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06757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8A版】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8A版】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8A版】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8A版】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具有教学与组织管理的双重任务。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表现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精心设计上,而且还表现在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组织才能上。优秀的教师往往都是优秀的课堂组织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的教师,在自身工作动机的推动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各种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如巴班斯基所说:“为了使教学过程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找到控制与自我控制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优尺度,因为对学生活动过程过于生硬的控制会使学生丧失最后一点主动性和独立性,而降低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无助于学

2、生发现解决学习任务的最短途径”。这种对最优尺度的寻找与适度的把握正是教师课堂教学组织技能的体现。因此,研究和应用教学技能,不能忽视教学的组织管理技能。现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几点初浅的看法,力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观察、阅读观察、阅读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如何使学生迅速地、正确地投入到这种学习中来,并掌握这种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指导性组织。观察是持久的注意,是带着观察的目的,对对象的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一般地看一看所学习或研究的对象并不等于观察。在准备让学生观察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观察。为了使学生明确观

3、察的目的和观察对象,常常采取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去解决。例如对于新入学的儿童。当他第一次学习数学时,是观察数学课本中的画面,目的是让学生对数有个初步的认识。观察时可以问学生画面上有几面红旗,几名教师,几个男同学向老师问好,几个女同学给老师敬礼,几个男同学和几个女同学在浇花从而使学生对“1”有个初步的认识。再问学生:画面上表示“2”的数量有哪些?经过这样的指导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了数“1”等内容。“阅读”,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能力很重要。阅读学习的核心是方法。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

4、。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感觉效果还不错。1、提纲挈领法。就是把一组学习材料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并通过简约化的编码形式,进行梳理和归类,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则、原理等,使知识整体的层次和结构一目了然,既深化理解又便于记忆。指导时,应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即弄清“讲的是什么?怎样讲的?”如在“十进制计数法”一节。教材通

5、过对计数单位、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记数的符号阿拉伯数字,数位顺序及数的分级等知识的具体阐述,明确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内容,交待了“十进制计数法”必须遵守的规则。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通读这些文字,使之对材料所表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接着讨论这部分内容是分几层来表达的,引导学生按计数单位和进率、数位和数位顺序、数的分级的顺序将教材分层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每一层的内容。这样,通过阅读并伴随一系列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便有了较为全面、准确的理解。2、融会贯通法。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阅

6、读学习时,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在出示例题“计算1/21/3”后,有一段启发性文字:它们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学生阅读后,对“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实质含义并不理解。为此,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思考:整数的加减法中“数位对齐”是什么含义?小数加减法中“

7、小数点对齐”的含义又是什么?从而,使他们认识到“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的实质都是指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与教材中所提示的内容在算理上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覆合投影片,把“1/2”与“1/3”直接合在一起,其结果不能直接看出用哪个分数来表示,验证上述推理。像这样融会贯通的阅读思考,不仅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堂讨论讨论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对于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或具有多种答案时,运用讨论的方法是更为适宜的。讨论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班式的讨论

8、;另一种是小规模式的讨论。某些问题需要全体学生都明确时,可采用全班讨论的方式。在这种形式的讨论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领导者。问题提出后,学生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老师既应时时提醒学生要紧紧地围绕问题来谈,不要跑题。又要在讨论受阻时给学生以必要的启发和揭示,使学生的交流或争论能向着预期的目的进行。如应用题:“一个商店运来4箱热水瓶,每箱是12个。每个热水瓶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对这个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法。第一种方法:先求出一箱卖多少元,再求一共卖多少元。可以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而第二种方法:先求一共卖多少元。可以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而第二种方法:先求4箱热水瓶一共多少个,再求一共卖多少元。

9、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试问学生:这题除了老师讲授的这种解答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讨论时老师一定要注意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这样列的每一步算式的意义是什么?当讨论受阻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启发一下。最后让同学们举手发言。学生发言有错误时,可让其他同学给指出,并予以补充。小规模式的讨论。这种形式一般都是前后桌四个同学或同桌之间进行的讨论。对于这种形式的讨论,老师一定要到每个组去巡视,听取他们的发言,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

10、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三、热情信任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脚色,由过去的“主体”转变为现在的“主导”,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者。充分的信任每一个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

11、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老师在课堂上要采取激励原则,想办法找学生的闪光点,变换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赏识。针对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适当的时候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一句“你真棒!”、“你真能干!”等激励性的语言,一个赞赏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大家送给他的热烈掌声,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根据已知条件补充问题:“有男生32人,女生24人, ?”学生一般都填:全班共有多少人?如果有的学生提出了可以填: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肯定:他提的真好,真

12、聪明,问题提对了。谁还能像他这样再提出问题?这时一定会有学生再举手提,可以填: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步步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四、设疑激趣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学习的欲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入思考问题的一种好办法,首先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而学生的理解又比较肤浅时,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当学生要求解决矛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紧接着是使学生学会思考,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或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在“小数加法”的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我们就可以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让三名学生分别板演,算:3.28+0.6=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可能

13、回出现三种得数:3.283.283.28+ 0.6+ 0.6 + 0.6 3.340.9283.88这时老师就可以问学生:“同一道题,得到三种不同的答案,而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认为第一个答案对的请举手;认为第二个答案对的请举手;认为第三个答案对的请举手。”结果发现三种答案都有认为是对的。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想说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理由。这时老师再说:既然三种答案都有同意是对的,而对的只有一个,到底哪种答案正确?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这样的组织教学,教师不是生硬地灌输知识,不是代替学生去思考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知识,使学生最后懂得只有根据小数加法的法则去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总之,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而组织教学又是一项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的相关活动,也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特点、知识的类型,注重兴趣的激发与引导,运用生动多变的组织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满怀热情地参与教学,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教学艺术,高度的责任感、模范的示范作用。只有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驾驶课堂,让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活泼愉快地学习。【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