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08069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1. 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4.什

2、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16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1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18、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19、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2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21、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24 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28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29 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

3、用是什么?30教育是否属于社会因素?它的特殊性是?案例1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2 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3 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4 抓蜗牛,吃饭特别快。5 神童”方仲永6 优异成绩与注意力7 小班穿错鞋8 对广告词熟记于心9智力超常班招生新生10和其他小朋友玩自己玩。论述题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2.试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 试述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4.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5. 试述如何看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6.试述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趋势。8.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9.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影响学

4、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互相作用?10.试述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11 试述幼儿教师应如何感知觉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12 试说明思维的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意义。13.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特点。14 运用实验室试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5 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16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17 试论正确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必要性19 试述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情况。20结合词汇发展特点如何促进儿童词汇的发展?三、简答题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1客观性原则:(1)研究

5、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答案:1观察法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3测验法 4间接观察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 5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答案: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 原始的感知阶段。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二) 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初生后的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三) 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

6、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第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一个源源不尽的信息流,不断地出现在儿童周围,但是儿童对其中的信息接受的情况大有不同。注意使儿童捕捉到更多的信息。第二、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并为应付外来刺激准备新的动作,把精力集中于新的情况。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答案:1.反复背诵或自我陈述。年龄较大的幼儿,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有时,边识记边自言自语的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幼儿中期以后,能够在记忆过程中自动对记忆此案料

7、加以整理,包括归类,联想等等。3.间接地意义识记。年龄越大的幼儿,还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精心思考,找出材料的组成规律,以帮助记忆。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答案:1内化作用。内化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特点。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变的过程。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都是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外部动作。在内化过程中,表征起着重要作用。2过渡作用。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儿童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表征活动才可能产生思维。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答案: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2简单的

8、相似联想。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部的相似性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3没有情节的组合。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二、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再造性。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一、思维方式的变化:1. 直观行动思维;2. 具体形象思维;3. 抽象逻辑思维二、思维工具的变化: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语言伴随动作进行3.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

9、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三、思维活动的变化; 四、思维内容的变化。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答案:一、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中的有意性发生和加强。二、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对心理活动的支配调节能力提高。三、意志的发生发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答案: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五、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答案:一、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三、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13

1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二、不同方面的发展部均衡。(学前期儿童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均衡的发展)。三、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不均衡。(不同的学前儿童,虽然年龄不同,心理发展的速度也往往有所差异)。14.什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答案:依恋是指婴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有的研究者认为,依恋的突出表现有三个特点:一、 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抚慰婴儿。二、 婴儿更多趋向依恋目标。三、 当依恋对象在旁时,婴儿较少害怕。当婴儿害怕时,更容易出现依恋行为,他寻找依恋

11、对象,以取得安全感。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答案: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2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4意识到身体的内部状态。5名字与身体联系。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16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答:第一,个体心理的发生;第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18、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答:36岁儿童的记忆发展的特点是:(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

12、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以后立即开始,过程在最初时期进展最快,以后逐渐缓慢。2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答: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这个称为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19、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含义是什么?答:方式最初使直观行动思维,然后是具体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21、儿童心理的

13、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答:是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能独立表现出的水平一般都低于它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教师如果利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1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答:学期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上。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答: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宜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缺点:

14、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的结果有一定局限性。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答:(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24 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答:学前期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1第二信号系统紧紧依靠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主要地位。2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起调节作用,而且这咱调节作用不断加强,表现在,词对随意(有意)运动和随意(有意)行为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强,用语言指示完成动作,形成暂时联系的困难日渐减少。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答: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原

15、始的感知发展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度阶段 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答: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这些阶段是:1 口腔期(01岁):主要活动是口腔期的活动2 肛门期(13岁):主要人排泄获得快感3 性器期(37):这时期儿童出于好奇心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答: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有:(1)前言语阶段。它又分为三个小阶段: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和学话萌芽阶段。(2)言语发生阶段(13岁)。它包括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和积极说话发展阶段。28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答: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29 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第二,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成人提出问题,往往能引导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30教育是否属于社会因素?它的特殊性是?教育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有目的,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地引导儿童心理发展地社会环境,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地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