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0788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 现在,一张小学高年级试卷的阅读分析分值占了40%50%,一些家长觉得很困惑:为什么让孩子每天都做一篇阅读分析,怎么考出来的成绩还是不理想?其实,阅读分析是有方法的,学会了方法,再进行操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孩子面对作文题是不是“无话可说”?或者写出来的作文像“白开水”?小学阶段主要写记叙文(写人、记事、写物、写景、看图、想象作文),如果能在三五年级学写作文的“黄金时间”打好基础,到了初中会倍感轻松(预备班、初一、初二仍以记叙文为主)。学习写作技巧吧,学会了技巧,勤加积累,一定能成为“作文达人”。 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 wahaha0737 | 浏览 288 次

2、 2013-11-27 15:29 2013-11-27 18:15 最佳答案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作文,好象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怕烦,作文怕难的尴尬处境。而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的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同时让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写东西就靠平时积累,接触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到一定程度时

3、,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就可以作到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圆满,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以读促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厚积而后薄发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而我们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驱遣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的积累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

4、中学生毕竟学业繁重,阅读时间有限,而写作更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一种脑力活动,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作文能力呢?将平时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文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把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这种融合在课文教学中的练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均等的训练机会,且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在教完新课或某一片段之后进行的练笔,本身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新鲜真实的反馈,因为这个过程排除了他人发言的干扰和辅助,完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就阅读和写作的

5、关系而言,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强化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练笔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去钻研课文。第二,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没有素材的老大难问题,在培养其敏感的作文意识的基础上,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作文的一大难点就在于无事可讲,无话可说,而这种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为学生习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米”。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主题的统一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理解运用可谓是相得益彰。1.仿写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我们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数是名篇佳作,教师要就选材立

6、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在课内给予点拔,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如在学完我若为王一文后,我就让学生仿写了我若为师我若为仙我若为男等各具特性的文章。当然,“仿”不是目的,它就像书法中的临摹,只能得其形,不能得其神;所以,我们最终要让我们的学生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新”,“仿”中求“活”,以提高写作能力。2.改写 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如改变叙述顺序,改变人称等,如此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可谓一举两得。一般适用于古诗教学譬如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或现代诗,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翻译。如我

7、在教学静女一诗时,就让学生紧紧抓住男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不拘一格地将之改写成现代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简写 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组织结构形式,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字数一般为原文的三分之一左右,以此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这种练笔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为主,却不是段意的简单结合,不至于让学生失去对课文的品读趣味性。4.补白 抓住课文中那些概括抽象但与主题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可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对课文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写:或给句

8、子加修饰成分,或给人物加外貌和心理活动描写,或扩充情节。扩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5.化“我”入文。学习文章,既要能出,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之做理性的分析,如分段,段落大意的概括和主题思想的归纳等;更要能入,即以参与者的身份和文中的人物同欣喜,共悲伤,在感情上融入,用心灵去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课文。譬如,我在教祝福一文时,就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整合对他(她)的感受撰写成文,结果学生写出了以下如我是“可恶”,“然而”谁给我祝福我真傻,真的“我”是我一类精彩的作文。但课内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叶圣陶语),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练笔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练笔”,乃至“生活练笔”,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