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小学教师论文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601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小学教师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9A文】小学教师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9A文】小学教师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9A文】小学教师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9A文】小学教师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小学教师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小学教师论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一、阐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都起着巨大的奠基作用。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为了让幼儿将来成为21世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栋梁之材,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我确信教师无疑是最辛勤的耕耘者、播种者之一。把公民道德的种子从小就播撒在每个幼儿的心灵深处,使千千万万的幼儿接受这样的启蒙教育,

2、让幼儿从小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美德,是身为教师我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负责。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幼儿德育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幼儿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占据首位,因为年龄小只能去看去听。幼儿德育教育主要是指道德品质教育,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素养的重要表现。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就是要以自身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幼儿的行为习得的特点是“模仿学习”,无须别人来教,只要身边有这样的人、事,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孩子们自然就会习得。我认为幼儿是联结幼

3、儿园和家庭的纽带,两者共同施教的对象是幼儿,两者合作围绕的核心也是幼儿。他们使教师和家长之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通。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共识,双方配合更加默契,共同把爱洒向孩子,共把育人质量关。向家长宣传科学德育教育幼儿的知识,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让家长获得了教育的知识经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品德教育是多方面的,幼儿园德育工作不可能涵盖方方面面,我就以我所教的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我在这儿提出四个方面的德育教学心得:一、培养幼儿

4、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情感。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事敢于承认和改正。三、培养幼儿有礼貌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性格。四、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自信心、同情心。身为教师要把品德教育寓于幼儿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对幼儿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成为幼儿的表率,在情绪上感染幼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育之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教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备受幼儿的关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幼儿。教

5、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的教学来进行德育教育,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不仅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更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引导幼儿从中发现哪些是应该学习的,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孩子们通过读、听、看建立起了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因此,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领域进行教育是最直观的德育教育。孩子公民道德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一蹴而就的。从小到大,孩子的成长进步凝聚着教师与家长的心血和汗水。家长和学校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双方都

6、不能顾此失彼,失之偏颇,哪一方面的忽略、闪失、差错,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教育效果,从而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为了让幼儿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为了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家园携手共同对幼儿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只要我们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只要我们都来关心下一代,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而我们的未来也就一定会有希望。二、“勤严细实”的班级管理绝招作为班主任,自己秉着“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为了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使整个班集体朝着“健康活泼,严谨治学,务实求知,努力进取,团结友爱”的方向目标迈进,同时

7、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和谐、人人积极认真学习的氛围的文明班级,从“勤严细实”四方针来治理班级,做法如下:一、“勤”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正如俗语所说:“一勤天下无难事”。要搞好班级工作,管理好学生,勤是不可少的。也只有经常性的深入了解,才能管理好班级。1、勤接触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所以为了搞好班级,首先深入学生中去,多方面去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性格等,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减少教育时的阻力。2、勤表扬俗语说:“数君十过,不如赏君一长。”多表扬学生好的方面,通过这种积极

8、的鼓励,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激发人人向善的意识,从而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二、“严”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俗语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严的必要性。所以要想做好班工作,教育好学生,就必须严。1、严于律已作为班主任,深知其中的重要性,自己怕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才能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才能令学生信服。2、严格要求学生学习本身是R自觉的,但学生本人有一定的惰性,要达到预想效果,就必须要严。只有严格要求学生,以班规来形成约束力,用纪律来约束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好的班风与纪律。当然“严”并不是只指上课严肃,课外还是可温和的,

9、与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才有利班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做到“严而不厉,严而有度”。三、“细”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要想管理好班级与教育好学生就必须把工作做细,这样才能搞好班级。1、细心做学生思想工作必须细心,才能使其动力心,从而使学生明白老师的用心。也只有细心做工作,才能使学生明理,明理则顺心,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2、细思面对一些问题,学生常会犯,自己不断反复地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该如何来杜绝?在经过细思后,促使自己想出一些较好的解决方法,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再犯的现象。3、细管理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应从细方面着手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切实解决了不少曾令人头痛的问题

10、,如实行值日生负责制,班干部午息坐班制等。四、“实”是班主任工作的保证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实效。只有把工作做到实处,才能赢得学生的心。1、从实际出发,明确目标自己慢悠悠实处入手,制订符合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提出个人及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求人人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为已争光,争当三好学生。在班集体上,从营造良好的班风和你追我赶的良好竞赛局面。2、办实实在在的事从关心每一位同学着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为班上的同学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如购置一些茶具、水壶,供学生口渴时有水喝;或订几份不同的报纸,课后使学生阅读,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当学生生病时,组织班干部去探望安慰总之,要想管理好班级,形成一个

11、具有良好班风的优秀班集体,就必须从“勤严细实”着手,在生活中给学生关心、照顾,在学习中给予帮助,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班级如家的气氛,使学生形成爱班如家的良好思想,也为自己管理好班级的目的能起到实效。三、浅谈后进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他们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主动性较差,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如何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我的措施如下:一、找回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

12、信心两个条件。”这说明了自信心与成功的紧密连系。在学习上,如果缺少了自信心,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后进生更是如此,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采用一些游戏、故事,比赛等方式进行兴趣引导,多表扬、少批评歧视,引导发现闪光点,鼓励扬长避短不断进步,逐步改变差生印象,培养自信、自尊,激励积极学习态度,让孩子用及时的甘露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有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一种特殊方法尝试。例如,每次考试前,我都单独辅导几个同学,并悄悄告诉他们,过几天考试,这些题都会出现,如果你不会还可以再问老师与父母。这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数学,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向他人请教,自信心也增强了。现在班上几个数学不好的孩子,上课变得特别认

13、真,特别爱问,上课发言也积极了,学习主动性显着提高。二、方法指导,促进后进生自主学习。1、课前导读。从预习入手,做会预习的自主学习之人。后进生数学思维较差,不会进行知识的迁移,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惰性,他们如果课前对课本知识有了了解和准备,那么上课时就会有目的的去听课,因此我把功夫下在课前预习上,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看,即精读教材,边看边画;二思,即学会思考,提出问题;三联,即联系知识,主动复习旧知。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可以大大提高听课效果。慢慢地就调动起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的、有目的地参与学习。2、课堂导学。我首先建立学生档案,摸清后进生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他们的实

14、际调整要求,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兴趣,建立学习小组,把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小组中以好带差,在不知不觉中,使后进生和优秀生一起“起跑”。诱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使他们由可学向愿学、乐学转化;其次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多让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说题”。启发引导他们分析题目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说出解题的思路。鼓励他们说题,是短期内提高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说题”的最大功效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出来,把缺点暴露出来,老师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当场辅导。3、课后导练。设置弹性作业,发挥各自潜能,不同的作业

15、环境,形成不同的作业情绪。作业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指出“当事件符合或加强人的认识和愿望系统时,就产生肯定的情景。”我在布置作业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作业设计,突出优生题、差生题和一些少量的综合题,用不同的符号标明哪些同学做哪些符号的题目,使后进生能主动、认真地去做作业,在做这些作业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及时指导,使后进生相对于自己平时水平有所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三、家校联系,做好后进生后盾工作。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学校更好的教育孩子做出了有力的保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着。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并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总之,班级里的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教师的我们,坚持“低要求、小步子、多活动、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他们身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证他们探究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重视方法和技巧的点拨,让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植于头脑之中,希望他们能够每天进步一点,只是与自己比较,而不是与别人比较。四、批评的艺术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可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批评是一剂良药,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用得不好就会像一柄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