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广东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05955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广东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7A文】广东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7A文】广东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7A文】广东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7A文】广东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广东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广东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第1课上学教学目标:1、 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2、 让孩子们初步熟悉和喜爱新的学校,对上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3、 培养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开始学会认识自我、认识新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上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4、 学唱歌曲我今天上学喽,围绕歌曲的节奏动机,安排了模拟公鸡叫声和听辨两种不同声音进行填唱新词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和表达“我今天上学喽”的快乐心情。教学重点:1、 填唱新词的游戏,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2、 让学生在想想、玩玩、出新招的过程中,适应小学的课堂的学习生活;3、 会

2、唱歌曲我今天上学喽,做到自然、自信而轻松。第一课时一、 师生对话,交流感情。启发学生观察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说说与幼儿园的相同与不同。二、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从朗读有节奏的名字开始,学会认识自己,认识新同学。教师唱:“我叫张小丽,我们握握手”,教师友好地做出各种欢迎新生的动作,学生模仿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两个字的名字,就读:“我叫张娟0,我们握握手”。)三、 学会用儿歌和音乐进行课堂组织。师说:“一二三”,生答:“快坐好”。师说:“闭上眼”,生答:“静静听”。四、 学唱歌曲我今天上学喽1、 跟录音完整听唱;2、 熟悉“说名字”的节奏游戏,朗读歌词。3、分句跟琴模唱;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3、;5、歌曲交叉接唱;6、听录音轻声默唱。7、分析歌曲的风格,一起讨论自编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五、 练习围绕歌曲的学习设计的填空填唱、填新歌词和边跳的创作实践活动。1、 比较两种声音后让学生填空教师接唱后半句来完成。2、 一同创编雄鸡喔喔的歌唱,培养学生的歌唱口型。3、 跳踢踏,边跳边唱按节奏自由地行走和踏跳,表达“上学喽”的愉快心情。六、 总结七、 用最优美的舞蹈动作与教师说再见。第二课去同学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2、 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3、 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培养学生相互合作

4、的能力,建立自信心。教学重点1、结合音乐游戏中和长短音,认识打击乐器三角铁和木鱼;2、听律动音乐,辨别长短音;4、 音乐游戏去同学家。第一课时一、 感受音的长短和音色的变化1、 看看、摸摸、敲敲、听听金属三角铁和木质乐器木鱼比较发出的声音,摸索多种演奏的方法。2、 启发学生联系身边的现象,举出类似发出长和短的声音。二、 随着去同学家的音乐自由律动1、 听音乐,讨论音乐中出现类似和的音乐可以怎样表现?(拍手、跺脚表示短音,摆手、摆动身体表示长音;或用嘴巴发出长短音)2、 按要求音乐律动,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反复练习)三、 表演小小音乐音乐剧去同学家1、 听音乐,模唱敲门音乐和问候音乐2、 创编

5、情景表演,进行礼貌教育。(1) 请三个同学担任三个角色做示范表演。场景音乐:有节奏地慢跑敲门音乐:换成说自己的名字问候音乐:的长音“哦”,先后和两位同学握手,说“你好”(2) 全班同学围成圆圈,请几位同学扮演小主人表演。(3) 一队一邀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四、 总结五、 下课师生道别歌第三课爱我的家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充满情感的温暖的家和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2、 通过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懂得尊重长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想想自己可为温暖的家和家人作些什么?3、 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抒情与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教

6、学重点:1、 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演唱三首歌曲2、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责任感,学会关爱他人。第一课时一、 引入:“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生日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你的生日是怎样过的?你参加过哪些人的生日?”等等。二、 小结,让学生懂得最爱他们的人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三、 导入新课,给爱你的人过一次生日,唱爷爷过生日。1、 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2、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育学生尊敬老人。3、 跟唱。4、 跟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5、 用自信而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爷爷过生日。6、 尝试用拍手和跺脚的方法为歌曲伴奏。拍手0|0|左右跺脚0|0|7、 以“你还想给谁过生日”为题,

7、让学生自由改编歌词唱一唱。8、 情景表演。四、 小结,让他们懂得温暖的家是全家每个人付出的爱才得来的。五、 全班搭成火车唱着歌曲离开课室。第二课时一、 唱爷爷过生日二、 全班议论,最爱你的人是谁?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三、 听录音温暖的家,说说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内容?四、 比较歌曲温暖的家和爷爷过生日在情绪有什么不同,从中感受家的温暖、亲情的珍贵,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五、 学唱歌曲温暖的家。1、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2、 跟唱。3、 分句听唱,注意一字多音。4、 跟琴用自信的歌声演唱全曲。5、 跟伴奏演唱。6、 创设情景,想一想,自己可为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7、 分角色扮演家人表演。六、 小结

8、,并把温暖的家歌唱给爸爸妈妈听?七、 下课。第三课时一、 复习爷爷过生日和温暖的家。二、 欣赏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的歌曲温暖的家和雁群飞,比较哪种声音演唱的歌曲好听?三、 模仿美好的声音,有感情地歌唱温暖的家和雁群飞四、 用好听的声音模唱雁群飞。1、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2、 反复听录音模唱。3、 跟伴奏唱。4、 有感情地演唱。五、 比较雁群飞和爷爷过生日两首歌曲在情绪上的不同。爷爷过生日:热情而活泼雁群飞:优美而抒情六、 设计两个不同的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如:由下至上摆动大臂,学做大雁起飞的动作,表现1、2、5、6乐句;双臂平展手腕一拍一下颤动,表现歌曲第3、4乐句,学做大雁高飞的

