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教学系统设计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3985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6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教学系统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2教学系统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2教学系统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2教学系统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2教学系统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教学系统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教学系统设计ppt(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请没有收到专业文献的同学今天之内给我发邮件;有部分同学发了邮件,但仍然没有收到材料,可能邮箱有问题,请重发.所有邮件注明学号姓名.,Review,学习者分析的内容 学习者分析的方法, 知识回顾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知识回顾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

2、方面的评价? 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Content,学习者特征内涵 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认知发展特征分析(皮亚杰) 学习者起点分析(预备能力、目标能力、学习态度) 学习者认知结构(三种关系、三个变量) 学习风格(认知、情意等因素) 学习动机(三种动机) 成人学习特征, 知识回顾 ,1、认知发展特征分析(P52),认知发展特征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前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1) 形式运算阶段(11-15), 知识回顾 ,皮亚杰(J.Piaget)的认知发展

3、阶段学说表明,学习者的认识和思维发展过程都是从具体到抽象。根据该观点,教学系统设计中应将具体的事物或概念作为认识抽象事物的基础,引导学习者的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 知识回顾 ,2、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初始能力分析(P55),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我们称之为起点水平或起点能力。,起点水平分析包括下述三方面: 1、对预备技能(prerequisite skills )的分析:即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2、对目标技能(target skills)的分析,即了解

4、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 3、对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态度的分析,如是否存在偏见或误解。, 知识回顾 ,分析教学内容与确定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根据单元目标来确定初始能力于教学起点,初始能力的预测(预备技能、目标技能、态度) 根据内容分析来预测初始能力,查看以往成绩 根据预测来确定目标技能,如英语分班考试 使用态度量表来确定学习态度,如何分析?, 知识回顾 ,3、学习者认知结构及变量分析(P57),认知结构的概念:个体的观念的全部的或特定的内容和组织。 认知结构间的三种关系:隶属、总括、并列 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 知识回顾 ,隶属:

5、原有知识结构范围中的新知识 有新增和推理两种:如学了汉字输入法原理后,学习各种输入法; 总括:新知识结构具有较广的包容性 如学了各种汉字输入法后,学习汉字输入的一般原理 并列:新旧知识间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但具有某种联系 如各种汉字输入法的学习,认知结构间的三种关系:隶属、总括、并列, 知识回顾 ,4、学习风格分析,学习风格的含义: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分类: Witkin:场依存和场独立:他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之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之为场独立性。前者是“外部定向者”;后者是“内部定向者”。场依存

6、性与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风格,与学习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场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而场独立性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所以,在学习中,凡是与学生的认知风格相符合的学科,成绩一般会好些。此外,场依存性者较易于接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场独立性者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时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明显地表现在数学成绩上。 格雷戈克(Cregorc)学习风格分类: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和抽象随机四种类型。 , 学习风格的情意因素和综合研究,P65, 知识回顾 ,三种学习动机分析 认知内驱力:来自好奇,源于实践。稳定的内部动机。如持久的学习 自我

7、提高内驱力:尊重,外部动机。如学习与班干部,学习与金钱、地位等 附属内驱力:别人的认同认可。如旅游与学习 Brainstorming: 三种学习动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5、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力, 知识回顾 ,6、成人学习特征,除了上述几种重要的特征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点包括学习者的年龄、学习的年级、职业、文化背景、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P69, 知识回顾 ,二、方法:学习者的实际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学习者的所有特点作面面俱到的详细分析。教学设计者在这方面应具备的能力表现为: 能根据特定教学任务要求,判断学习者需要哪些特点对本项目的教学设计是重

8、要的,从而选出需要分析的特点。 能使用合适的方法分析这些特点。 能将这些特点加以总结。, 知识回顾 ,分析学习者的要点: 1、学习内容方面的能力 2、 态度 3、 语言 4、 工具技能 蒂阿格拉简提出了若干经过了实际检验的技巧 (一)从教学对象那里收集情况 1、访问 2、征答表 3、测试 (二)从其它方面收集情况 1、访问教师 2、查阅研究文献, 知识回顾 ,三、综合实例,上述几个方面是学习者分析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情况加以分析。 银行为了积极鼓励用户使用支票,决定对用户进行培训。假设你的学习者是进入银行第一次开设个人支票账户的人,分析这些学习者的特征。, 知识回顾 ,学生分析数

9、据收集表, 知识回顾 ,如何收集学生分析数据?,方法:实地调查 调查对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 内容:学生兴趣,目的,态度,自述技能 形式:问卷,访谈,测验,观察 成果:有关学生的全面描述,从前面给出的8个方面展开, 知识回顾 ,支票使用者/学习者分析:, 知识回顾 ,Cont., 知识回顾 ,Cont., 知识回顾 ,深入思考的问题,课件设计中如何考虑学习者特征? 网络教学环境中如何实现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基本信息注册 学习者自测系统 资源定制、课程定制,Object 学习需求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案例分析,第二章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第一节 学习者分析

