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06002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7A文】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7A文】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7A文】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7A文】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

2、不清晰的。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2

3、)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学生沿着完成任务这条主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体验学习,在不断地认识冲突中慢慢地学习知识。教学流程设计为:课前准备

4、创设情景学习新知遵守规范拓展延伸评价总结。(六)教学媒体1多媒体电脑室2教学广播软件3课件4教材配套光盘(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座位安排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要在专用的计算机课室上课,根据学生情况安排座位。2提出上课要求到达计算机室找到位置坐上并保持安静。倾听进入机房按座位安排就坐养成良好的课前常规创设情景1介绍新朋友:木棉仔和石榴姐姐,出示木棉仔家的照片。2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1)你在照片上看到了什么?(2)你猜木棉仔的家是在那里?3【板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观察图片思考、回答创设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引入主题学习新知(一)任务一: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1小组讨论

5、:(1)除了照片上的,在我们所在的计算机室里你还看到什么信息?(2)“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什么联系吗?2归纳:信息无处不在,而信息技术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手机、存储、加工和传递的技术,它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出示课本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照片,说一说:你见过这些信息技术应用吗?你知道还有哪些应用呢?4归纳:信息技术应用很广泛,在教育、科研、生产、国防、医疗、商业、通信和日常生活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二)任务二:计算机的组成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2提问:请学生观察自己位置上的计算机,说说又有哪些组成部分?3请学生扮演图片中的部分作自我介绍,教师示范:我是显示器,我的功能

6、很多,可以通过我看到多姿多彩的图片、动画、电影4归纳小结:计算机俗称“电脑”,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指看得到、摸得着的部分,一般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音箱、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话筒等设备。5小组讨论:(1)你知道利用计算机可以做什么?(2)你用计算机做过什么?6归纳小结: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加工各种各样的信息,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7以故事的形式配合图片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看书听讲观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听讲思考回答问题角色扮演听讲讨论听讲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生活素材,利用讨论活动、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守常规(三)任务三:计算机的使用规范1教师结合书本小结如何正确利用计算机。2播放配套光盘视频“跟着学一学计算机的使用规范”。3出示书本“说一说”图片:说一说在计算机室应该怎么做?4打开书本,朗读课本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十规范”。看书倾听、观察思考、发表观点朗读以交流活动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让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拓展延伸1进行“使用计算机情况调查”活动,小组内交流:2播放配套光盘的“做一做”,巩固计算机组成的知识。3播放配套光盘的“玩一玩”,全班进行抢答游戏。4配合图片,以故事的方式介绍计算机的发展、未来。填写调查表、交流进行巩固练习综合练习,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8、兴趣,内化新知。评价总结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给教材上“学会了”的部分给星星涂上颜色。2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了解了信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组成,也知道了计算机是最重要的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已经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帮助我们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下节课开始就让我们进入信息王国,与计算机一起交朋友!谈收获,自我评价思考、聆听进行教学反馈,总结全课(八)板书设计认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二、计算机的组成 软件 硬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三、计算机使用规范课题名称:羊城的变迁初识Windows(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2课内容,是学生已学习

9、第1课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之后而设计的一堂课,主要以“羊城的变迁”为主线学习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Windows桌面的组成、鼠标的认识与基本操作、窗口的认识与操作,这些都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因此,此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能够顺利学习后续知识的前提。(二)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通过第1课的学习,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使用计算机,学生们充满希望和期待。其中部分学生有使用计算机的经验,能更快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可以让这些学生充当小老师,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鼠标的结构、Windows桌面的组成、窗口的组成。(2)掌握鼠标单击

10、、双击、移动、拖动等操作。(3)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教材自学、上机实践,掌握计算机启动和关闭、鼠标的操作及窗口的操作等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羊城的变迁”,体验利用鼠标操纵计算机的乐趣和成功感,提升学习兴趣。(2)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爱护计算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窗口的操作方法教学难点:窗口的移动和缩放。(五)教学策略本课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了解羊城变迁”的活动为任务主线,学习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Windows桌面的组成、鼠标的认识与基本操作、窗口的认识与操作。共设置了三个层次的任务

11、来开展教学:基础任务“打开过去的广州”解决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习新知;巩固任务“对比图片”解决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强化新知;综合应用任务“看看羊城的变化”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自学,也可以通过上机实践、小组互助互学、问老师等方法进行学习。为此本课设计了“情景引入新授知识巩固新知综合应用小结”五个环节展开教学。(六)教学媒体1多媒体电脑室2教学广播软件3练习素材(去除“过去的广州”网页中的地方名,调整图片的顺序)、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课件展示以前珠江的照片提问:猜猜这是哪里?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创设情景,引出主题,激发学生兴趣。新授知识板书课题布置任务

12、一:打开“过去的广州”,猜猜前四张图片分别是哪里,填写评价表。提示学法:1看书自学;2相互学习。教师巡堂个别指导点评评价表完成情况归纳小结1Windows桌面的组成:桌面背景、图标、“开始”按钮、任务栏。2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动、右键单击。3窗口的基本操作:打开、最小化、最大化、还原、使用滚动条。4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按钮、滚动条。板书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动、右键单击。打开窗口:右击单击“打开”。了解任务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任务一填写评价表汇报,讲解完成任务一的操作步骤听讲培养学生使用教材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巩固新知对比学生填写的评价表展示窗口并排效果布置任

13、务二:通过对比,找出第5到第8张图片分别是哪里,填写评价表。提示学法:1看书自学;2相互学习。教师巡堂个别指导点评评价表完成情况归纳小结1移动窗口的方法:拖动窗口的标题栏2缩放窗口的方法:拖动窗口的角或边观察评价表和图片,判断对错提出疑问回答问题观察了解任务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任务二汇报,讲解完成任务二的操作步骤听讲通过对比评价表引出并排窗口,寻找正确答案的需求。综合应用布置任务三: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看看羊城的变化,完成评价表。教师巡堂个别指导展示学生机画面巡视指导了解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三填写评价表汇报关闭计算机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感受羊城的变化,呼应本课的主题,学以致用。小结小结:1

14、借助板书小结Windows桌面组成、窗口的组成;2借助教材表格归纳鼠标的基本操作;3借助板书小结窗口的操作方法。拓展:通过古月秀色网站拓展对广州文化的了解。回答问题小结归纳,加深学生的记忆。指导学生完成填写书本后面的“学会了”表格收集学生的情况反馈情况反馈学习情况,以便调整后面的教学。1(八)板书设计羊城的变迁初识Windows打开窗口移动窗口:拖动窗口的标题栏缩放窗口: 拖动窗口的角或边一、Windows桌面的组成桌面背景、图标、“开始”按钮、任务栏二、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动、右键单击三、窗口的基本操作打开、最小化、最大化、还原、使用滚动条四、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按钮、滚动条课题名称:画画好帮手认识“画图”软件(一)教学内容分析画画好帮手认识“画图”软件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一册“画图”模块中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初步认识画图工具的第1节课,学习画图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画图文件的新建、打开及保存,其中运用铅笔工具绘画图案依赖鼠标操作的熟练程度,具有一定难度。(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为四年级学生,有Windows的操作基础,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学习欲望。学生鼠标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