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典型材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13226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典型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省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典型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省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典型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省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典型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省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典型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典型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典型材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典型材料近年来,济南XX区城管局全面贯彻“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指导思想,以科技促发展、以精细促提高、以人文促民生,强力推进“三大环卫”建设,全面建设“洁、靓、谐”省会首善之区,先后获得了全国环卫行业优秀集体十佳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公厕建设管理模范奖、全国环卫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山东省城建行业规范管理标兵单位、泉城先锋基层党组织、XX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自城管局成立以来,环卫保洁工作已连续55 个月在全市保持第一,12345服务热线工作连续45个月保持第一,渣土管理33个月取得全市第一。一、依靠科技力量,努力打造科

2、技环卫一是引进先进设备,实现环卫作业机械化。大力推行“机扫进社区、进街巷”,购置各类机扫车、垃圾清运车300余辆,全面提升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特别是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科技水平的美国坦能机扫车和德国凯驰车,可有效清扫,专门清洗繁华旅游景点、商贸区,以及开放式小区、街巷等重要区域。率先引进两台“雾炮”车,可喷射60米至80米远水雾,有效防止工地施工扬尘,扬尘抑制率达99%以上。按照“工地扬尘全监控、车辆全冲洗、裸露全覆盖、保洁全方位”等“十全”工作方法,全面推进扬尘及渣土专项治理。目前,我区主次干道机扫率、道路冲刷作业率、生活垃圾密闭运输率均达到了100%。可实施机械化作业的XX区人行道、背街小巷

3、、开放式小区的作业覆盖率达90%,形成了大型车辆集中调配、小型车辆协同作战的机械化联合作业格局,切实减轻了一线保洁员劳动强度。二是升级热线服务功能,实现日常管理考核智能化。首先,以数字化城管为龙头,利用电子监控、物联网、3g无线网络传输、区电子防控系统,稳步推进城管智能化平台建设。集成了全区6000余个视频监控点,对道路不洁、渣土撒漏等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调度处理。对管理人员、作业车辆、各类设施全部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各类考核结果实现了自动生成,达到了公平、公正、快速的要求。同时,探索建立便民服务系统和居民非紧急救助系统,如公厕查找、便民摊点查找、政策咨询、弱势群体救助等功能逐步完善,积极

4、为辖区内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其次,全面提升热线服务功能,无论职责范围与否,凡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进行妥善处理,做到了凡事先处理、再协调、后规范,切实降低了投诉率,提高了群众满意率。今年,XX区12345热线受理中心顺利通过山东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验收,在全省率先步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二、全面提高城市道路保洁标准,努力打造精细环卫制定了城市管理工作达到无垃圾死角、无设施破损、无道路坑洼等“36个无”标准。从市容市貌、基础设施、特殊天气保障等方面入手,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精细化管理。一是延伸保洁范围,实现作业标准精细化。首先,坚持“横到边、纵到天”的保洁理念,不断将环卫服务工作最大

5、限度的延伸,形成上天入地式的作业模式,无论是主次道路、花坛绿地、支路街巷、庭院楼道等平面区域,还是树枝、屋顶等立面区域,凡是视野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全部纳入保洁范围,把道路按照家里的客厅来打扫,做到空间上无死角、时间上无盲点、细节上无疏漏。其次,针对各类区域的保洁特点,自制18种小工具,如小铲子、小刷子、小钩子、小棍子、小夹子等,以 “十八般兵器”应对各类保洁问题,无论是人行道的污渍、积土、地面小广告,还是主次道路隔离墩底部排水孔积存的污物,缠挂在树枝上的塑料袋等污染绝不放过,彻底清理,从细微处彰显历下环卫贴心服务。二是创新考核办法,实现日常考核精细化。首先,制定出台了环卫网格化管理与数字化监督

6、绩效考核实施管理办法,将环卫保洁网格化管理与城管数字化监督机制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城市保洁水平,又提高了对环卫管理问题的发现与处理效率;其次,创新采用“一点四计量”的保洁考核办法,将原先单一的快车道尘土计量变为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花坛绿地内污物件数分别计量,要求可水冲道路的快车道每10平方米污物总重不超过10克、慢车道不超过15克、人行道不超过20克,花坛绿地污物不超过2件,突出无盲点标准,实现了检查考核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用克、件、分钟来衡量保洁质量和保洁效率。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打造人文环卫牢固确立民生理念,关注民生,立足民生,服务民生,营造全民参与城市环卫工作的良好氛

7、围。一是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实现环卫设施服务智能化。自主投资亿元,建成了XX区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理中心。工程占地87亩,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日转运垃圾能力近XX吨。它主要采用计算机中央控制、自动压缩、全程密闭、生物除臭、粉尘自动收集处置技术。中转站内见不到垃圾,基本闻不到臭味。投入使用后,我区在全市率先取消了市区内小型垃圾中转站,实现生活垃圾随产、随清、随运,垃圾处理不滞留、不过夜、不扰民,不污染。既改善了城区人居环境,又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实现一举多赢。XX年6月,我区被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城区。区财政设立每年不少于500万元的专项基金,保障工作的全面推进。工作

