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4131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信:传信的人。朝士:朝廷官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东阳时始总角( ) (2)再遣信令还( ) (3)而太傅留

2、之( ) (4)谢公语同坐曰( ) 2.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3分)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3.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2分) 参考答案: 22才 派 他,代东阳(或谢朗)告诉或“对说” 评分标准:每词1分,第题只写出“他”,得0.5分。共4分。 23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 。评分标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共3分。 24新病起;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答到一点得1分。用自己的话表述意对也可。共2分。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

3、。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车骑。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白告诉。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1、 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甚以为忿( ) 家人咸以惊骇( ) 云是变怪( ) 果如之( ) 2、“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A、何陋之有 B、录毕,走送之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_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_ 参考答案: 1、很、非常、十分都说果然、果真 2、B 3、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 4、

4、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也是一个凶残的人。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胡贼攻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 ,子令吾去, 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 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 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值:适逢。郡:城。相视:看望。败义:毁坏道义。一:整个。班军:调回军队。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1)吾今死矣,子(你)可去( ) (2)贼既至( )(3)遂班军而还

5、( ) (4)一郡并获全( )2翻译下面的句子。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译:_3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答:_4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_参考答案:1(1)离开 (2)已经 (3)于是 (4)一起2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生命换朋友的命。3示例: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4胡贼受到教育和感动;突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

6、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1(1)称赞,赞许(2)效法 2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7、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11版) 【注】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河”)两兄弟,都是当时著名文学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并皆暴犯百姓触风雨,犯寒暑 B或

8、说处杀虎斩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乃入吴寻二陆寻向所志 D为乡里所患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2分) 答: (2)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3分) 答: 4周处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A(A侵害冒着 B有的人 C寻找 D祸害、灾祸) 2(3分)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每处1分) 3(5分)(1)(2分)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周处最为厉害。(关键词“

9、谓”“剧”) (2)(3分)再说(况且),人总是担心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关键词“患”“彰”,宾语前置句“志之不立”) 4(3分)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表意明确2分,语句通顺1分,能表明改过自新的意思即可。)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为士则(准则,标准)(2)登车揽辔(拿,提)(3)为豫章太守(担任) (4)主薄白(报告,禀报) 二、把下列

10、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三、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 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且有独特的施政方针,就是敬贤礼士。 投舒丧命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

11、。竟不得来,深以为恨。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世儒为江州(担任)荆州守文(谨守成法)岂能作意表行事 (意料之外)含不从(听从)二、翻译下列文言文。1. 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 大将军平时和江州关系如何,你却要投奔他?2.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江州在别人强大的时候,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别人强制他的想法抗争,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三、从短文来分析,王应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发?王应是个有敏锐的洞察力, 但是却不能坚持主见的人。启发:为人处世要善于分析自己身处的环境、背景,在关键时刻要,能够权衡利弊,善于抉择。 许允丑妻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

12、。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 “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一、 解释加点字词。 奇丑(容貌特别丑陋) 允无复入理(意愿)故当有意(必定,自然)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料想)二、 翻译文言文。 1、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 2、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你看重容貌而不看重品德),怎能说俱备呢? 三、你认为许允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好色不好德”,但又知错能改的人。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