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07248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8A版】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8A版】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8A版】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8A版】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详细)一、课题研究背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原则是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要重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在课程实施上要重语言环境、频率、效率;在语言教学目标上要重语感、语音语调基础和交流能力。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听觉灵敏,善于模仿,是进行语音训练的最好阶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

2、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相比传统的教学,纲要强调的是自主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其本质特征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讲:从教的角度看,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

3、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积极发挥;从学的角度看,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就语言的本质而言,点读技术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语言观。通过点读技术可以引入标准地道的语音资源,保证学生语言输入的精确性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构造标准的语言环境。点读技术所体现的语言学习观是,学生不是被动地从书本或教师那里接受知识,而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学会

4、如何学习,及使用工具增强语言交流的能力。点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多媒体教与学的手段,有助于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有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发地由培养兴趣到形成语感,由形成语感到拥有自信心;有助于教和学得到和谐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同时,点读技术的不仅能够提供点读功能,还可以提供翻译、辅导等功能,点读技术结合优秀权威的外语学习资源所提供的“点读”、“点译”、“点导”功能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基于此,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设立了“点读技术在基础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多媒体认知理论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

5、动特征及思维活动规律。认知心理学领域有三个基本的原则:(1)双通道假设(DualChannels)人们拥有单独加工视觉和听觉信息的通道;(2)容量有限假设(LimitedCapacitR):人们在每一通道中同时加工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信息加工的组块数量为7+/-2;(3)主动加工假设(ActiveProcessing):认知建构取决于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动的认知加工,包括主动选择相关的言语与图像信息,把它们组织成言语和视觉表征,并且把它们与相关的先前知识整合在一起。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等人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知原理迁移到多媒体认知领域,开展了长时间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多媒体信息加工的认知理

6、论模型(如图1-10所示),此模型已成为公认的多媒体学习原理。图1多媒体信息加工模型多媒体信息加工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选择相关的言语在言语工作记忆中加工;(2)选择相关的图像在图像工作记忆中加工;(3)将选择的言语组织到一个言语心里模型中;(4)将选择的图像组织到一个视觉心里模型中;(5)将言语和视觉表征与先前的知识进行整合。在此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认知机制:一是双通道机制,即学习者至少有两种通道加工多媒体信息。在信息加工的早期,这两种通道分别是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即图中的眼、耳)。视觉通道可以加工多媒体呈现中的图片信息,也可以加工其中以书面方式呈现的文本信息。听觉通道则主要加工以声音

7、形式呈现的文本信息。在信息加工的后期,这两种通道分别是图片通道和言语通道。以书面方式呈现的文本,先在视觉通道中加工,而后被转换成声音,送到言语通道加工。二是学习者对多媒体信息进行主动加工的机制,这一机制包括三个重要过程:(1)选择:学习者从多媒体呈现中选择并注意到相关信息;(2)组织:将所选择的信息组织成连贯一致的心理表征;(3)整合:将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多媒体信息只有经历了这三个过程才能为学习者习得,而且这三个过程不是线性的,在学习过程中某些过程会反复多次进行。三是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对多媒体学习的限制。工作记忆是建立知识间联系的重要场所,工作记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时处理的

8、信息量有限,是信息加工的“瓶颈”。如果呈现的信息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则知识间的联系就难以建立,学习也难以发生。需要指出的是,在视觉与听觉(或图片与言语)两个加工通道中,工作记忆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即学习者同时加工的视觉(图片)或听觉(言语)信息是有限的。2.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是在思维和推理(包括知觉,记忆,言语等)过程中付出努力的水平,这会潜在的影响其他思维过程。认知负荷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于1988年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1)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只能存储72个信息;(2)长时记忆在本质上是无限的;(3)学习过程要求将工作记忆积极地用于理解(和处理

9、)教学材料并把即将习得的信息编码存储在长时记忆中;(4)如果超过了工作记忆的资源,那么学习将会无效。其中影响认知负荷的基本因素有三个:个体的先前经验、学习材料的内在本质特征以及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按认知负荷的不同来源,可以把认知负荷分为三类:内在认知负荷(IntrinsicCognitiveLoad)、外在认知负荷(ERtraneousCognitiveLoad)和相关认知负荷(GermaneCognitiveLoad)。内在认知负荷由材料本身的固有特性(如难度和复杂度)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这两者的交互作用决定,一般认为内在认知负荷是相对固定的,不能被教学设计所改变;外在认知负荷来源

