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0620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7A文】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7A文】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7A文】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7A文】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第七册包括九个单元,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艺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的、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

2、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不盲目将学科简单的叠加,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由偏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由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艺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由单纯的学校艺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艺术课堂。过程与方法: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技能体系训练和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学习过程。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人文精神,将课程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人情感悟的基点,并在学习中得到

3、升华。五、全册教学进度周次内容第一周第一单元希望的田野第二周第一单元、做做游戏练一练第三周第二单元祖国您好第四周第二单元祖国您好、做做游戏练一练第五周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第六周机动一周第七周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做做游戏练一练第八周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小卫士第九周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小卫士做做游戏练一练第十周第五单元翠竹声声第十一周第五单元翠竹声声做做游戏练一练第十二周第六单元照片里的故事第十三周第六单元照片里的故事、做做游戏练一练第十四周第七单元军旗飘飘第十K五周第七单元军旗飘飘、做做游戏练一练第十六周第八单元三个和尚第十七周第八单元三个和尚、做做游戏练一练第十八周第九单元艺术家的故事第十九周第九单元

4、艺术家的故事做做游戏练一练第一单元希望的田野单元概述:我们记忆深处,也许永远记得蓝天白云的色彩,山泉叮咚的声音;记得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美丽宁静的村庄;记得晚霞辉映、万倾碧波,收网归家的渔夫放声高歌;记得和邻家孩子一起玩“打仗”、“过家家”的游戏;记得放牛的快乐、上学的幸福、劳动的艰辛田野多美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这里有蔚蓝的天空、弯弯的小河,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稻田、美丽宁静的村庄。田野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田野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场,在这里有着我们欢乐的童年和儿时的梦,田野带给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希望,田野回报给人们的是累累的硕果和一片片丰收的景象。人们在田野上播种着幸福,播种着希望,播种着对未来生活的向

5、往。这片沃土我们要用心来欣赏她、赞美她、热爱她,让我们用甜美的歌声、纯朴的艺术作品及优美的舞姿来表达心中那一份爱,让我们把自己想像成一粒种子,在她的怀抱中幸福快乐的成长。围绕着“田野”的主题,本单元设置了我们的田野、一粒种子、农家孩子三个课题。通过欣赏、合唱、表演、舞蹈和剪贴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中体会田野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希望。启发学生在观察田野自然风光的基础上,感受我们的田野等歌曲的优美旋律,并尝试用剪贴、绘画等美术方式将自己心中的田野有创意的表现出来,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身边各种材料如输液、麦秆、茅草、瓦片等进行表现,体会农家孩子那份独

6、有的快乐。课时建议:课时课题一我们的田野教学目标: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在学习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过程中,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2、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等。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融入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录音带我们的田野,各种季节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2、学生收集农村的风光照片、彩色笔、绘

7、画纸、剪刀、胶水、废旧画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活动建议:活动一:那一片一片的金黄1、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欣赏单元页,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带给我们对田野的无限憧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播种着幸福,播种着希望。2、欣赏各种农村风光的图片或绘画作品(有老师准备的,也有同学自己收集或拍摄的,如山间流水、油菜花地、开满野花的山坡、勤劳朴实的老农、快乐顽皮的孩子),漫谈从这些画面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活动二:田野上飘来的歌1、结合图片及美术摄影作品的欣赏,反复听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启发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欢

8、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出心中的感受。2、练习二声部合唱。合唱是多声部演唱形式,齐唱是单声部演唱形式。教师要反复引导学生在两个声部的对比与协调中体验音乐的层次感和音量的均衡性,力求各声部的音色、音量、音准及节奏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在合唱中能互相倾听、互相配合。3、配合简单对性和舞蹈动作是合唱更具吸引力。活动三:描绘我们美丽的村庄1、用废旧画报纸或小布片剪贴一幅美丽的村庄,了解基本的构图要领,用前后遮挡关系及近大远小的原理表现构图中的远、中、近景的层次感及韵律感,并结合体会我们的田野合唱效果,理解艺术的通识、通感,如虚实、层次、对比、均衡等。2、利用泥土

9、、枯枝、树叶、草茎、麦秆、瓦片等材料,采取小组集体合作的形式,用编织、捆扎的方法制作立体的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机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如对房屋门窗的刻画及结构的把握要细致、精美,整个房屋、小院的布局要合理。3、在绘画活动中表现村庄的美丽和劳动人民的朴实、勤劳。4、在合作和表现过程中,体会美丽的田野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教学评价建议:1、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合作的参与艺术活动。2、描绘过程中学生是否有创意。3、合唱时学生是否能互相聆听、互相配合,声音是否圆润。教学思路拓展: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农村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

10、个性化设计,充分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引导孩子体会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欣赏图片教学目标: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在学习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过程中,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2、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等。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融入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录音带我们的田野,各种季

11、节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2、学生收集农村的风光照片、彩色笔、绘画纸、剪刀、胶水、废旧画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课型:音乐综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二、导课: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优美动情的歌曲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希望的田野上,美丽的家乡是个怎样的动人景色。三、新授:那一片一片的金黄1、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欣赏单元页,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带给我们对田野的无限憧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播种着幸福,播种着希望。2、欣赏各种农村风光

12、的图片或绘画作品(有老师准备的,也有同学自己收集或拍摄的,如山间流水、油菜花地、开满野花的山坡、勤劳朴实的老农、快乐顽皮的孩子),漫谈从这些画面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田野上飘来的歌1、结合图片及美术摄影作品的欣赏,反复听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启发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出心中的感受。2、练习二声部合唱。合唱是多声部演唱形式,齐唱是单声部演唱形式。教师要反复引导学生在两个声部的对比与协调中体验音乐的层次感和音量的均衡性,力求各声部的音色、音量、音准及节奏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在合唱中能互相

13、倾听、互相配合。3、配合简单对性和舞蹈动作是合唱更具吸引力。教学评价建议:1、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合作的参与艺术活动。2、描绘过程中学生是否有创意。3、合唱时学生是否能互相聆听、互相配合,声音是否圆润。教学思路拓展: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农村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设计,充分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引导孩子体会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施教时间:9月4日-9月6日教学札记:旋律优美使学生喜欢本课的原因之一,看来美的东西大家都很喜欢。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绘画美丽的田野教学目标: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在学习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过程中,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2、能用

14、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等。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融入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录音带我们的田野,各种季节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2、学生收集农村的风光照片、彩色笔、绘画纸、剪刀、胶水、废旧画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课型:美术综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二、导课:可爱的稻草人,站立在希望的田

15、野上,它何时能诞生在你的手中?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欣赏了音乐,今天,我们来一起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希望的田野上的美丽景象。三、新授:那一片一片的金黄1、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欣赏单元页,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带给我们对田野的无限憧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播种着幸福,播种着希望。2、欣赏各种农村风光的图片或绘画作品(有老师准备的,也有同学自己收集或拍摄的,如山间流水、油菜花地、开满野花的山坡、勤劳朴实的老农、快乐顽皮的孩子),漫谈从这些画面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描绘我们美丽的村庄1、用废旧画报纸或小布片剪贴一幅美丽的村庄,了解基本的构图要领,用前后遮挡关系及近大远小的原理表现构图中的远、中、近景的层次感及韵律感,并结合体会我们的田野合唱效果,理解艺术的通识、通感,如虚实、层次、对比、均衡等。2、利用泥土、枯枝、树叶、草茎、麦秆、瓦片等材料,采取小组集体合作的形式,用编织、捆扎的方法制作立体的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