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441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A文】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A文】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A文】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以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生活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为主要特征的全员参与性活动。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的延伸和发展,是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那么,我们该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呢?我认为,一堂好的数学活动课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活动课要体现“活”的特点1、选材内容要“活”活动课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内容源于教材,又

2、广于教材。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选择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内容作为活动课的内容;要选择新颖有趣的内容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同时,还可把数学、美术以及音乐等有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素质角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活动方式要“活”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有讲座、游戏、竞赛、实地测量、访问等。活动方式一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择。例如,竞赛“数的知识知多少”,对于素质较好的学生,就可以请小组代表戴上各类数的面具上讲台以“自我”介绍的方法,看谁能把各类数的知识讲得最清楚、最完整;而对于数学素质不高的学生,

3、就采用“找伙伴”的游戏形式,能找出所写的数属于哪一类数。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教学设施,灵活地选择有新颖性、竞争性、操作性的活动。3、思想教育要“活”活动课能够结合活动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开展“计算大比拼”、“我是闯关小能手”等竞赛。通过设计好的一关一卡,可以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进取心和主动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二)活动课要体现“动”的特点所谓“动”,就是让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数学知识。1、让学生多动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活动课中,很多内容都涉

4、及“说”。例如:“开火车”口算、补充条件、提问题、口头编应用题都需要“说”。说是学生智力的表现,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活动课中,应指导学生把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把直观形象思维的过程和自己的观点,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2、让学生多操作,巩固学生的知识“眼看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便是一种以“动”促“思”,发展思维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要有目的地适当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学过圆柱的体积后,可以引导学生测量、估算教室里水

5、桶的体积,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估算出来。通过动手操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多动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使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得到内化,使具体形象思维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生的认知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求得问题的答案。这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还应通过一些典型内容来训练学生正向、逆向、多角度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三)数学活动课要体现“课”的特点活动课这个“课”字就规定了它与课外活动不同,它是一节课。所以,在活动课

6、中,要时刻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1、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课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教学和具体目标,选择活动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由于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较“活”,因此对课堂调控有一定的难度。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并不是牵着学生走,不让学生越过“雷池”半步;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是学生一提出问题就修改教学计划,教师也不大胆进行调控,以致原订的教学计划无法完成。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课前要充分备课,对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估计,根据信息双向性的情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随机地对课堂进行调控。活动课中,教师要掌握好怎样“导”,

7、要导在问题上,导在知识关键处,要导得学生有所思、有兴趣、有所得。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知识的获得、智力因素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考和实际活动去实现。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受到教育。所以在活动课中,教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要创造一些让他们发言、锻炼的机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将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总之,要上好一堂数学活动课,应该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融入乡土资源,尽量体现数学课程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其观察能力、【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