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名词解释 大题汇总 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07850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名词解释 大题汇总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前名词解释 大题汇总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前名词解释 大题汇总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前名词解释 大题汇总 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前名词解释 大题汇总 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名词解释 大题汇总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名词解释 大题汇总 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至少答一句话、多答也可以)1、 学前教育(出题概率低)1981年召开的国际学前教育协商会议对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能够激起出生直至进小学的儿童(小学入学年龄因国家不同而有5-7岁之不同)的学习愿望,给他们学习体验,且有助于他们整体发展的活动总和。”2、 恩物 2011名词解释1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意为“神恩赐儿童的玩具”,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共20种,前10种为分解恩物,后10种为综合恩物。3、 有准备的环境:2012名词解释4蒙台梭利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所创设的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生

2、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4、2012名词解释5:白板说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经验,观念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感觉(外部经验),一是反省(内部经验),我们大部分经验是从感觉来。5、超纲:先天理念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世界的本源是“理念”,只有“理念”才是唯一真实可靠的东西。一个人的认识不过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而已。6、超纲 成熟势力说:格塞尔提出,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成熟是发展的主要原因。7、超纲 环境决定论:华生提出。否认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片面夸大

3、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提出了闻名于世的教育万能论。8、超纲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现有水平,第二种是尚处于形成的阶段,即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变最近发展区为现有发展区。9、2011名词解释2+2013名词解释42个体的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10、2011名词解释3+2012名词解释1:儿童观指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儿童观与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11、超纲“超前教育”相对于传统的那种顺着儿童心理发

4、展的正常轨迹按部就班式的学前教育而言的,大致体现在教育时间上的超前,教育内容上的超前和教育方法上的超前等方面。12、开放教育就其字面意义而言,意味着开放的课程与教材、学习方式、学习空间、教室管理、辅导制度、人际关系等。莫利生认为开放教育是:一种态度;一种自由;儿童中心式教育13、2012名词解释2: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14、2011名词解释4:创造性游戏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龄前儿童典型的、特有的游戏,它包含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15、2012名词解释3:有规则的游戏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

5、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它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即游戏的目的、玩法、规则、结果,需要成人逐一教会儿童16、2012名词解释6: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创作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17、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是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18、2011名词解释6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由成人设计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19、2013年名词解释41-1: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的游戏活动,以音乐与动作相配合,以动作表现音乐,以音乐衬托动作,使动作表现得优美、富有节奏感与表现力。20、体育游戏也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是体育活动的一种有趣的形式,为儿童所喜爱。无

6、论哪种体育游戏,规则是基本的成分。21、2011名词解释5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从儿童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组织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活动。22、敏感期:在儿童发展的某一时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或儿童心理的某个方面的发展最为迅速。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儿童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或者发展就比较缓慢。大题(提示:考过的题目还可能再考,能背的尽量都背完)1、模拟题简答:简述柏拉图的学前教育主张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重视学前期的教育;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2、2013年简答45:简述福禄贝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P10(评卷答案)首先,福禄贝尔首次

7、使用了“幼儿园”概念,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其次,在教育史上,福禄贝尔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系统地把游戏活动列入教育历程中的教育家第三,为儿童设计活动玩具材料“恩物”、3、 模拟题 简述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非重点,一般不会这样出题。为填空做准备)人也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在发展中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本性。而教育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的精神本性,使人类了解自己,即培养受教育者有胆识有智慧的个性,使其具有和谐统一的人格;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前一阶段并不阻碍后一阶段,而是后一阶段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按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去辅导儿童学习以

8、促进儿童发展。儿童的发展是由“自然儿童”出发,经由“人类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共有四种本能,第一为活动的本能(即一种创造的本能),第二为认识的本能(即揭示万物的本能),第三为艺术的本能(即进行艺术创作的本能),第四为宗教的本能,是前三类本能的归宿。他把课程分为宗教及宗教教育、自然科学及数学、语言及语言教育、艺术及艺术教育四大领域。4、 模拟题 简述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方法(内容都考过,最好记忆) 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活动列入教育历程中的教育家。 恩物引起儿童的活动。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意为“神

