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407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9A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9A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9A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9A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第一单元东海渔歌第一课时课题:赶海的小姑娘学习目标: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唱好歌曲,并创造性地运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感受。、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动作创编,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课前准备:大海边的情景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出示大海边的情景图片,师生共同感受大海的无穷魅力及海边的生活情趣。三、歌曲教学1、播放歌曲赶海的小姑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律动,并请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2、教师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3、分句教唱歌曲的旋律。4、学生随录音机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5、播放赶海的小姑娘的录音

2、范唱,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6、让学生自己找出觉得难唱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决歌曲演唱中的难点,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指导共同解决。7、学生随录音机完整地演唱歌曲。四、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均匀的呼吸,四小节一吸气。2、在第三乐句“3307”处,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表现出小姑娘活泼的性格。3、第二乐段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同前面紧凑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词“找”和“挖”的时值要唱够,同时力度稍强一些,突出“找”和“挖”的动作,表现小姑娘欢快的情绪。4、分组讨论,这首歌曲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小姑娘“赶海”时的愉快心情?(提示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5、结束句有个七拍的长音,一定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

3、持来歌唱。五、歌曲巩固1、有表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2、分组演唱,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更好。第二课时课题:赶海的小姑娘学习目标:复习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重点难点: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动作创编,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课前准备:大海边的情景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赶海的小姑娘1、引导学生均匀的呼吸,四小节一吸气。2、在第三乐句“3307”处,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表现出小姑娘活泼的性格。3、第二乐段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同前面紧凑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词“找”和“挖”的时值要唱够,同时力度稍强一些,突出“找”和“挖”的动作,表现小姑娘欢快的情绪。4、分组讨论,这

4、首歌曲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小姑娘“赶海”时的愉快心情?(提示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5、结束句有个七拍的长音,一定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三、创编表演你去过海滨吗?体会一下赶海的情景。分组合作试着为赶海的小姑娘编几个舞蹈动作,为同学们表演。(参考资料:教师用书第10-11页)第三课时课题:丰收欢乐而归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民乐合奏曲丰收欢乐而归,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2、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重点难点:1、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2、能为丰收欢乐而归的几段音乐填上适当的速度记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5、组织教学二、欣赏丰收欢乐而归1、乐曲简介。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由马胜龙、顾冠仁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别是(一)黎明时的海洋。(二)渔民出海捕鱼。(三)战胜惊涛骇浪。(四)丰收欢乐而归。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2、初听,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3、分段欣赏,乐曲由三个部分构成。(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3)哼唱第三乐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4、完整的聆听全曲。三、创编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话、画一幅音乐情境图、演唱或演奏第三乐段的主题旋律等。本课以聆听为主,要把创造力的培养和聆听

6、相结合,要让学生能努力分辨表现不同情景的音乐。第四课时课题:大海啊,故乡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能哼唱歌曲并按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或歌词。教学准备:乡愁的幻灯片、橄榄树和故乡的云的音乐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复听歌曲,要求学生说出哪一句旋律使你最受感动,为什么?、再次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跟着音乐哼唱。4、歌曲中多次用了“RRR.RRRRR-”的节奏,好似起伏的海浪,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按这种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或歌词。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家乡和祖国的热

7、爱。三、拓展1、这是一首怀念故乡的歌曲,把大海比作是自己的故乡,又把大海比作是自己的妈妈,永远鼓励、关心着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和妈妈,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的故乡或是对妈妈的感情。2、许多在国外的华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乡愁,请同学们读一读。3、在大海啊,乡故的伴奏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乡愁。4、还有一些作曲家创作了歌曲,我们来听一听橄榄树、故乡的云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第五课时课题:小螺号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小螺号。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的创编和表演。重点难点:创编与表演教学准备:录音机、磁

8、带、课件教学过程:(方案一)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螺号(海螺是生活在海里的一种海洋生物螺的统称,个儿一般比较大,可以做成号角或工艺品。螺号就是用大的海螺做成的号角,生活在海边的人常用吹螺号传递信息)。三、学唱歌曲小螺号、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注意反复记号(D.C.Fine)的使用。、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随琴模唱歌曲旋律。、再次复听,让学生小声学唱歌词。、学生随录音机完整演唱歌曲。四、歌曲处理、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演唱过程中指导学生咬字、吐字要清晰。、唱好密集的歌词部分,并能用弹跳的声音和较长的气息唱好歌曲的两个乐段。五、创编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首

9、先按教材的提示表现大海边的声音。、引导学生创编阿爸回来了的情景。(方案二)在故事的情景之中学唱歌曲,把歌曲延长置于一个情景之中,使演唱歌曲成为一个任务的需求,既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演唱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第一课时课题:我们的田野教学目标:、认识延音线并知道它的用法。、通过优美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田园风光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重点难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课前准备表现田园的图画。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歌曲教学、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播放背景音乐我们的田野)、初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让学生描述歌曲中大自然的美。、讲解延音线。、

10、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模唱歌曲旋律。、再次复听,让学生小声学唱歌词。、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三、创编、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用简单的肢体语言随歌曲律动表演。四、小结第二课时课题:田野在召唤教学目标:、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通过欢快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田园风光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重点难点:、学唱歌谱。、试着用合唱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课前准备:表现田园的图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张文纲创作的歌曲我们的田野,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意大利民歌,也是表现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二、新授、伴随着欢快的歌声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

11、(播放背景音乐田野在召唤)、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让学生描述歌曲中大自然的美。、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分句学唱歌曲旋律。、再次复听,让学生小声学唱歌词。、学生随录音机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三、音乐创编活动、指导学生为中的旋律设计力度变化。、在“”处设计声音或动作,使歌曲富有朝气。、试着用合唱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b)。第二声部可唱成:梯里通巴梯里通巴第三课时课题:田园随想教学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欣赏名画、配乐朗读散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乐曲、绘画、配乐诗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课前准备: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散文、

12、诗歌、图画。教学过程:一、赏画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埃塞克斯的薇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然后从画面的内容、色彩、表现意境等方面欣赏这幅名画。二、听乐、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意境相似。教师提供小步舞曲、间奏曲,在补充一首乐曲欢乐颂。、播放小步舞曲、间奏曲、欢乐颂的录音,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力度、速度、旋律和音色方面的特点。、经过讨论可以确定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引导

13、学生了解表现优美田园小景的音乐,一般可以是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力度稍弱、速度稍慢,由于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使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三、朗读、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田园小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试一试在小步舞曲或间奏曲的伴奏下朗读。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伴奏的朗读有什么不同?一、课下准备请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第四课时课题:田园随想教学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欣赏名画、配乐朗读散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乐曲、绘画、配乐诗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课前准备:表现田园景色

14、的音乐、散文、诗歌、图画。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我们的田野、田野在召唤二、展示乐曲书画诗歌散文表演三、创编、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乐曲、绘画、配乐诗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还可以用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教学目标:、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教学重点: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教学难点:学习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教学过程:、导入: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趣的是他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盛大的民族聚会,在这盛大的聚会里歌舞表演和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