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文旅融合

上传人:hai****005 文档编号:9314296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文旅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文旅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文旅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文旅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文旅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文旅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文旅融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文旅融合(XX县图书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XX县图书馆灵活运用文旅融合政策导向,创新服务方式和载体,持续促进文旅融合,以基层阅读、乡村旅游为结合点和主阵地,推动图书馆元素融入全域旅游,大力打造新型文化旅游阅读空间,助推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具体做法:(一)特色书屋凸显文化底蕴。围绕县域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一批特色农家书屋,既深化了图书馆阵地建设,也有效提升了县域乡村旅游中的“文化底蕴”。2015年,XX县图书馆在江东县政府旧址、花桥乡塘波村建设革命图书室,为游客、学子提供了了解XX红色文化的平台和窗口,对于宣传XX革命

2、历史,提升红色旅游起到了促进作用。后治水时代,XX县确定了旅游业作为经济新的增长极。围绕政府的这个重点工作,我们以乡村旅游为一个突破口,重点在前吴、新光、嵩溪、田后蓬、礼张等旅游精品村,创建了一批温馨精致的农家书屋;在外婆家、栖水小筑等重点旅游企业协助建设了民宿书吧;在万年上山遗址公园设立了考古主题书架。这些设施成为了游客们休闲、阅读的好去处,突出了XX历史的悠久,彰显了“书画之乡”的文化底蕴。(二)阅读活动增添景点活力。文旅融合推动全民阅读,两者相辅相成,取得良好效果。比如,连续3年在新光村、浦南村、黄宅镇等旅游景点开展有奖猜谜活动,已先后吸引游客54600余人次;在乡村旅游热线开展XX剪纸

3、、江南第一家廉政故事巡展等活动20余场次,吸引众多游客、市民驻足观看,有效地增强了旅游的多样性,提高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提升了旅游档次和品位。再如,利用馆藏文献开展地方文化宣传。如2018年在大畈乡上河村中国诗人小镇举办“乡贤诗魂馆藏古籍展”,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赏,文旅融合相得益彰。(三)手作活动热烘旅游产品。近年来多次在城乡开展XX剪纸、XX香包、树皮画等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文创产品的体验、制作活动,先后吸引3800余人次游客参加,他们纷纷通过微信、微博等工具进行报道,自发宣传XX旅游特色、别具一格的旅游产品,既推动了乡村旅游,又增加了旅游企业的收入。(四)活用媒体吸引八方来客。灵活运用新闻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在线上、线下开展各类活动,推介本县旅游资源,增强景点人气。比如,我馆围绕县政府开发金狮湖、东街开街等近年来重点活动,连续3年在县内外多家公开媒体上发布信息,开展了“寻梦金狮湖”征文、“走XX东街,寻XX文脉”征文、“读XX历史,绘精美手抄报”等比赛活动,吸引了全国各界2600余人次参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再如,我馆利用移动图书馆、电子借阅机、微博、微信等平台,展示XX旅游地图,全域旅游图片、文化宣传片,文稿,有效地扩大本县旅游资源的推介力度,方便市民和游客利用或向亲朋好友宣传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