10、 第二节 学习需要分析 第三节 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前端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学习需要分析?,设计的重要开端:经系统调研形成总的设计目标 有助于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现实意义:需较科学的体系和方法来不断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什么是学习需要?,学习需要 :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期望状态: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对学习者的总期望由以下因素决定: 学习者生活的社会及其变化与发展所赋于学习者的历史使命 学习者未来的职业或正从事的职业的新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学习者未来的工作岗位或所在岗位的技术变化对人才的希望 学习者自身对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和发展方面的

11、个人要求 现状:学习者群体在能力、素质方面现有的水平。,期望值,现状,差 距,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所面临的问题的性质,确定采用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能否解决该问题,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分析现有的资源条件及可能受到的限制,明确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可行性、重要性;形成总的设计目标。 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 实质是分析教学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案例:大学英语四级测试。,1、发现问题,明确差距 95%45%=50%的通过率 2、分析问题原因 1)原因的表象-听力、阅读、写作失分太多 2)形成差距的真正原因: A.环境:设备、设施、工具材料 B.激励机制-外部 C.教学原因

12、:动机水平(价值*自信)-内部 知识与技能(教学时间与方法;教师素质与态度; 课程计划、教材、学习资源) D.确定教学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3、分析可行性 人、财、物的支持、重要性 4、形成“选择或开发课程计划及配套教材”的项目及项目总目标,2、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一、深入调研,分析教学系统存在的差距或问题 1)感觉到需要,做出要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决定 2)鉴别问题的症状(问题表面现象) 3)确定问题解决后适用的范围 4)确定期望的条件,并用可测量的行为术语进行描述 5)确定现状(是现状而非原因) (鉴别可能用到的需要评定方法和程序,选择其中最合适的,并得到设计合作者的参与) (协调设计合作

13、者之间存在差异,统一价值认识),二、分析存在问题的性质,以确定教学系统设计是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必要性) 6)分析步骤“4”与“5”差距形成的原因,论证教学系统设计必要性 7)明确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对形成的项目进行价值判断,确定优先进行的教学系统设计项目,即对项目做重要性分析 8)阐明已确定课题的总教学目标,Cont.,知识扩展:通用绩效分析模型 (罗宾逊和罗宾逊,1995 ),确定绩效问题 绩效问题 = 预想状态 - 现在状态 对问题的精确描述 找出原因 问卷,访谈,观察 罗列可能的解决办法 给出性价比最好的解决办法,例1 公司背景,问题: 最近

14、两年买了很多计算机,老出故障,需要维护 解决方法候选(途径): 使用外单位的技术服务 购买更稳定的计算机设备 在购买价格上包含长期服务合约 设立本公司的计算机技术组 培训方案候选(方案): 如果有一定基础,重点做工作技能培训 如果不具备基本技能, 上外面的培训学校 自己开发系列课程,例2 学校背景,问题:使通过“基本素质考核”的学生人数再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95% 解决步骤: 需要知道要考哪些技能以及有关这些技能的描述信息 确定在课程的什么地方教了这些技能 根据每项技能的得分数据确定补习侧重点 确定新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能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下做,学习需要的概念:,期望值,现状,差 距,学习需

15、要分析的两种方法 )内部参照 需要分析法,既定目标作为期望值,学习者学习现状,差 距,)外部参照 需要分析法,社会需求,学习者学习现状,差 距,)内外结合 需要分析法,社会需求,教学目标提 出的期望值,学习者学习 现状,对照比较 调整现状,对照比较 找出差距,3、学习需求分析的方法,A、需求信息的获得方法,1)内部期望值: 查阅内部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计划) 访问内部目标决策者 文献 2)现状: 直接问卷(测试)、面谈、观察 间接教师、档案(学习成绩等)、文献 3)社会期望值: 专家调查访谈、Delph、文献 个案调查单位、毕业生、问卷 几种方法组合使用,B、确定学习需求的过程调查分析过程,1

16、)规划(*)选择收集有关学习需要数据的方法和策略;确定收集数据的对象 制定调研计划(调查方法、对象、内容、测试题或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的设计、文献调研) 2)收集数据 3)分析数据(Delphi法 等) 4)编辑最终报告概括分析研究的目的;概括描述分析过程及分析的参与者;用表格或简单的描述说明分析的结果;以数据为基础,提出必要的建议。,4、教学系统设计(解决问题)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分析问题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教学是形成教学问题的众多原因之一) 必要性分析问题的性质: 1)列出的差距是不是学习需要? 2)有没有可合并的差距 3)有没有非教学原因引起的差距? 4)剩下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差距是否能通过一定的教育或培训解决? 5)能否通过比较简单又明显的方法解决问题? 6)教学系统设计是不是解决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