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437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9A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9A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9A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9A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学内容聆听森林水车编创与活动表演早上好表演小麻雀。编创与活动教材分析1管弦乐森林水车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有人曾将本曲与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米夏埃利斯的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个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艾伦贝格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德国喜歌剧作曲家。1848年1月13日出生在梅泽堡,1925年12月26日逝世于柏林。艾伦贝格的代表作有喜歌剧库里科伯爵夫人

2、、米达斯王、玛里埃特,舞剧西勒斯的玫瑰,管弦乐森林水车等。艾伦贝格写过很多作品,只有这首森林水车流传最广。2歌曲早上好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C大调,3/4、2/4变拍子。歌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3/4拍两乐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其间八分休止符因与译词的紧密结合,使其顺畅上口。第二部分旋律2/4拍,仍为两乐句,级进的旋律由于在节奏上采用的切分节奏形式,使每个音得到强调,旋律富有动感,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人们明朗而热情的情绪。歌曲反映出乌干达人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3歌曲小麻雀小麻雀是一首创作儿童歌曲,3/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词作者结合儿童心理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

3、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小跳与级进相结合,起伏得当,使得旋律流畅、优美,第三句旋律在较低音区重复,与前面形成对比,形成“转”句,使第四句重复第一、二乐句的素材,形成呼应,结束全曲。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有着抒情优美的风格,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教给小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第一课时早上好教学要求:1、表演早上好2、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三、编创与活动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2、按节奏朗读歌词4/4太阳天空照,(拍手)花

4、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4、分组表演。5、学生评价。四、新歌教学:1、导入: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2、听录音,感受歌曲。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学生自由说。4、联系拍手、跺脚2/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3/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再来一边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5、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分组唱9、唱着歌,走一走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五、小结师生再见。第二课时小麻雀教学要求:1、表演小麻雀2、复习早上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早上好边跺脚拍手、拍腿唱一边指名学生唱一唱。其他学生律动。三、新歌教学:1、导入: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麻雀怎样?(有礼貌、彬彬有理,惹人喜爱)幻灯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2、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旋律要求:放录音让学生试着分别拍击

6、三拍子和二拍子。放录音,按三拍子拍节拍。3、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LU“轻声哼唱。4、听教师范唱,学生轻唱歌词注意:休止处。5、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记忆歌词。6、听录音,分组编创歌词和动作。7、将六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六段,分段表演。A、分组边唱边表演。B、学生评价8、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A、出示图谱B、让学生自行选择C、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练习,尝试搭配的效果,下节课演示给大家听,看哪一组演奏得协调、好听。D、分组活动。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带好水彩笔,师生再见。第三课时森林水车教学要求:1、聆听森林水车2、复习小麻雀用打击乐器伴奏3、表演,早

7、上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早上好边唱边表演三、复习小麻雀1、拍节拍唱一边。2、边唱边表演3、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提示: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4、演示:合着学生的歌声伴奏,看哪一组学生演奏得协调、好听。分组演示学生评价,并说说为什么00木鱼或双响筒00串铃或沙球0000三角铁或碰钟四、聆听森林水车1、初听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注意听音乐(小溪潺潺流水声,小鸟啾啾叫,仿佛轻风吹拂着)2、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水车是欧洲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体为圆

8、形,周围装有许多水斗,用水力或风力牵引,在我国南方的农村也有这种水车。曲作者一日到森林里游玩,看到水车后萌发了创作欲望,即兴写成。3、复听音乐要求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和太阳升起的感觉。学生谈感受再说说为什么?五、小结,师生再见。第二课幸福的歌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和乃哟乃,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能相互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并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2、能准确模唱“”三个音,并能用这三个音自由组合进行简单的编创练习。3、能够用动作体会和表现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的风格,并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4、感受阳光下的孩子的音乐情

9、绪,能听辨出歌曲中的领唱与合唱,并能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教学重点: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和乃哟乃,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教学难点:能准确模唱“”三个音,并能进行简单的编创练习。教具准备:PPT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内容: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聆听领唱、合唱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歌二、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基本要求、用幸福拍手歌第一段歌词作为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导入教学。、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并在衬词“阿里里”处拍手伴奏。、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首彝族歌曲,以及“阿里里”这个衬词的含义。师生合作读歌词和衬词。、用师生接唱和男女生接唱等方式

