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学校典型材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13227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学校典型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学校典型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学校典型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学校典型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学校典型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学校典型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学校典型材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学校典型材料山东省农机职业中专的前身是XX市农业机械化学校,自76年建校以来一直紧紧把握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办学方向,坚持立足农业、为农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社会办学,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为农服务活动,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铺路,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争创一流,较好的满足了社会和人民的需求。学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抢抓机遇、不断发展,主动为社会和区域经济服务,而服务本身又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得以做大做强。经过20 年的努力,农机职业中专学校从一所建校初期仅有七八名教职工、几排破砖房,条件较差的县级农机学校一跃跨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行列。学校先后被省政府、

2、农业部等有关部门授予“XX市十佳学校”、“XX市文明单位”、“山东省汽车驾驶员一类培训单位”、“山东省标兵农机校”、“全国先进农机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等荣誉称号。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农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村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修、新型农机的推广与普及是广大农民普遍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急农民之所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调整改进培训计划内容,保证了农民随到随学,为农民接受培训提供了极大方便,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农民的需求,最多一年曾开办了57期培训班,

3、培训拖拉机、汽车驾驶员3600余人。学校还针对一些地区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的实际,积极搞好便民服务和送教上门,在部分乡镇建立起农机培训点,形成了农机培训网络,及时了解农民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与咨询服务。并且根据农民的需求、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以及农业机械的使用状况,不断调整培训和服务的内容,采取科技下乡、赶大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适时增加新机种、新技术、新知识和农机标准化作业规范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机手和社会的欢迎和好评。并且拓宽了学校服务领域和培训内容,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为扩大办学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迄今为止,学校为社会培训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余万人。XX市所有

4、的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操作手、90%的汽车驾驶员均出自该校,他们正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职业中专学校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曾先后在山东省农机职业教育工作会及华东地区和全国农机成人职业教育工作会上就学校开展科教兴农、普及和推广农机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了典型发言。XX年,全国农机科教工作会议还特别把学校作为现场,重点推广了主要做法与经验,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农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是职业中专学校培训市场得以兴旺发达,逐步做大做强的具体做法之一。二、抓住机遇,走长短结合之路“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于科技”,要想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使农民脱贫致富,就必须走

5、农业机械化的路子。学校要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紧密围绕推广农机、发展农机作文章,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急需的人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有出路。因此,学校及时确定了立足农业、多层次、多形式为农育人的办学方向。一是创办汽车驾驶员培训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0年代中期,汽车开始进入家庭。而当时的汽车驾驶员培训靠的还是“以运代训”的传统形式,难以满足急剧增长的培训需求,农机校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及时创办了汽车驾驶员培训班,不仅满足了社会需求,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开拓学历教育

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逐步开始意识到仅仅靠举办拖拉机、汽车驾驶员培训等短期培训班,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很难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新形势下,广大农村更需要的是既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中高级技术人才。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学校于1989年不失时机地提出“无长不稳,无短不活,以长补短,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努力发展正规化学历教育”的办学目标。经过努力,首届全日制中专于1990年开学。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又不断地抓住机遇,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设新的专业。1994年,成为XX市农机职业中专,1997年办成莱阳农学院青州教学处,目前,已连续六年招收汽车工程专业大

7、专学生共计300余人,1998年学校成为山东省农机职业中专,XX年又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创办学历教育以来,学校并未轻视或放弃短期培训这一广阔的市场,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长班与短班结合,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无长不稳,无短不活,长短结合”是学校兴旺发达,办学规模逐步做大做强的又一具体做法。三是“上挂、横联、下辐射”。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不足,实习条件差,就业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校领导认真分析了学校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果断地提出“上挂、横联、下辐射,开展多种形式联合办学”的思路。“上挂”即同本系统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提高了师资队伍素质和办学水平;横

8、联周边县市兄弟单位及山东鲁星集团、山东工程机械厂等部门和单位,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既明显地改善了学生的实习条件,又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辐射到全市21处乡镇设立培训点,送教上门,便民服务。此外,学校还积极开拓人才市场和就业渠道,与山东省劳动厅合作,向经济发达地区输送高素质人才。迄今为止,学校已向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送出专业人才200余人,一个劳动就业人才市场初具规模。“上挂、横联、下辐射”教育培训网络的基本形成,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进程,同时又拓展了学校生源和办学规模,使学校的办学效益大幅度提高。三、滚动发展,使学校做大做强学校自建校

9、以来,办学经费基本靠自筹解决,基建和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自筹比例高达100%,从未伸手向政府要过一分钱。较好地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主要靠的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1984年创办汽车驾驶员培训班时,一无资金、二无教练员、三无教练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全体教职工就是凭着这股热情,揍齐了必要的设备,当年八月第一期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如期开班了。经过十几年的滚动发展,现在学校已经成为拥有教练车50部、教练员60名、教学设施完善,实力雄厚的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农业部领导曾先后三次来校视察工作,称赞我校是“一张白纸办学,赤手空拳建校,行业办职教的先锋,全国农机行业的排头兵。”-以长补短,以短

10、养长学校是靠短期培训起家的。但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步发现,尽管短期培训周期短,见效快,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从社会效益看,经过短期培训的人才素质难以保证,从学校自身的经济效益看,生源不十分稳定。另外,学校的办学水平也难以有大的突破,学校的发展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学历教育起点高,人才质量和生源都有保证,正好弥补短期培训的不足。而学校举办的大量的短期培训班,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这些学员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每年也为学校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对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费保障。-产教结合,以产养教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专业优势,因地制宜

11、,创办了加油站等校办产业,这些产业每年为学校创收几十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造血机能”,对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大投入,争创一流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我们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争创一流业绩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建校以来,先后自筹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经过20 年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32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教职工238人,固定资产3600万元。学校不仅常年举办各类农机手培训、汽车驾驶员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等短期培训,而且还开展中高等学历教育,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职业中专,学校每年可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近3000人,为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学校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以“自我加压、永不满足、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精神,努力打造农机学校品牌,逐步实现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目标集团化,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进行二次创业。近年来,学校投资200余万元,创建股份公司,同时积极引进外资,建设全封闭的标准化、规范化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创办高等职业教育,使培训办学有新的突破,力争在3-5年内再造一个山东省农业机械职业中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