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138929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语文教育进行前,身为教师,你知道应该怎么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阅读。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一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陶醉”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1、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出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

2、他从小就表现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3、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关于月光曲的传说的?(第二自然段到课文结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应该怎样分?4、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二、初步理解传说部分的内容1、默读第部分,想一想,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是哪几首?2、学生默读思考后讨论。(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弹了两首曲子)(2)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

3、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讲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二至七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三、深入理解贝多芬第一次为盲姑娘弹曲子的内容1、指名学生朗读二到七自然段,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理解几个词语:幽静、入场券、陌生、纯熟。教师介绍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之一,流经好几个国家,包括德国。2、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到各一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而且因不能直接听到贝多芬自己的弹奏感到深深的遗憾。)3、盲姑娘一家很穷,又从什么地

4、方可以看出来?(他们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是个皮鞋匠,妹妹是个瞎子。他们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4、姑娘为什么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姑娘很懂事,她听出哥哥话中不安的意思,能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反过来安慰哥哥,把自己想听音乐会的强烈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兄妹俩互相贴,这种感情非常珍贵,十分感人。)5、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很不熟练,却是很不容易的。贝多芬自己弹起来,她立刻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啊!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了

5、弹琴的人正是贝多芬本人。这说明她具有音乐才能。贝多芬也深深地为自己能在穷人中有这样的知音而感动,正是种激情促使他创作了月光曲。6、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到七自然段。四、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1、用生字卡检查生字读音。2、指名朗读课文一至七自然段。提问: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二、深入学习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部分。1、指名朗读八至十自然段,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贝多芬看到了什么?(月光从窗户照进黑暗的屋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凄清、幽静,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穷兄妹俩站在他的身旁。)2、贝多芬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他看到的有什么关系?皮鞋匠听着琴声,好

6、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处,月亮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乐曲使他产生了联想。开始,音乐可能是徐缓的,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浪涌。)3、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4、为什么兄妹俩没有及时发现贝多芬的离去?(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了。)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也给自

7、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三、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1、在“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2、在“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盲姑娘脸上的表情是看到的实在事物,“他仿佛也看到了”是他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产生的联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朗读指导。4、请学生试背最后三个自然段。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模板二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一、导入

8、课题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一个美丽活泼的天使。”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生:喜欢)为什么?(生答)是的,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新鲜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家朱自清一起去感受如诗如画的“春”(显示课题,作者)。首先让我们走进作者(出示作者画面)请同学们边看画面边捕捉有关作者的信息,看完后请学生讲“从作者简介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说后)教师过渡:朱自清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他笔下的春,脍炙人口,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笔墨,一同去领略大好春光。二、整体感知学生听朗读,在听读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1.生字

9、的读音。酝 酿(yn ning) 黄晕(yn)蓑衣(su) 嘹亮(lio) 应和(h)(过渡:通过听读,作者笔下的哪些景象在你脑海中形成了美丽的画面?)2.文中细笔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草、花、风、雨、人)(显示)对,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五幅画面浓墨重彩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的。(显示绘春板书)(现在我们再一次去大好的春光中走一趟吧。看完图片,师讲:作者眼中的春是这样美丽,你认为)3.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4.哪些段落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学生找出后全班有感情齐读,注意:读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显示“赞”)(过渡:春天原来这般充满魅力,怪不得人们都巴望漫漫冬天快到

10、尽头,渴盼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早日来临。作家朱自清甚至把这种急切的心情变成了文字的呐喊)5.你能找出文中盼春的句子吗?(女生齐读,注意读出作者的急切和喜悦之情。)(显示“盼” )二、品读赏析(一)合作品读两幅画面1.师生共赏春花图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有人喜欢那青青的草,有人钟情于那争艳的花,还有人喜欢感受那和煦的风,更有人喜欢沐浴那无声的雨,老师也对那争奇斗艳的花情有独钟。能让老师读读吗?教师范读(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读吗?学生说)朗读指导A首先把握基调(喜悦)B 注意重音:能体现春花特点的关键词要重读,如:“让”“都”“满”“红”“粉”“白”“火”“霞”“雪”“甜”“闹”

11、“遍地”“散”“眼睛”“星星”“眨”(指导完后请学生读出来)C 注意语速快慢和连停,如:“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儿,杏儿,梨儿”“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等排比句整句话语速要稍快,各排比句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之间要注意连读,同一句内不同意义单位间要停顿,如“都开满了花/ 赶趟儿”;“花里/ 带着甜味儿”“树上仿佛/ 已经满是”讲完后,请学生读。(过渡:现在请用老师讲方法)先自由朗读,后齐读 。(过渡:作者眼中的花鲜艳美丽,充满活力,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想想它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然后说说它好在哪里。(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看来,

12、作者笔下的花之所以这样五彩缤纷,生意盎然,这与他善于运用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首先作者善于多角度描写,不但通过视觉和味觉正面写花多,花艳、花甜,还通过蜂闹蝶飞的繁忙情景从侧面来表现春花的这些特征。正面写作角度侧面 蜂闹蝶飞作者不仅多角度地描绘,而且非常注意层次,如由春花想到秋实,由实写到虚,从“树上”写到“花下”再到“遍地”,由上而下,次序井然。板书:写作顺序作者除了注意从不同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春花外,还善用美的语言。具体表现在修辞与用词的巧妙方面。板书:修辞手法美词佳句 “闹” 传神 有声响 侧面写花多、花艳、味甜2.学生分组合作赏析(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品读了春花,同学们,那你们喜欢什么呢?)赏

13、析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学生读后学生评。 学生按“春花”的品读方法,分组讨论(邻近四人为一小组),品析这一幅画面。(二)配诗句(过渡: 在这些画面中,作者以其生花妙笔,给我们描绘了百花争春,你能给它们各配一句反映其特征的古诗吗?学生配诗后教师评价。(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品读了春花图,朱自清笔下的春,是一幅幅风景画,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无法一一品析,其他画面就留待同学们课后去品读吧。三、拓展延伸过渡:同学们,春天是令人神往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钟情于春光春色,留下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惊世之作。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请用你的特长来赞赏你眼中最美的季节(画画、写诗、朗诵、歌唱等形式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