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6012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20RR年综合素质小学考试资料1学生观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

2、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重视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重视课堂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教师观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一、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学习只是学生的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其实学习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当前人类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会如何获得信息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过去

3、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教师“一桶水”相对于学生“一杯水”的丰富渊博现在“一桶水”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时刻吸纳新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自己的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二、成为反思型教师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很多教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固然是由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完善但同时也和教师缺乏独立思考有关。作为教师不能盲目地迷信专家的权威坐等专家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而应持怀疑的态度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该培植起自己的

4、“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三、强化创新精神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会创造的人。这首先要求教师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经常主动地更新观念学习新知在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的。四、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新课改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时代的社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双赢和共赢。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多种形式。日常教学之余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

5、换意见彼此分享经验。同科教师之间可以在一起讨论教学方法相互合作设计课程。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或在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提供专业帮助等等。新课改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为“生”师表。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师生关系的艺术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必要时甚至可以积极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五、教师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高不可攀其实每一个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都能进行某方面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是天然的研究者。我们应该不断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

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教育的性质,那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建构长效性学习方法策略,拓宽自主性学习形式,探寻继续教育的路经。1、树立终身性学习。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承担着优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使命。的冲击。广大教师确感自己理念的滞后,知识的匮乏,方法的陈旧。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学习。这是教师职后教育现实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教师始终要有一种提高自身学习的紧迫感,面对教学改革千变万化的危机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2、注重实效性学习。教师教育是自身性教育,是自觉性教育,是主体性教育,是教师根据工作的要求选择的教育。

7、因而,一要避免盲目式学习,要根据各种因素制定学习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如本体发展远景目标,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具体操作达成目标。在规划中要有学习周期的总体规划,不同阶段的实施计划;二要避免盲从式学习,教师教育的学习内容要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取舍,要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把整体的要求变成个性的需求,层级展开,逐级达成。3、强调研究性学习。教师教育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主体,以教学中引发的事件为背景,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鲜活内容,用研究的方法作为有效载体,其典型经验是:有课题牵动式,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用科研的方法立项研究,进行深层面的探讨;有交往互动式,对个案用立案的方

8、式加以解决,举一反三,通过个性问题,探讨共性规律;有主体研修式,用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是教师教育的根本所在,要树立问题意识,养成研究习惯,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中升华,在研究中提高。4、提高专业化学习。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面对新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具备什么样的教学能力.面对新教材,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储备.面对新信息技术,应具备什么样的开发、整合、运用能力.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侧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创造性教学能力,表现在教学观念上的、教学目标上的、教学方式上的;二是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确立主体多维的课程资源观,确立动态长效的课程资源观

9、。三是提高教学监控调整能力,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调控;四是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相互融合。5、坚持工作中学习。教师的教育主要是岗位继续教育,是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怎样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一是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离岗学习,把在岗位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去认识、去升华;二是利用工作之中学习,教师的教育很多方面是和教学工作密不可分的,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工作,在工作中去思考,在教学中去理解,在实践中去提高,这样就能将工作和学习成为一体,最大限度地缓解工学矛盾

10、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教师职业理念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履行育人职责塑造良好形象必须更新育人理念以生为本建立“平等、合作、民主、法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培养出全面发展、人格健全、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职业理念有哪些呢一、“以生为本”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是平等的一所学校期中考试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请写出我校校长、本班任课教师的姓名和门卫室一名保安的姓名并说说记住这些人姓名的哲学意义。”结果学生回答哲学意义尽善尽美遗憾的是对于校长、任课教师的姓名甚至包括班主任的姓名绝大多数同学的卷面却是一片空白

11、至于保安员的姓名更是无人知晓。学生的“无知”正是我们教师的尴尬和悲哀。长期以来教师的姓名总显得那么的“神秘”和“尊贵”只道其“姓”不透其“名”。试想这样的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平等、和谐和融洽“以生为本”师生平等日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我们许多陈腐的观念和固执的做法严重制约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为教书而教书高高在上学生为学习而学习亦贤书”。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教师怎能不误人子弟吗又谈何提高民族的素质呢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从“师道尊严”中解放出来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坚持“三个面向”构建“平等、合作、民主、法治、和谐”的师生关系放手让学生“班门弄斧”自主学习自主发

12、展在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都能成材”“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爱迪生。”如果今天的教育再重演的昨天的旧事那就令人深思了。我们不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吗龚自珍不也大声疾呼过“不拘一格降人才”吗但我们有些教师在升学、考试的压力面前却积极主动地给学生“排队”按“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于是乎“高分=高能=好学生”“低分=低能=差学生”似乎成了教育界一条不变的定律。实际上我们老师最清楚这样一个道理条条道路通罗马学生成材的道路千千万万我们不可能在学校设计出每个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以宽容博大的心胸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学生就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13、当然这种成功是有层次的是有个性差异的。虽说任何成功都必须经历过风雨最后才能见到“彩虹”但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永远是真诚无私地帮助每一位同学走向成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不能把学生的考分作为自己评先晋级的“跳板”。三、“民主和法治”建立民主和法治国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学校教育担负着培育未来社会主人重任教师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时时是楷模。”新时代的教师要树立民主、法治的观念养成民主、法治的作风做民主、法治表率切实以自身的言行教育和引导学生接受民主和法治忠实实践民主和法治进而成长为具有民主、法治精神和行为

14、习惯的公民。依法执教、民主施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教师必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奉公守法的模范严格以法律为准绳使教育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一般说来教师树立民主与法治的理念具体表现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方面它既是教师高尚人格的集中表现也是新时期教书育人的基本规范。四、“爱和宽容”师爱是人类一种高尚无私的感情不容亵渎。曾几何时对升学率的追捧使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变得畸形。教师对学生的“爱”实际上变成了对少数尖子生的“偏爱”和“溺爱”。谁的学习成绩好谁就是老师眼中的“宝贝”天经地义般受到“重视”和“信任”。至于学习的后进生就只能等以后再说

15、了。“爱满天下”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苏霍母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师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是衡量潜能可以逐渐得到开发顽皮的学生受到爱的感动他的行为可以逐步得到改善粗鲁的学生得到爱的陶冶性格可以变得文雅自卑的学生得到爱的鼓励信心可以逐渐恢复落后的学生得到爱的抚慰学业可以得到长进。爱是学生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教育。因此教师纯洁高尚的爱是爱每一个学生是对“差生”付出的真诚关爱和呵护是对“问题”学生及时的救助和帮扶。同样对“好学生”的宽容不算“宽容”宽容“差生”、接纳“后进生”给“问题”学生以更多的关怀和信任教育和引导他们走向成功才能说你具备了“师德”、“师能”才能够为人师表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五、“尊重学生合理张扬学生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走向成功”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教育儿童的目的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等原则的尊重。”尊重学生教师就必须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性和特长的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教师的职责就是发现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合理张扬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通过教育的途径促进他们走向成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自己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