识,是根据课程中各学习领域水平一目标的规定及其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用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上好体育课的意义和要求,养成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好习惯。三、教学目标(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态度,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如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并随同集体完成队列训练。(

2、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四、教学重点、难点:(一)为什么要上体育课。(二)随同集体完成队列训练的要求。五、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情境设置法、提问法、游戏竞赛法。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勤于动脑、积极发言。六、教学程序(一)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堂任务,提出课堂要求。(二)认真上好体育课。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以下内容:小朋友们从上小学起,要学习好几门功课,其中就有体育课。这是国家规定的安排在课程表上的课程,每星期要上三节体育课。那么,什么是体育课呢?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定会知道,或者大家到操场看看,就会知道-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

3、球,或着进行走、跑、跳跃、投掷、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那么,为什么要上体育课呢?小朋友们都喜欢游戏、玩球,进行各种跑、跳、投等比赛活动,体育课就是为了满足大家这种活动心愿的。谁在体育课上能够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练习活动,有刻苦锻炼、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他的身体一定会更灵活,动作更协调;他的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能力一定会提高的很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强,而且不容易得病。一句话: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健康的身体。同学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有了健康的身体,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那么,怎样上好体育课呢?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穿好轻便的服装、平底胶鞋;清

4、理衣兜(不带尖、硬的东西);协助老师准备场地器材;提前到上课地点等候上课。课上,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上课铃响,立刻站好队;专心听老师讲课和练习活动,不受操场其他活动的影响;练习时,积极努力,不怕困难,遵守秩序,注意安全,与同学团结合作,并能创造出新鲜的玩法。课后,不要大量喝水(尤其冷水)合立刻吃东西。能够按以上要求上体育课,就会成为身体健康的好学生。(三)队列和队形练习。教学方法:1、老师组织学生到操场站队,调整队列位置。2、进行队列操练。教学要求:1、站队快、静、齐。2、精力集中,听讲认真。3、认真随同集体完成队列训练。(四)最后教师以概括的语言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激发学习热情,使学

5、生产生迫切想上下节体育课的心理需求。间第二周第一节课型一课时内容1、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操(13)节;2、队列:排纵队,横队;目的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习规定的徒手操,(第八套广播操)。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姿势。3培养学生行动迅速和听从指挥的精神。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二、准备活动:1、队列:立正、稍息、集合、解散。2、二到三节简单徒手操。3、专项准备活动。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6、4、师生一同练习。1、学生站四列横队。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11210小基本部分一、第八套广播操(13)节:原地踏步(82)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阔胸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体操队形。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求。2、教师做完整正确的示范。3、教师个别指导。4、找学生表演。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2、学生集体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4R818中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基本部分重点: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有节奏感。一、队列;排纵队,横队要求:排头要迅速到位,其余学生看齐

7、边找好间隔距离。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1、教师讲站队的要求。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3、教师评定。4、精神饱满动作轻松整齐一致1、学生认真听讲要求。2、学生练习。3、分组练习。2/39中结束部分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组织: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2、下课。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2、下课。13小场地设计教学回顾二年级体育课教案时间第二周第二节课型一课时内容1、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操(4-6)节;2、游戏:块块集合;目的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第八套广播操的要领及动作。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3、培养学生能够遵守纪律和快速集合的能力。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

8、活动数时强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二、准备活动:1、队列:立正、稍息、集合、解散。2、复习广播操的前三节。3、专项准备活动。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4、师生一同练习。1、学生站四列横队。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11210小基本部分一、第八套广播操(4-6)节;第四节,体侧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第六节,全体运动。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体操队形。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3、

9、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2学生集体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4R818中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基本部分重点: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有节奏感。四、游戏:块块集合规则:1、必须按信号散开和集合站队,散开后学生必须离开原位。2、分散集合时不许堆拉冲撞他人。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4、找学生表演。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2、学生练习比赛。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4神饱满动作轻松整齐一致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2、学生练习比赛。3、分组比赛。2/39中结束部分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组织:自由散开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2、下课。1

10、、认真听讲,精神饱满。2、下课。13小场地设计教学回顾阅20RR.8.21二年级体育课教案时间第三周第一节课型一课时内容1、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操(7-8)节;2、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目的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第八套广播操的要领及动作。5、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6、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和集体行动的能力。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二、准备活动:1、队列:立正、稍息、集合、解散。2、复习广播操的前六节。3、专项准备活动。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

11、解课堂要求和任务。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4、师生一同练习。1、学生站四列横队。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11210小基本部分一、第八套广播操(4-6)节;第七节,跳跃运动。第八节,整理运动。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体操队形。4、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5、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6、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2学生集体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4R818中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基本部分重点: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有节奏感。四、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规则:1、须按规则的信号行动

12、。2、听到信号或手势,才能行动。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4、找学生表演。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2、学生练习比赛。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4神饱满动作轻松整齐一致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2、学生练习比赛。3、分组比赛。2/39中结束部分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组织:自由散开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2、下课。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2、下课。13小场地设计教学回顾二年级体育课教案时间第三周第二节课型一课时内容1、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操(1-8)节;2、游戏:挑战应战;目的7、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第八套广播操的要领及动作。8、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9、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和诚实的品质。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