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6014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小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1)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深山树木长不齐.荷花出水有高低”。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体差异性2.课堂上小花指出刘老师对于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刘老师恼羞成怒地说:“小花,你厉害,以后你替老师上课好了!”

2、关于刘老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护了老师自身的权威B.伤害了学生的自尊C.有效地控制了课堂的无关行为D.保证了教学任务顺利地进行3.王老师认为听话、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对于那些考试考前几名的学生总是格外照顾,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A.学生的完整性B.学生的个体性C.学生的独立性D.学生的发展性4.某老师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观念,在班级中组织了绘画兴趣小组,规定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这位老师的做法()。A.正确,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B.错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C.错误,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正确.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

3、)全国的教育事业。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B.统筹规划,以县为主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6.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的做法错误的是()。A.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B.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住所C.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照片D.可以披露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7.依据相关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十二岁的李某在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居住,其生母无需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B.十R五岁的王某脱离父母监护,单独居住C.八年级学生小刚旷课后.班主任立即与其父母取得联系D.学校附近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允许十六周岁的学生进入8.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中对特殊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A.特殊教育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提供特殊场所,助其康复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C.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D.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虑到每个孩子个体内在及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9.以下()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教师可享受的医疗待遇。A.定期健康检查B.安排休养C.免费医疗D.提供医疗便利10.11岁的小强去某网吧,网吧下列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有()。A.允许小强进入但不超过两小时B.未阻止小强进入C.不允许小强进入D.要求小强由成年人带领

5、进入11.小壮由于玩耍鞭炮导致左手残缺,但智力未受损,六周岁父母送其入学时,某小学以其身体有残疾为理由拒绝其入学,该学校的做法()。A.正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正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错误,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错误,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RR-2020年)在谈到“促进公平”的工作方针时,提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A.扶持困难群体B.扶持农村群体C.扶持特殊群体D.扶持低收入群体13.刘让贤在青藏高原的七沟八梁穷僻山村当小学校长。这个学校20多年先后分来38位教师,走了32

6、位,最长的干了两年,最短的只呆了半年。而刘让贤却成了这个学校的长期守望者。他甘守清贫,为山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为人师表14.作为教师,对待下图的情况,我们应该()。A.廉洁从教,拒绝一切礼物B.来者不拒,“拿人钱财.替人消灾”C.恰当接受,学生自制的小礼物D.公平公正,收礼后也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15.一位小学老师能够做到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这位老师的做法符合()的要求。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16.“不以分数作为

7、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方面对教师的具体要求。A.关爱学生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为人师表17.下列地形中,形成的原因与其他地形形成的原因不同的是()。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东非大裂谷D.科迪勒拉山系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是()。A.中秋B.端午C.重阳D.清明19.卖报歌是以下哪位音乐家的作品?()A.冼星海B.聂耳C.贺绿汀D.华彦钧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家用冰箱不宜存放汽油、乙醇等易燃性液体B.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的底部喷射C.火灾现场中首先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一

8、般是烟雾和毒气D.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打开门窗.关闭气源和大功率家用电器21.关于下面这幅画,作者和作品名正确的一项是()。A.张大干振衣千仞岗B.徐悲鸿愚公移山C.徐悲鸿八骏图D.徐悲鸿田横五百士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是()。A.闰土B.阿QC.涓生D.四凤23.长篇小说红与黑的作者是()。A.巴尔扎克B.都德C.司汤达D.莫泊桑24.下列选项中,描写在西汉末期与匈奴单于和亲,稳固边疆的人物的是()。A.西施浣纱B.貂蝉拜月C.昭君出塞D.贵妃醉酒25.下列选项中,年龄与称谓对应不正确的是()。A.女子13岁豆蔻年华B.男子20岁弱冠C.女子15岁及笄之年D.男子50岁不

9、惑之年26.双击Word文档中的图片后将()。A.选中该图片B.弹出快捷菜单C.启动图形编辑器进入编辑状态,并选中该图片D.给图片加文本框27.以下关于使用ERcel填充柄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首单元格为数值格式时,直接拖动,生成步长为1的等差序列B.当首单元格为文本格式时,直接拖动,数据逐渐增加C.当首单元格为文本格式时,直接拖动,数据不变D.当首单元格为日期格式时,直接拖动,日期逐渐加1天28.关于小王、小李和小张,我们知道他们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并且我们还知道: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李年龄小。由此可知()。A.小王是律师,小李是医生,小张

10、是教师B.小王是医生,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律师C.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律师,小张是医生D.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律师29.有甲、乙、丙、丁四个朋友,他们分别是音乐家、科学家、天文学家和逻辑学家。在少年时代,他们曾经在一起对未来做过预测。当时,甲预测说:我无论如何也成不了科学家。乙预测说:丙将来要做逻辑学家。丙预测说:丁不会成为音乐家。丁预测说:乙成不了天文学家。事实上,只有逻辑学家一个人预测对了。那么,这四位朋友都分别是什么“家”呢?()A.乙是逻辑学家,丁是天文学家,甲是科学家,丙是音乐家B.甲是逻辑学家,乙是天文学家,丙是科学家,丁是音乐家C.丙是逻辑学家,甲是天文学家,丁是科学家,乙

11、是音乐家D.丁是逻辑学家,丙是天文学家,乙是科学家,甲是音乐家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某学校课堂上,一名学生觉得语文老师的课讲得没意思,不由自主地看起文学书,被上课的李老师发现。李老师认为有责任将违纪情况告诉班主任。班主任了解情况后,批评了学生。学生不服,理由是老师讲得不好,不如阅读文学有收获,而且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好,不需要上语文课了。班主任无法说服,就请来学生的家长。家长把孩子带回去,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最终导致孩子对班主任的行为产生强烈反感,严重挫伤了学R-7的积极性。问题:运用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评价班主任老师的行为。(1

12、4分)31.材料:自从作了班主任,他不敢有所松懈,平时从早上的早读课开始他就到班检查,中午还经常到班上了解情况,晚上也要等学生全部回家后自己才回家,遇到事情总要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是,他自己每天却不注意保持班级卫生,甚至被学生发现上早自习的时候在教室外吸烟满以为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老师跟得太紧,像监督他们一样,甚至有些同学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角度,评析班主任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32.材料:南怀瑾的故乡是浙江温州乐清。1955年。在窘困的处境下。南怀瑾完成并出版了他来台湾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不久,南怀瑾举家迁居

13、台北龙泉街,住在一个菜市场附近。这里环境更为恶劣,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贩夫走卒吵吵嚷嚷地喧嚣终日。但南怀瑾身居其中却充耳不闻。他经常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着摇篮,以防其中的婴儿哭闹。如此困顿境遇,南怀瑾仍能安贫乐道,恬淡为乐,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1963年,南怀瑾受聘于辅仁大学,他在辅仁大学正式开设了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原因是他讲课太受欢迎,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这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南怀瑾急流勇退。1969年,南怀瑾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1985年7月4日,南怀瑾离开居住了三十六年的台湾,乘机抵达美国。1986年,南怀瑾在华盛顿单独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已到古稀之年的南怀瑾,离开故土多年,思乡之情越来越浓。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中共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才等来访,和他商讨关于金温铁路的事情。南怀瑾以苍生为念,为造福桑梓而不避艰险.挺身做了金温铁路的催生者。几乎与催生金温铁路同时,南怀瑾的著作在大陆也开始掀起热潮。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他的论语别裁禅与道概论历史的经验。这些著作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几经再版印刷,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