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4372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9A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9A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9A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9A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发布日期:20RR-10-22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甘井子区辛寨子中心小学李德郁一、预习的界定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这里强调预习要达到初步理解,和做好知识准备,而不只是一种形式。预习可以分为:学期预习(新材料预习)(大预习);阶段预习(章预习)(中预习)课前预习(节预习)(小预习)。数学预习不同于语文预习,有些课是不必要预习的,比如探索规律的内容,像“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就不适合学生预习。因为这类知识预习后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不利于

2、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剩下的内容都可以进行预习。另外由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我们建议以三年级为起点,先由教师主导、指导预习,逐步过渡为五六年级的学生独立预习。二、进行预习指导的缘由1、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维方法和技能。2、从学情出发现在的学生不知道预习,不会预习,这也是导致他们成绩不理想的一方面,急需指导。另外有一些教师也经常布置预习作业:“今晚的作业是预习下一课第32至33页。”一句话下去,学生随便地打开书看一看,走马观花

3、,预习完毕。这样的预习对学习新课没有多少用处。所以教师必须学会预习指导,才能让学生学会预习方法,形成预习习惯。3、教材特点现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跟以前的教材相比,注重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倡导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结论性的东西越来越少,启发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留给学生的空间越来越大,留给教师课堂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少,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我们要做好预习的指导。三、如何开展和落实预习指导1、精心设计预习提纲。预习提纲是学生自学时的基本“凭借”,特别对于刚接触预习的学生,到高年级学生就可以自己拟定预习提纲。预习提纲设计得当是取得良好预习效果的关键。所以提纲设计要具备“三性”。(1)操

4、作性:问题不易过大,可以分解为若干小问题。(2)量力性:提纲中的问题学生有能力自主解决,超过学生能力范围的是教师讲解的部分。(3)启发性:提纲设计对学生理解新知有启发性,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举个例子:三上年、月、日提纲(一):一年有多少个月?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哪个月是特殊的月份?每个月有多少天?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月的天数?提纲(二):一年有多少个月?这些月份可以怎么分类?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分的?两个提纲在操作性和量力性上都可以,但可以明显看出提纲二的启发性更高,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2、用心提炼预习步骤和内容预习提纲其实是一种任务落实法,其实预习方法还有有很多,比如笔记预习法、温

5、故知新法、尝试练习法、动手操作法、合作预习法等。但如果一味的跟学生讲这些预习方法,他们既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记忆,更不利于应用。所以我们通过具体、简明、合理的预习步骤和要求,将方法化解在其中。下面简单的呈现一下新授课预习步骤。这是我校提炼出的三年级数学新授课预习步骤,有三步:第一步:读。是指初读课本,知道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并结合情境图,解决老师提出的预习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课本中哪些地方隐藏着预习提纲中问题的答案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本中找出答案。比如每课的课题,人物的对话内容等这些都是重点要读的内容。第二步:思。思是指要想一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做上标记。班级可以统一要求,

6、比如用波浪线等,自己不能解决困难的问题试着解决,可以和同伴讨论,请教家长、查找资料等。解决不了的也可以作为问题在课堂中提出。思和问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还说过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然思这一步骤也是学生比较难做到的,因为只有深入预习才会思考,所以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第三步:做。做则是做课后的练习题来看看自己预习的怎么样。对于三年级的学生预习步骤不必太多,预习深度也不需太深。当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预习能力提高后,预习内容和预习深度也要逐渐增加。比如我校提炼出的六年级数学新授课预习五步法:读、思、讲、举、做。步

7、骤、方法增多了,内容和深度也加大了。具体为:一读。读有三,一读大体了解;二读,仔细圈画,重点、难点、问题;三读,找知识点。教师要交给孩子书中单元标题,课题,即每课小刺猬旁、还有书中的小知识点等。二思。思是指思考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前后知识有什么联系,还有哪些做法,自己还有什么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还说过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实思和问往往在一起。这一步学生很难做到,只有真正深入预习才能思考和提问。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善于思考和提问的习惯。三讲。讲是讲讲概念、讲讲题、讲讲推导过程。四举。举则是举例子来帮助理解概念,可以模

8、仿例题举例子,也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五做。做是自主文成书中“填一填,算一算”,还有需要动手实践的地方,让孩子先经历过程。还有课后练习来检验自己的预习情况。既然有预习就要有所反馈,所以我们的课堂结构大体定位:预习反馈新授随堂练习、检测下面是这个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一下,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一课:上课伊始教师进行预习反馈,学生汇报预习内容,然后提出预习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本课的重点或是难点,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给予肯定后,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教学。从上面的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预习反馈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让教学立于一个更高的层次,提高课堂效率。3、多种形式进行预习指导。我们的