9、恩赐儿童的玩具”,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共20种,前10种为分解恩物,后10种为综合恩物。5、模拟题简答:简述杜威对教育的本质的看法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6、 简述蒙台梭利的基本教育思想A“发现儿童” 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生命的法则”,认为儿童与成人的本性是不一样的,“儿童是成人之父,而且是现代人的教师”。B自由的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从妨碍其身心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

10、表现。因此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权利和价值,反对传统的班级和统一教学。7、简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方法A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所创设的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 在有准备的环境中,特设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作教育、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B教师 教师不能干涉或妨碍儿童的活动,但儿童的活动是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的。教育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C教具活动材料 教具很多,可分为日常生活训练的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文化艺术性教具四类。8、简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贡献首先,蒙台梭利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后来在很多国家普及;其次,蒙台梭利提出“儿

11、童是成人之父,而且是现代人的教师”,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生命的法则”。她认为儿童有独特的“心理或精神胚胎期”,存在发展敏感期。第三,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第四,蒙台梭利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进行动作教育、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最后,她认为教师应该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不能干涉妨碍儿童的活动。9、超纲:简述心理分析理论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影响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道德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10、2011简答33-1:成熟主义理论对现代学前教育的贡献量表提出的

12、年龄常模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教育依据;教育要循序渐进,同时要掌握“最佳时期”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应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11、超纲:简述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重视个人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学习的影响;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正常运用奖惩方式12、简述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重点准备)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一切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提出“发现式教学法”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只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13、2012简答35-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主要观点学前教育向低年龄延伸(含优

13、生、胎教、婴幼儿教育);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中,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注重儿童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因人施教注重兴趣诱发、积极鼓励、启发引导,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提倡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及表现、创造;发展社区学前教育,正规化的和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并举重视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应与家庭密切合作。14、2011简答36-4:简述儿童发展的全面观一方面儿童发展是指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的成熟过程;另一方面的发展是指儿童通过掌握社会经验,形成心理特征和能力;两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身体的发展为心理的发展提供基础与前提条件,而心理的发展又影响着身体的发展。两方面的发展

14、是既不可分、又不可缺的,它们统一构成儿童的发展。15、简述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儿童发展有着独特的年龄规律性。首先,儿童发展与成年人的发展相比较,最明显的特点是变化发展速度快。儿童年龄越小,年龄特征的变化越迅速;其次,儿童发展的特征是依一定的顺序表现的,年龄越小,同一年龄儿童的生理与心理有着较为普遍的特点。(可以不记: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是前一个特征为下一个特征的出现做准备的,这是普遍性的规律。)儿童发展特征除有稳定性外,还具有可变性。16、超纲 2012简答36-2:简述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教育)促进胎儿的发展;环境(教育)促进新生儿的发展环境和教育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教育在儿童

15、发展过程中起着明显的诱导作用。17、简述学前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非重点)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人出生后开始的。儿童入学前,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能够从不懂、不会到逐步完善自己,并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出生到3岁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婴儿出生不久就表现出与亲人交往的愿望;儿童常用哭声或哼哼的声音表达愿望。成人应跟儿童说话,满足儿童正当的愿望;成人应主动引导儿童的交往活动;应为儿童提供多种环境。最初形成的社会习惯是较容易的,也是可贵的。长大后再去纠正不良的习惯,是很困难的。18、简述古代的儿童观以成人为本位,儿童对成人具有依附关系,儿童没有作为人的权利;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是家族香火的“延续”,是光宗耀祖的“希望”;人们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有了最初的认识,认为儿童是“无知无能”的,具有具有“可塑性”;以男性为中心,男尊女卑,女童的地位极其低下。19、简述近代的儿童观对儿童有了“新的发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和权益;儿童具有天赋力量,具有可发展的潜能;女子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依旧存在。20、2011简答38-6:简述现代的儿童观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