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海南(含解析)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9310651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海南(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海南(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海南(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海南(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海南(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海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A徐光宪B侯德榜C张青莲D屠呦呦【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徐光宪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故选项错误。 B、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正确。 C、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选项错误。 D、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B。2下列常见的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面包发霉B汽油挥发C瓷碗破裂D冰块融化【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

2、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面包发霉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瓷碗破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冰块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黄铜-纯净物B葡萄糖-氧化物C海水-混合物D硫酸钠-酸【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

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解:A、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葡萄糖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海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元素,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硫酸钠属于盐,不是酸,故选项错误; 故选:C。4下列各种元素中,人体若缺乏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是()A碘B铁C锌D钙【分析】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

4、,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D、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故选:D。5下列4种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ApH(23)BpH(45)CpH(34)DpH(56)【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PH越小,酸性越强;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以看出,4种水果的PH都小于7,且A中PH最小,PH越小,酸性越强,故A酸性最强; 故选:A。6在“粗盐中难溶性

5、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溶解B过滤C蒸发D蒸馏【分析】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无需进行蒸馏。 故选:D。7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此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该反应可推测出铜能与稀硫酸反应B该反应证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若铁足量,溶液的颜色将逐渐变为无色D该反应属于复分

6、解反应【分析】湿法炼铜,即铜的盐溶液与铁发生反应,可以得到单质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上反应说明铜与铁相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更强。 故选:B。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钙产生气泡B浓硫酸氧化铁产生气泡C氯化钡溶液硫酸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7、AABBCCDD【分析】A、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B、浓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C、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解答】解:A、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故正确; B、浓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没有产生气泡,故错误; C、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故正确; 故选:B。9王阿姨种植的盆栽近期叶片发黄,查询后发现是缺氮所致。王阿姨可在盆栽中适量施用()AC

8、a(H2PO4) 2BKH2PO4CNH4NO3DK2SO4【分析】根据题意,王阿姨种植的盆栽近期叶片发黄,查询后发现是缺氮所致,应施用含氮元素的化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王阿姨种植的盆栽近期叶片发黄,查询后发现是缺氮所致,应施用含氮元素的化肥。 A、Ca(H2PO4) 2中含有磷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B、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C。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B锗元素的相

9、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方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 【解答】解: A、四个小方格中表示的元素名称分别是镓、锗、砷、硒,砷、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大于69.72,故错误; C、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31,故,正确; D、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34,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2,故错误; 故选:C。1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在呵护海南蓝天碧水的行动中

10、,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科学管理水产养殖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D增高烟囱排放废气【分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科学管理水产养殖、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等。 【解答】解:A、科学管理水产养殖,保护水资源,做法恰当,故选项错误;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做法恰当,故选项错误; 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做法恰当,故选项错误; D、增高烟囱排放废气做法不恰当,因为废气还是排在空气中,故选项正确; 故选:D。1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Bt2时,ag甲溶于100

11、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C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25%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然都是饱和溶液【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g,所以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饱和溶液溶

12、质的质量分数都是 25g 125g100%=20%,故C错误; 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B。13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种类变多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解答】解:A、

13、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浓浓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14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取氢气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B烧瓶中的物质一定是锌与稀硫酸C该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D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氧气【分析】A、根据

14、仪器A的名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图中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选项说法错误。 B、烧瓶中的物质不一定是锌与稀硫酸,也可能是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收集方法为排水法,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中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收集方法为排水法,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氧气进而用排水法收集,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5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赤铁矿医用酒精碳酸氢钠液氧(1)可用

15、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_;(2)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是_;(3)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_;(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液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选; (2)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是医用酒精,故选; (3)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赤铁矿,故选;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碳酸氢钠,故选; 答案: (1); (2); (3); (4);16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请回答:(1)塑料、合成橡胶、_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2)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填序号);(3)铁质自来水管道正逐步被塑料自来水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_(写一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