9、采用的预习指导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方法渗透指导教师见缝插针,随时渗透。讲授指导开设预习指导课,向学生直接讲授预习方法。交流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点拨指导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示范指导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4、通过“三强化”落实预习指导那么这些预习指导又是如何落实下去的呢?我们通过“三强化”来进行落实。“三强化”是指在备课中强化预习指导(课前);在课堂中强化预习指导(课上);在活动强化预习指导(课后)。(1)在备课中强化预习指导每学期还未开学,教师们就要坐在一起共同备出一周的课来,这周课的内容不是教材内

10、容,而是各组要在开学对学生进行的预习指导的内容。每周三下午的两小时时间是我校的集备时间,我们集备采用的是“三二式”备课。在三次备课和两次反思的过程中要有对于预习指导的具体设计。(2)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预习指导每学期开学的前一周我们要求各学科先不要进行教材的内容,大家都要进行同样一个内容,那就是要针对本学科向学生进行预习指导,指导要做到细、实。其次校领导每天随机看课,雷打不动。聘请专家走进课堂,引领预习指导。通过“桃李杯”教学平台落实预习指导。通过课堂开放活动促进预习指导。在校本课中落实预习指导。3、在活动中强化预习指导学校可以搭建各种活动平台,比如评选预习小榜样等来强化预习指导,巩固学生的预习习

11、惯。最后我想说,预习的方法和内容要灵活,预习步骤根据需要调整顺序,根据需要进行取舍,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预习后的课堂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预习步骤看似繁琐,学生掌握熟练之后,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就是按照教材的顺序,至于学困生要降低预习难度,允许不同水平学生达到不同预习水平。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方法之探讨摘要:课前预习是常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新课的补充与延伸。课前预习是新课改,新教材的需要;课前预习在现行课堂中有着许多的困惑:教师的思想认识和预习指导行为不够一致;千篇一律的预习案不能“应付”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给学生充分质疑问难的时间,激励和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需

12、求;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使得学生课前预习与教师课堂预设和谐共存;教师针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检测。教师指导小学数学的典型预习方法及培养数学预习能力的步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每天短暂的40分钟教学时间,使得许多教师不得不抱着“鱼”,弃之“渔”。怎样让一个40分钟能拥有N个40分钟的几何倍效果,一直是我们每个教师渴望的目标;怎样透过每日短暂的40分钟,让学生从学数学,到用数学,到爱数学,则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最大追求。从教近二十几年,我充分意识到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常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新课的补充与延伸。我们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学

13、好数学,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好课前预习,既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课前预习是新课改,新教材的需要;新课标下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会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联系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获取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14、预习的过程是自己摸索、自己动手、自己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地讲:预习包括内容预习,习题预习,疑难解决等方面。从这个观念上讲课前预习可谓是极其重要。但是新课改后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的探究性的知识和学生综合实践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如果让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就会缺乏激情,对于所得到的结论已经成竹在握,缺乏课堂的思考以及新知识的形成。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我们现行教材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困惑。现行的数学教材不会给学生展示出现成的结论,而是给出一系列思考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材的使用中,我们应该教会让学生正确的进行课前预习,这种预习不单

15、单是知识的预习,更多的是一种思维过程的预习,因此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顾虑了。在预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点,而找出难点是预习真正要达到的目的,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前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决定着成绩的高低和孩子的思维发展。因此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至关重要。我认为教师应当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才不至于流于形式,以此达到课前预习的真正目的。二、课前预习在现行课堂中的困惑和策略;我们经常听老师们反映,课前预习效率很低,还有的教师说:“预习跟不预习一样,会的不预习也会,不会的预习了也不会。”为什么预

16、习效果不佳?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懒惰、贪玩,不想花时间预习;学生马虎、粗心,预习时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有的老师认为:“课本中有的问题思维难度太高”,等等。从问卷结果、访谈和录像察看情况结合来看,我们得出影响预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是教师的“简单行为”和“形式化行为”造成的。教师的思想认识和预习指导行为不够一致。有部分教师布置学生预习,只有内容,没有方法的指导,没有既定的要求,这样的预习是空洞的,无疑于一句废话。则学生认为预习是最简单的最容易应付的家庭作业,看与不看老师也察觉不到,简单浏览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务。还有的老师们虽然认为课前预习是必要和重要的环节,可在具体的操作中却不够十分的到位。这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