8、中,我们成立了由300余名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长期负责垃圾分类日常监督指导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试点居委会、楼长按照分类比例每月进行奖励,对试点社区居民实行累计积分制奖励措施,充分调动辖区居民积极性,并通过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广场、进机关、进商场、进家庭“六进”活动,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引向深入,目前,各试点的生活垃圾分类率平均达到60%以上。二是大力开展“公厕革命”,实现环卫设施服务贴心化。大力开展“公厕革命”,突出生态、绿色、环保,近两年新建公厕120余座,有效解决了市民入厕难问题,“公厕革命”具有五个特点:1、见缝插针化。为切实解决公厕选址难问题,我们与各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全面联

9、手,广泛发动群众,实行考核奖励机制,见缝插针的组织建设选点工作,对条件允许的地点进行固定公厕建设,条件不允许的建设移动公厕,能建设多个蹲位的,保证建设到位,不能建设多个蹲位的,建设一到两个蹲位,最大限度的优化公厕布局,增加公厕数量。2、生态无臭化。新建公厕均为生态绿色环保公厕,并对城区内具备改造条件的旧公厕全面进行无臭化改造,全部采用飘香技术,以怡人的清新气味替代原始公厕的异味,以先进的微生物技术颠覆传统的清掏,实现了公厕“无臭化”,彻底改变百姓对公厕“脏、乱、臭”的老印象。3、功能人性化。公厕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人性化:在公厕建设工作中,既充分考虑了男女厕位比例及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并设置了

10、适合儿童使用的便器及相对较矮洗手池;暂时安全放置婴儿和为婴儿更换尿布的整理台;设置防滑地面和无障碍通道等,使内部设施更具人性化。4、管理科学化。在每处公厕附近的主次道路上设置标示醒目的公厕指示牌,使公厕更加方便易找。配置专职公厕保洁员,着装整洁并及时清理厕内卫生,保持厕内外干净整洁,无异味。以高质量的保洁管理,为市民如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打造历下公厕管理的服务品牌。5、景观和谐化。兼顾周边环境,进行和谐建设,力争“一厕一景”:根据实地状况设计建筑体量和外型,使公厕外形设计既实用美观,又因地制宜,“一厕一景”从而达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目标。我们将种植花草植被覆盖在公厕外墙和顶部,建成与周围景

11、观协调一致的立体式绿色环保公厕。功能上是方便市民的公厕,外观上又是一处人文绿化景观,将历下公厕打造成体现城市品位和环保理念的一张新名片。在去年4月份召开的“全国环卫设施(公厕)建设管理研讨会”上,我区的生态公厕受到了全国同行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授予“全国公厕建设管理模范奖”。三是从群众需求入手,实现环卫服务主动化。首先,结合一线保洁员分布广泛的特点,为全区XX余名一线保洁员配备了便民服务包,内置交通图、小药瓶、小纱布、小药贴、小药饮等生活服务用品,可主动为出行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道路指示、危机救助等便利服务,这一举措已成为历下环卫服务的一大亮点,受到了全区居民群众和全国

12、各地游客的一致赞扬。其次,制作发放了便民服务联系卡,公开各个辖区环境卫生工作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以及服务内容,从而拉近了百姓与环卫部门的距离,畅通了群众反映环卫问题的渠道,对主动发现、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三,倡导“主动上门、微笑服务”,开展“环卫进楼道、进家庭”活动,将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延伸,定期保洁辖区内的开放式小区楼道,清理楼道内的小广告、杂物等,擦拭楼道扶手、楼道窗等,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组织人员主动上门,为区域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居民提供义务帮助和服务,实现环卫服务主动化。四是大力开展关爱工程,实现保洁员“城市梦”。连续四年为一线保洁员办好“十件实事

13、”,比如:为其购买“五险一金”,对超龄人员设置专项账户,使保洁员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每年为其月工资增长100元;每人每月5斤鸡蛋;为全体保洁员提供免费早餐;提供带薪休假;逐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年满60岁以上的保洁员过生日;为全体保洁员开辟医疗“绿色通道”,提供门诊优惠便利;对供养大学生的保洁员家庭每月发放300元助学金;在春节、中秋等节日为其每人发放500元过节费,夏季发放降温补助500元,冬季发放取暖补助400元等。我们为一线保洁员新建改建保洁员公寓80余处,彻底改善一线保洁员居住条件。在保洁员住房建设、改造方面,我们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因地制宜,由办事处负责找建设土地,集中新建;二是腾笼换鸟,将辖区取消的垃圾转运站改建成保洁员住房;三是对原有保洁员住房进行升级改造。公寓内家具家电厨卫等一应俱全,洗澡间、洗漱间、厨房、活动室等全部配套,有的还有暖气,环卫工人拎包即可入住。通过这些举措,切实提高了一线保洁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让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的一线保洁员感觉到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一份子,提升环卫保洁员的荣誉感,努力实现一线环卫保洁员的“城市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