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4904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9A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9A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9A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9A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导学案江苏名校西大吴小学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千克和克的认识,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2、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二)图形与几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三)综合和实践周长是多少多彩的“分数条”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

3、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

4、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措施: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1、深钻教材,

5、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

6、安排备注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7课时二千克和克3课时三长方形和正方形5课时四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15课时五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六平移、旋转、轴对称3课时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八期末复习5课时第_一 _ _单 元 教 学 计 划课 题或 内 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

7、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 学重 点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 学难 点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关 注要 点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第_二_单 元 教 学 计 划课 题或 内 容千克和克 称一称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 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使

8、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 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 学重 点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教 学难 点体验万以内这些较大的数的实际含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关 注要 点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第_ _三_单 元 教 学

9、 计 划课 题或 内 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只管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显示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 学重 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教 学难 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关 注要 点使学生

10、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只管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第 _四 _单 元 教 学 计 划课 题或 内 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

11、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 学重 点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 学难 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关 注要 点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第_五_单 元 教 学 计 划课 题或 内 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2.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3.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于问题的联系 教 学重 点 用从条件想起的

12、策略解决问题教 学难 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关 注要 点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第_六_单 元 教 学 计 划课 题或 内 容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2. 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变换图形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及其运动变化的兴趣,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3.使学生经理操作、观察并获得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 学重 点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

13、转教 学难 点平移和旋转运动的区别关 注要 点使学生在识别、欣赏、制作等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在显示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轴对称蕴含的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第_ _七_单 元 教 学 计 划课 题或 内 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 学重 点能读、写简单的分数。教 学难 点能读、写简单的分数。关 注要 点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第_ 八_单 元 教 学 计 划课 题或 内 容整理与复习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