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420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9A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9A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9A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9A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二、教学分析: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

2、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

3、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四、进度计划:课题内容课时周次一、西部风情拉萨谣22北京喜讯到边寨13三峡的孩子爱三峡24二、古诗新唱梅花25静夜思27古诗

4、朗诵演唱会17三、美丽的草原天堂18牧民的一天18美丽的夏牧场29四、欢快的舞步大河之舞110稍息立正站好110大家一起来110五、绿色畅想手拉手,地球村211绿色的歌谣212森林狂想曲113六、欢乐的鼓声龙腾虎跃113木鼓歌214鼓声传情115七、音乐中的故事彼得与狼115八、美好的祝福平安夜115花好月圆116难忘今宵116新年音乐会116期末复习与检测217一、西部风情1、拉萨谣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课时: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

5、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2、学习新歌(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

6、的节奏特点。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3、小结(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

7、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2、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一、教学内容: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2、复习唱好拉萨谣3、聆听东北秧歌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2、学生齐唱。(二)开始上课1、跟录音演唱。2、难点指导,跟伴奏

8、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7、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8、引出“秧歌舞”。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10、动作分解教学11、结束。3、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教学

9、过程:一、导入: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二、引入新课: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三、激情参与(视唱):1、播放歌曲。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4)唱“啦”,演唱时注意

10、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四、学唱歌曲: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歌(1)完整视唱旋律。(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4)

11、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单元古诗新唱1、歌曲:梅花教学目标: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二、学唱新歌1、听录音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注意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4、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请个别视唱第二段、分组唱、练习齐唱。2

12、、静夜思教学目标:、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lalalalalalalalala二、学唱新歌1、听录音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3、学唱曲谱4、看谱,并听琴音5、找出旋律特点。6、听琴音,学唱歌曲。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8、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9、练习齐唱歌曲。10、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11、学习4/4拍指挥式。12、练习边做

13、指挥式,边唱歌曲。13、小结。3、古诗朗诵演唱会教学目标、欣赏歌曲读唐诗。、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教学设计:一、发声练习:lalalalalalalalala二、学唱新歌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2、再次欣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6、小结。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1、欣赏天堂、牧民的一天教学目的: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二、师生问好三、听记:(简单的旋律)()()()方法:、师奏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将听记内容唱一唱四、念念拍拍: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出示小黑板)()()、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较难),后集体评议、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