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06178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7A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7A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7A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7A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古诗词二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古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无赖”等词语的意思。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写一段话。过程与方法:小组自学,读中理解,读中想想,表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提高文学素养。教学重点:1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2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教学难点: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音乐。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古时儿童生活场景,师生共

2、同做有关的背景介绍,提问“同学们想了解更多古时儿童的生活情况吗?”那今天学了古诗二首你就会有更多的了解。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读诗解题、做背景简介。1出示古诗,教师范读。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解题:宿:过夜。新市:地名,在湖南省。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3齐读一、

3、二句: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这句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板书:篱笆(疏疏)一径(深)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C小组内说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D这稀疏

4、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4理解三、四句: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走:跑。急走:快跑。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B女生读第4句: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D再看图(后两句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5、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板书:喜爱(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心情。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3边想象画面边

6、背诵。三、学习清平乐.(一)原型启发,感知词文。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背景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4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5学生练读。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老师要郑重纠正刚才的错误:我们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棒。)(二)分组互

7、动,自悟词意。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师把学生说的打在大屏幕上。)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这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请同学认真看,可能会对大家理解词有所帮助。(出示图并范读)5看了这几幅图,同学们可能理解了这儿其中的几个词语,可能有几个还不够理解,6.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来证实一下自己的理解,来探讨一下自己还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

8、论,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师请教。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8词语都理解了,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整首词是什么意思。(说得非常通顺连贯,老师相信你能读得和说的一样好。)(太美了,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三)朗读成颂,领会诗情。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3老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先展开想象,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一会请同学上台表演。4指名学生表演,其它同学补充,并随机板书。(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

9、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向往,我们就用连环画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吧!)四、作业:根据诗中描绘的景色,结合自己的想象任选一诗写一段话。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角色,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语文教学要注重阅读,注重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注重在读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时抓点带面,点上着力,次要内容以读代讲,重点内容反复朗读,读中感悟。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更好的体会作者情感。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学生讲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

10、产生共鸣。学生读辛弃疾的清平乐.就要让学生了解辛弃疾本人,了解他生活的时代,从而为学习文本做好准备。不同形式的朗读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为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学习,是开放性学习,本课运用请同学上台表演、连环画等不同的教学环节,不仅是为了增加学习兴趣,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天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天窗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3抄写佳段佳句。过程与方法:用问题引读、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

11、“窗户”看世界的情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引入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画面)二、自学课文1通读课文。2检查朗读,师生正音。3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中心质疑1完成练习,出示填空:乡下人在屋间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2质疑(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2)你

12、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说活泼的孩子们会看到的很少,想到的很多?四、学习重点段,解疑1看看插图,出示课件结合课文内容,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2“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读25段)3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看到想到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

13、是恶霸似的猫头鹰。(课件展示以上内容)我们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4讨论问题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小组讨论,交流。五、学习想象的方法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仔细观察)还有哪些地方?板书:仔细观察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齐读)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齐读)男女声对读。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出示:合理想象4大

14、家来想象一下。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六、总结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七、作业写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课件的展示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学课文做好铺垫。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品质。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交流,为孩子展示自我搭建平台,为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创造平等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他们通过看图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词语意思。爱幻想、爱想象是孩子们的共同特征,作者一方面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抓住了丰富的想象。在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能更好的感悟,读中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读。读法多样,读的兴趣就会浓厚,学生就会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课内引申到课外,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快乐的足球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裁判、暂停、捧腹大笑、摔跤、前锋”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举例说明这是一场“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