10、于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教学设计,一般与教学内容的不合理组织和设计有关,能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和设计进行调整;相关认知负荷是与学习者主观领域相关的信息,指学习者在图式(Schema)建构和自动化过程中意欲投入的认知资源的数量,它与学生的认知努力有关,提高学生的相关认知负荷,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剩余认知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图式建构,是图式建构和自动化的工具。为避免教学中学生认知负荷总量超过其工作记忆容量,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原理就是: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内在认知负荷和外在认知负荷;并在确保工作记忆资源有所盈余的前提下,适当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心理努力(MentalEffort),提高其相关认知负荷,实现图式的获

11、得与规则的自动化。3.点读笔的原理及特点点读笔是国际最新光学图像识别技术和先进的数码语音技术开发而成的新一代智能阅读和学习工具。点读书是在印刷时采用了高新技术,在普通的纸张上加印了与特定声音文件相关联的隐形底码。只需用配套的点读笔轻轻点击点读书上印有的隐形底码的文字或图片,就能让图书“开口说话”。点读笔技术原理在于,点读笔的笔头是一个光学传感器,它能比较准确的采集任何位置的信息。点读机是在制作发音文件时,给发音文件预先设置好所对应文字内容的“经纬位置”。比如说:“西瓜”在小学语文的第三页从左上角起(R,R)处,那么选中这一本书这一页后,平板感知到所配备的笔点触(R,R)这一点,就收到指令,读出

12、与这一点相对应的发音文件,即“西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是全国外语权威的学术性教育性出版机构,其出品的“外研通”点读笔结合外研社优秀的外语资源、原版地道发音,为在点读技术在基础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支持。4.对本课题的指导意义从上述理论观点我们知道:(1)在多媒体学习中,视觉和言语材料是在不同的加工系统中加工的,视觉通道最终产生图像表征,言语通道最终产生言语表征。(2)认知建构取决于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动的认知加工,包括主动选择相关的言语与图像信息,把它们组织成言语和视觉表征,并且把它们与相关的先前知识整合在一起;(3)视觉和言语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若对视觉或听觉通道呈现太多要

13、加工的元素,将会引起认知超负荷阻碍学习。因此,在进行教学资源设计的时候,要从资源的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考虑如何降低学生学习时的认知负荷,从而使得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加工过程达到最佳效果。利用点读技术,为学习者学习英语提供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学生学习文本材料和有声材料学习内容比学习只有文本材料的学习内容效果更好,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优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可以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允许我们以最少的工作记忆容量去处理信息,降低工作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三、课题研究目的“点读技术在基础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的课题研究,既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又基于国家课程改革理念和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同时也基于中国基础外语

14、教学和学习的实际现实情况,是在中国语言环境下中国学生培养和开发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使用能力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点读技术在基础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学生自主吸收丰富的外语资源,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效能的提高。四、课题研究内容在英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点读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词汇、语感、听力、口语等各方面实现我国教师的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鉴于此,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六个子课题,分别为:1.点读技术对小学生“语感”提升作用的研究2.点读技术对小学生语言和表达能力培养作用的研究3.点

15、读技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4.点读技术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探索研究5.点读技术对于教师角色转变及教学能力支持作用的研究6.点读技术对于提升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有效性的研究7.点读技术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听力学习有效性的研究8.点读技术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有效性的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或对比实验研究为主,辅之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可采取对比法(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进行。横向对比是把被试对象分为条件相等的试验组(或实验校)和对照组(或对照校),只对试验班(或实验校)施加试验因子(结合点读技术的教学模式并开展自主学

16、习),而对照班(或对照校)仍使用原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试验结束后,将两组(或两校)的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纵向对比是对试验班(或实验校)施加试验因子,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前后的结果加以对比分析。六、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两年,各地区的子课题申报在登录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网站(http:/www.chinabfle.org)在线申报。第一阶段:为实验研究前的准备阶段。(20RR年3月)全国部分地区、学校或英语教育研究者填报课题申请表,对其中部分申请者进行审批,并设立部分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或实验校);实验基地可对本方案根据本地的情况进行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让方案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