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4130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一课一测(八上三)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三 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 1、填空:(13分)(1)三峡选自 ,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5分)(2)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3分)(3)本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 、

2、 特点。写水,则描绘了的 的不同景象。(3分) (4)填补原文空白。(2分)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阙( ) 湍( ) 御( ) 曦( )( )溯( ) 漱( ) 嶂( ) 襄( ) 属( )引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5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绝谳多生怪柏(绝谳: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 )(沿: )(溯: )(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疾: )飞漱其间( )哀转久绝(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不见曦月( )属引凄异( 属: )(引: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 今义: 或王命急宣古义: 今义:

3、5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5分)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 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6分)(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3)表现秋景凄清的句子是: 。(4)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卷的句子是: 。7.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2分)(1)自 非 亭 午 夜 分 (2)虽 乘 奔 御 风8选择题:(10分)(1)下面各句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略无阙处 B. 虽乘奔御风 C. 素湍绿潭

4、 D. 回清倒影(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 沿溯阻绝 绝谳多生怪柏C. 故渔者歌曰 故人不独亲其亲 D. 良多趣味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人有百手 B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C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其间千二百里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下面有关第3、4两段文字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作者不禁赞叹“良多趣味”。B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传里“哀转久绝”。C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

5、”“影”等字;写秋季的景色,着“林”“涧”“高”“长”等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D这两段写水,按照春、冬、秋的顺序分别着墨。(5)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总写三峡的全貌,“七百里”三字点明了三峡之长,“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山多,“重岩叠嶂”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句写谷深,突出了整个三峡的雄伟气象。B文章写三峡夏水时先写水势浩大,再写水流湍急,突出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C文章写秋景时,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渲染了三峡秋景寂静、凄清的气氛,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感受。D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词语,语言清新俊逸。9.选文第段与第段之

6、间是怎样的关系?选文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分)10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3分) 夏季: 春冬: 秋季:11.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2.文中作者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2分)13. 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水?(2分)14.仿造例句,从文中选出三处景物进行概括。(3分)例:险峻的山峰15.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3分)16. 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4分)17.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

7、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1)请说明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两个理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理由并摘引原文语句佐证)(4分)理由一: 原句: 理由二: 原句: (2)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18、长江三峡风光美不胜

8、收,请默写前人诗词中与长江有关的两个诗句,并指出作者及出处。(4分)(1)(2)参考答案:1、(1)水经注疏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2)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3)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不同季节(4)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2、 y 3、实在、的确 通“缺”,空缺 极高的山峰 上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断绝飞奔的马 快 冲荡 消失 在 太阳 连接 延长4、即使 虽然有时 或者 5、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3)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4)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

9、的地方。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6、(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1)自非亭午夜分(2)虽乘奔御风8、(1)A(2)C(3)A (4)C (5)B 9、总分。并列。10夏季:水势迅疾凶猛。春冬:景色秀丽奇绝。(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秋季:凄凉异常。(或(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3)秋:

10、水枯气寒,猿鸣凄凉。)11、表达了对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2、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13、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14、湍急的江水 碧绿的潭水 茂盛的草木 怪异的松柏 飞悬的瀑布 凄厉的猿啼 悲凉的渔歌15、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也从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1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7、(1)理由一:水流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二

11、: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三峡风光介绍2分,时代变化1分,语言表达1分。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1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泽东水调歌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