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集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463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9A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9A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9A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9A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集(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2-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二、 学习新课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

2、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

3、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3总结方法。(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

4、号表示?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三、 联系生活,进行实践1送小礼物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2找数活动(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小朋

5、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四、 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五、 作业设计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比长短、高矮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2、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3、 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 创

6、设情境,激趣导入。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二、 联系生活比一比。1、 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

7、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2、 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3、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

8、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三、 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1、“想想做做”第一题。(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做”第3题。(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4、“想想做做”第4题。(1)、明确题目要求。(2)

9、、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习。(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2)、学生自由交流。(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比大小、轻重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2、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场景引入,激发兴趣。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

10、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二、 尝试比较,主动探索。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呢?1、 看一看。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看到什么,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得多,说得好。2、 比一比。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学生讨论,在小组长内自由发言,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比较交流。)提问: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到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小的下面画。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同学们也帮老师比一比,谁累谁

11、重。再请一两个同学上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出示土豆和萝卜(重量相差不大)、让学生想想用掂一掂的办法是不是能比较出土豆和萝卜的轻重。介绍支架。完成第6页,在重的下面画,轻的下面画。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或借助支架等工具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三、 活动深化,拓展应用。1、 题目一、谈话:瞧,小花猫和一群小鸡在争论什么呢?小花猫说:“我重!”四只小鸡说“我们和你一样重。”汇报结果,完成第7页相应练习。2、 题目二:狐狸想考一考小鸡和小花猫,狐狸说:我这儿有一个气球和一个小皮球,小花猫重,应拿重的,小鸡轻,应拿轻的,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拿呢?3、 题目四:在大象伯伯说话了,你们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

12、,我给你们买些水果吃,你们得说出谁轻谁重?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再把自己的想法填在书上。四、 总结评价。提问:你们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知道了什么吗?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找实物,比一比,好吗?分一分(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 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3、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教学教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出示动画,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

13、又应该放在学龄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二、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 寻求“分类”的策略。(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2、 动手操作,体验分类。同桌合作把这此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3、 反馈分类的结果。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4、 小结。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5、 练一练“想想做做”第

14、1题。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圈一圈,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三、 巩固深化,再次体验。1、 想想做做第2题。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这时电话响了,妈妈在电话里说,有客人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妈妈的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客厅的桌子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2、 想想做做第3题。3、 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5、1)、说说它们各有哪里行驶。(2)、客人就快来了,我们来帮帮小兰好吗。就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3)、同桌互相检查。(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4、 想想做第4题。当小兰刚把房间整理好,妈妈就回来了,她买了什么呢?哟,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5、 这时客人来了,在这些客人中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四、 全课总结,拓展思维。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认位置(上下、前后)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在分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