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整理编辑题库.资料大全含答案最终版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11170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整理编辑题库.资料大全含答案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传统文化整理编辑题库.资料大全含答案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传统文化整理编辑题库.资料大全含答案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传统文化整理编辑题库.资料大全含答案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传统文化整理编辑题库.资料大全含答案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整理编辑题库.资料大全含答案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整理编辑题库.资料大全含答案最终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 单选 10 分 判断 10 分 填空 10 分 简答 2 题 16 分 论述 2 题 34 分 (10 选 4 考) 材料 20 分 要写 800 字 结合上面的材料,不能撇开,还可以联系所了解到的其它现象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一词中, “文”的本义是( ) A.文明 B.天文 C.花纹 D.人文 2.“文化”一词中, “化”的本义是( )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 3.讲到“文化” , 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这放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时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其中“天文”指的是( ) A.自然现象和规

2、律 B.社会现象和规律 C.人的文化水平 D.人体花纹 4.讲到“文化” , 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这放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时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其中“人文”指的是( ) A.自然现象和规律 B.社会现象和规律 C.人的文化水平 D.人体花纹 5.“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 ) A.说苑指武 B.礼记中庸 C.论语雍也 D.荀子不苟 6.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 “文化”指的是( ) 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7.下列现象不属于文化范围的是(

3、 ) A.原始人的石斧 B.原始人养的家禽 C.楼兰古城 D.自然涌出的原油 8.下列现象属于文化范围的是( ) A.原始人制造的陶器 B.天然粘土 C.天然湖泊 D.自然涌出的原油 9.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 A.生产工具 B.雕塑 C.筷子 D.衣物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 A.圣经 B.马车 C.油画 D.流行歌曲 二、填空题 1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或者说, (“自然的人化” )即是文化。 2.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与人 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

4、在自然界) ,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 。 3.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由(物态文化层) 、 (制度文化层) 、 (行为文化层)和 (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构成的,狭义文化主要是指(心态文化) 。 4.上古时期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 ,故称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 为四方。华夏族在(夏朝)时代最终形成。 5.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首先,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 ,不仅指存 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

5、自然属性。其 次,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也改造“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 ,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 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再次,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 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所以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 的物质精神存在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 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与广

6、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 。 。 。 。 。 。 3.文化结构的四层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1)物态文化层,以满足人类 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2)制度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 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3)行为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 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4)心态文化层,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 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 五、材料题 1、现象一:自 2004 年 11 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建设孔子学院的步伐越来 越快,在国外的影响力也

7、越来越大。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8 年时间,建起 387 所孔子学院,目前,还有 62 个国家的 160 多所大学排队中请开办;全球注册学院达 50 万 人。这就是孔子学院的发展速度。 现象二:儒学研究专家,中国国学院副院长,专靠讲国学“吃饭”的安德义,他的一堂 国学课课酬逾万元。仅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给予他的课酬,每年就多达百万元。 现象三:2008 年下半年以来,阎崇年被掴、于丹遭威胁、收视率被爆日薄西山、山寨 版百家讲坛出现有关专家指出,一系列冲击“百家讲坛神话”事件的发生, 意味着百家讲坛进入了退烧降温期。 现象四:易中天表现, “我很反感国学这个词,那是过去针对西学东渐而提出 的

8、,所以你们在我的书中看不到这个词。国学作为学术不可能热,哪有学热的呢!只 能叫传统文化热。 ”他认为,之所以热是因为 30 年改革开放,大家找不到北,形成了道 德沙尘暴信仰危机。 ”于是有人就想在传统中寻找药方,对这种热度 ,我毫无兴趣。 ”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个人对国学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的思考。 2.现象 1:2012 年, “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 有人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涂鸦后传到微博,引发了主题为“杜甫很忙” 的恶搞风潮。经网友再创作,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 踏摩托。很多人突然记起,原来今年是“诗圣”杜甫诞辰 1300 年,以这样的方式被记

9、起, 不知是有幸还是荒诞。 现象 2:在 2012.4 启动的第 37 界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上,性感模特穿着比基尼京剧元 素的衣服亮相 T 台,引来一阵惊叹,比基尼京剧元素服装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引来争 议。有人觉得这是对国粹的一种新传承,反对者觉得这很“丢人” ,侮辱传统。 请思考,当下我们该以何种姿态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填空题。 1.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 境,其中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2. 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习惯上称“三大阶梯” ,青藏

10、高 原是最高的第三级地形阶梯,被称为“世界屋脊” 。 3.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终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4. 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5. 今天,中国国土面积为 960 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 6. 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在进入中原的初期将它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进驻各 地,统管军民事务,以后成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 7. 明朝洪武九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称布政使司,分别任命三位官员负责民政、司 法监督和军务。 8. 中华民国废除了省一级政区,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 制。 9. 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

11、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产生的基 础上的。 二、选择。 1.新石器时代, ( )一带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 A.长江中下游 B.黄河中上游 C.黄河中下游 D.长江中上游 2.唐朝开元年间,在全国设置了十五个道。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抵抗实 力,不得不普遍设置方镇,以( )掌握方镇的军政大权。 A.监察使 B.转运使 C.布政使 D.节度使 3.历史上曾经在中国范围内居住和活动的民族数以千计,除( )族的主体在公元前 2 世 纪迁到中亚以外,其他民族几乎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 A.月氏 B.回 C.羌 D.鲜卑 4.除汉族外,匈奴、鲜卑、羯、羌、氐、沙陀、

12、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建立过统治 中原的政权,其中( )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A.蒙古和女真 B.蒙古和满族 C.满族和匈奴 D.满族和契丹 5.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丘陵、平原以及较低的山地多见于( ) A.西部 B.东部 C.中部 D.南部 6.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 A.65% B.25% C.85% D.50% 三、判断题。 1. 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 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慢很多。 (X) 2. 国家建立以后必定要划分行政区域。 (X) 3. 少数民族政权或边疆政权有的模仿中

13、原王朝的政区制度,有的建立自己的行政区域。 但游牧民族的政权一般仅以部族、军事编制或游牧区作为划分的单位。 () 4. 汉族融合了大量其他民族,不仅在数量上高居首位,而且在经济文化上保持着总体上 的优势,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 () 5. 曾经统治过中原的非汉族以及其他很多民族,有的作为一个民族早已不再存在,有的 只剩下很少的人口。但这些民族并没有从肉体上被消灭,而是融合在汉族之中了。 () 6. 我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领土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的。 () 7. 由于真正的民族平等关系不可能在封建制度和不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因 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冲突以至

14、战争长期存在,民族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不可 能成为主流。 (X) 8. 20 世纪初,以云南腾冲-黑龙江一线为界,中国形成西北人口稠密区和东南人口稀疏区, 这一格局至今仍无明显改变。(X) 9. 今天的回族就是以 13 世纪自中亚、阿拉伯和波斯迁入的移民为主,吸收其他民族而逐 渐形成的。 () 10. 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 () 11. 五六千年来,中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凉爽转向温暖。 (X) 12.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已经达到极限。(X) 13.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X) 14. 秦汉都实行郡县制。 () 四、论述题。 1.试论地理环境

15、对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2.试论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与延续的影响。 3.试论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填空题。 1.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2.中国农耕文明虽然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但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 高水平、那里自然也成了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 3.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 “东南财税” 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4.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5.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族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 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 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 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6.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 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 7.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 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度。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是国家直接性向个体生产者征收 赋税徭役。 二、选择题。 1.( )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A.婚姻制度 B.官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