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模型及案例应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07522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9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利模型及案例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套利模型及案例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套利模型及案例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套利模型及案例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套利模型及案例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套利模型及案例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利模型及案例应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套 利 模 型 的 应 用,目录,CONTENTS,PART ONE,相关概念,4,套利,也叫价差交易。套利指的是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并在某个时间将两种合约同时平仓的交易方式。 通常指在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丰厚的收益。,套 利 概 念,相关概念,5,当以下三个条件有一个或多个被满足时,即出现套利机会。 (1)同一种资产在不同市场上价格不同。 (2)具有相同或相近价值的两种资产定价差异过大。 (3)一种已知未来价格的资产当前的价格与其根据无风险利率折现的价格差距过大

2、(对于存在仓储费用的资产,如农产品,还需考虑仓储成本)。,套 利 条 件,相关概念,6,套 利 交 易 种 类,套利交易包括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商品套利三种 (1)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是指在同一市场(即同一交易所)同时买入、卖出同种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以期在两种合约价格差距发生有利变化时平仓获利。,相关概念,7,套 利 交 易 种 类,(2)跨商品套利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关联商品之间的价差进行交易。这两种商品之间具有相互替套利套利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时买进和卖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种类的商品期货合约。,相关概念,8,套 利 交 易 种 类,

3、(3)跨市套利 是指在某个交易所买进(或卖出)某一交割月份的某种商品合约的同时,在另一个交易所卖出(或买进)同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分别在两个交易所对冲在手的期货合约而获利。,PART TWO,套利举例,10,小麦和玉米均可用作食品加工及饲料,合约有同升同降趋势。具体做法:买入(或卖出)小麦期货合约,同时卖出(或买入)与小麦期货合约交割月份的玉米期货合约。 7月30日,11月份小麦合约价格为7.50美元/蒲式耳,而11月玉米合约价格为2.35(单位相同),价差为5.15。套利者根据两种商品合约的价差分析,认为此价差小于正常年份的水平,如果市场机制运行正常,这二者之间的价差会恢

4、复正常水平。于是套利者买入1手11月分小麦合约,同时卖出1手11月份玉米合约,以期未来某个机会获利。交易情况如下表:,跨 商 品 套 利 举 例,1,套利举例,11,小麦/玉米套利实例 单位:美元/蒲式耳,套利举例,12,跨 市 套 利 举 例,2,股神杨百万,在上海100元面值的国库券卖102103元,而安徽日报上介绍合肥同种国库券只卖100元。杨百万眼睛一亮,当天他和妻子商议后,从银行里取出了全部存款2万元,并又从亲友处借了9万元。第二天,老杨换上一身旧衣服,连夜坐火车赶到合肥去买国库券。次日,他又一宿不歇地赶到上海去卖掉。两天时间里易地买卖国库券挣了1060元,当时上海人均年收入只有20

5、0300元。,套利举例,13,事件背景 1997年,泰国经济疲弱,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未偿还债务急剧上升,泰国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经济疲弱背景下很多隐藏的危机就显露出来。 事件经过 索罗斯认为现在汇率偏高,以后要下降,所以采取了一系列策略。 (1)抛售泰铢,使泰铢汇率波动的压力加大, 引起泰国金融市场动荡。 (2)抛售股票,大量提款 (3)卖出即期和远期外汇头寸 本地银行借入泰铢(货币套利),索 罗 斯 做 空 泰 铢,3,套利举例,14,最终,本地银行和企业及外国银行纷纷入市,即期抛售泰铢抢购美元或作泰铢对美元的远期保值交易,导致泰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泰铢一度兑美元贬至26.94:1的水平。 套利实现 1997年早些时候发生在泰国外汇市场一个交易商可能从一家银行借到6个月的100泰铢,然后该交易商将这100亿泰铢兑换成4亿美元(按1美元=26泰铢的汇率)。如果后来汇率下跌到1美元=50泰铢,6个月后交易商只需花费2亿美元就可以买回100亿泰铢,并把这些泰铢还回,留给交易商的是100%的利润,索 罗 斯 做 空 泰 铢,3,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