10、学唱歌词。、在图形谱的辅助下,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可参阅活动设计中的图形谱)。、用舞蹈律动表现歌曲。活动设计、彝家娃娃真幸福活动设计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学会歌曲,表现歌曲。活动准备:图谱、打击乐器活动开始:()聆听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做律动,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歌曲中很有特点的衬词是什么?学生听出之后,教师作简介:“阿里里”是彝族歌曲中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很快乐的意思。()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边拍手边接读衬词。如:教师读歌词,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接读“阿里里”。()教师引导学生接唱歌词(或唱名),用图谱辅助学生练习衬词的音高,并边唱边用手划旋律线。图谱设计:在这个过

11、程中,教师从单手弹琴开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正确演唱。在唱好衬词后,师生交换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唱会歌曲后,还可将衬词部分换成字母谱,让学生模唱衬词部分的唱名。()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图谱辅助学生合作演奏乐器。可参考下图:(以两小节为例,一个方格代表一拍)()用律动进一步表现歌曲:学生个人为一组,围成一个圆圈。第小节拉起手,先迈右腿向右走四步,第小节衬词时,单数学生向右、双数学生向左,与身边的小伙伴按照“”的节奏双手击掌。第、小节反方向做动作,击掌的伙伴也换成另一侧的同学。活动策略:在图谱的有效辅助下,通过师生接读、接唱等互动形式,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通过生生合作的形式,用打击乐器和律动

12、的形式表现歌曲,在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同时,感受合作的乐趣。三、彝家娃娃真幸福律动设计(内为小节数)准备姿势:双手叉腰,脚正步站立。第一段:一至二拍起左脚向左交替横步,双手叉腰,如图一第二拍,左脚再向左横迈一步。按“”节奏,右脚跺地三次,同时眼视二点。同第小节,只是跺脚的同时拍手。动作同第。动作同。第二段:拍,先起左脚向前交替小跑步,双手从一位托至二位。按“”节奏,右脚跺步,同时双手在胸前击掌。起右脚向后交替退步,同时双手从三位落至一位。第二拍右脚向后退步,同时双手落至一位。按“”的节奏,双手胸前击掌的同时,左脚跺步三次(如图二)。动作同第。左小腿按“”节奏踢三次同时双手击掌(如图三)。动作同

13、第。动作同第做反动作。(张安利编舞)四、聆听领唱合唱阳光下的孩子教学基本要求听辨本单元几首不同音乐作品片段,感受情绪变化,导入本课教学。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感受情绪及歌曲表达的内容。复听歌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的三个部分。如第一部分拍手,第二部分叉腰律动,第三部分晃动身体等。听辨歌曲中的领唱和合唱,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分别表现合唱和领唱。如:听到合唱随歌曲的节奏拍手,听到领唱有节奏地点头等。四、小结下课第二课时乃有乃教学内容:复习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学唱歌曲乃哟乃,编创练习;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歌基本训练:1、发声练习2、练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指名唱,看看谁的声音、表情好,

14、谁的胆子大声音响亮。比比谁能大胆地背唱。二、演唱歌曲乃哟乃教学基本要求用少数民族舞蹈动作导入。欣赏土家族风光及舞蹈,在乃哟乃歌曲背景声中学跳摆手舞,熟悉旋律。在视觉图谱的指引下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用多种方法模唱歌词“乃哟嗬”。通过字母谱辅助唱好“”三个音。并做接唱练习。如:男:“”女:“”男:“”女:“”。分角色扮演“”,自由组合唱一唱。教师可根据情况使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演唱,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演唱。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土家族简单的摆手舞动作表现歌曲。三、编创与活动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编创练习中设计了一条旋律接唱练习和一条分角色做自由组合“”唱一唱的练习。这两条练习是根据乃哟乃歌曲中的“”三个音进行的拓展。目的是反复感受这三个音的不同音高关系,巩固音高概念。练习时,教师可通过弹琴、范唱等方式,引导学生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