9、动作。七、 小结,唱着雁群飞离开教室。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 能联系学校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 教育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能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国旗的感情。3、 学生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认识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并主动参与创编节奏的游戏活动。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国旗的培养。2、 会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和小列兵。第一课时一、 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国歌音乐庄严、雄壮的气氛。二、 完整地欣赏国歌。三、 说一说感受,谈谈国

10、歌响起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四、 引导学生懂得升旗时应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敬队礼,神情专注而庄重,以表对神圣祖国的热爱。五、 模拟升国旗的图式,全班同学按要求做一遍。六、 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1、 导入,以赞美的心情完整地欣赏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2、 用听唱法跟唱。3、 熟悉歌曲,帮助学生记忆歌词、表达情感。(对接句)4、 用听唱法唱唱名,建立唱名概念。5、 情景表演。七、 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八、 下课。第二课时一、 欣赏鼓号曲并模仿打鼓和吹号的动作,感受二拍子的韵律。二、 认识两种节奏,做“出新招”的创作练习。三、 随着歌曲小列兵的音乐,模仿小号手和小鼓手自由地做击鼓、吹号的动作。四

11、、 学唱歌曲。1、 听录音小列兵,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2、 用动作去体验其强弱规律。3、 跟着小列兵音乐做律动,边做动作边自豪、神气地演唱歌曲。4、 用小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5、 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力和表演欲,让学生结合生活自由即兴表演。(1) 即兴填词;(2) 塑造声音造型6、 全班律动,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强弱和快慢的变化。五、 律动小列兵走出教室。第五课动物世界(一)教学目标:1、 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2、 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在聆听音乐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3、 初步建立音的高低

12、概念,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选择其中一首背唱;能学会手板和蛙筒为歌曲演唱伴奏。4、 能听辨出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的音色;用动作表达三种乐器所表达的动物形象。教学重点:1、 音乐中动物形象的感受和表现;2、 会唱三首歌曲。第一课时一、 教师创设一个农场的自然场景:植物、房子、河流等,让学生把动物的图片布置到画面上。(背景音乐在农场里)二、 从大家设计的虚拟农场里,观察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一学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1) 看看、做做。小鸡叫声:叽叽叽叽小狗:汪汪小猫:喵喵(2) 分成三组,按节奏模仿动物的叫声。(3) 玩玩,三组同时进行。三、 学唱歌曲在农场里。1、 模唱动物的叫声

13、。2、 歌曲接唱。(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唱后半部分)3、 听录音,模唱。4、 全曲有感情地演唱。5、 把前面做声势练习的三个动物编入歌曲唱一唱。6、 唱游。全班围成圈坐,看老师手里出示的动物。喜欢这一动物的学生,按节奏模仿此动物特征动作,随歌曲边唱边自由表演。7、 全班唱着在农场里进行歌表演。四、 下课。唱着歌曲离开教室。第二课时一、 自由探索手板和蛙筒,说说像什么声音,可以怎样敲击?二、 导入歌曲听唱。1、 欣赏第一遍歌曲青蛙合唱后,思考:你怎样选择用手板和蛙筒表现青蛙合唱的声音?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声有什么不同?2、 欣赏第二遍,全班分组学小青蛙、老青蛙的样子。3、 欣赏第三遍,跟着录音专门

14、在青蛙的叫声处模仿,同时配上手板和蛙筒的效果。4、 用粗细两种不同的音色模唱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唱的声音,引出音的高低。三、音乐的高低体验。1、 用手臂感知哦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2、 说生活中的高低现象。3、 让学生反复演唱和体验,说说哪一句越唱越高?哪一句越唱越低?用手臂表示。4、 综合体验:分角色演唱。5、 用手板和蛙筒为歌曲伴奏。(按节奏,并注意强弱的节拍规律)四、唱游青蛙合唱离开教室。第三课时一、 故事导入。启发学生:“森林里正在开一个动物联欢会,想知道水的节目最精彩吗?这节课啊,每一位同学都是评委,首先上场的是谁?让我们一起听一听!”二、 欣赏和表演音乐中小鸟的形象。1、 播放鸟叫声和乐曲云雀,让学生比较自然的声音和音乐塑造的鸟的叫声。2、 了解作曲家是怎样把自然界的鸟叫声神奇地塑造进音乐里的。3、 声戴头饰表演,教师给扮小鸟的同学打分。三、 欣赏和表演音乐中公鸡和母鸡的形象。1、 谈话:“这时来参加动物联欢会的小动物都争先恐后要上场,现在该谁出场了呢?听听这一对动物已经上场了,嘴里还嘀嘀咕咕议论不休呢,猜猜是什么动物?”2、 播放“公鸡和母鸡的叫声”,让学生听听作曲家是怎样把自然界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塑造进乐曲的。3、 欣赏乐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