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093749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 主题一: 品格的试金石1、 诚实与信任之间教学目标: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教学准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现诚信的事例,如果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二、阅读与讨论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2、教师总结: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如果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

2、制裁。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三、小组讨论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2、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看法。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四、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五、教师总结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孔子就说过:“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无论大事小事,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品质,反

3、映着每个人的人格。讲究诚信道理好讲,但有时候做到很难。大多数人知道应当讲诚信,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动摇。因此,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2、诚信的回报教学目标:1、 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2、 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教学准备:教师在非正式场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教学活动:一、导入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二、案例分析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

4、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三、全班交流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四、教师总结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3、布置家庭作业。 3、 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教学目标:1、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2、以诚

5、信为标准分析和评议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3、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教学准备:了解学生上次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教学活动:一、导入请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家庭作业中“进一步的思考”的想法。二、阅读与讨论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及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3、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三、阅读与思考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且思考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1、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2、 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3、 这

6、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4、 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四、教师总结:教师用教科书上“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进行总结,鼓励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4、与诚信“签约” (一)学生准备课前通过自查、调查、访问,了解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甚至陌生人等)曾经有什么不诚信的行为;准备几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几条格言。(二)教师准备:收集古代、现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准备几条有诚信格言的条幅。本课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2.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3.牢固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教学结构1导

7、入: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或曾子杀猪等。2汇报: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1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2发生在家里的不诚信的人和事。3学校、班级里不诚信的人和事。3讨论:不诚信的危害。4.解决问题:给同学写建议送格言;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5.总结,布置课后练习六、实施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深情并茂地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二)汇报、讨论采访与调查的结果: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1组长汇报课前布置的采访、调查等情况。妈妈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我也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个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倾倒整个季节;拥

8、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掀起整个海洋。”2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诚信是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刻?过渡:这是发生在社会上的不诚信的事例。那么,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3讨论:学习上不诚信的危害。(1)学生上台讲古今中外严谨治学的故事。(2)小组交流、讨论考试作弊的危害性。(3)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看法。(三)、阅读课本,了解图意看书上的插图,谈谈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看法?乐乐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处理的?你有什么看法?假如说你跟别人真承诺了一件事,经过一段的思考你反悔了,发现这件事不对了,这时候你还去做到吗?假如你对他承诺的事是错的,不能做的

9、,你得讲哥们义气,你还得去?还要去,去跟他一起做那件坏事?噢,那我明白了,所以说“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的、美丽的故事。诚信,说它大,大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说它小,就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我们不用喊那么高的口号,其实我们身边的小事真能做到“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是真理去坚持,是谬误去斗争,就是好样的!(四).提高认识见行动(1)写格言,送格言:同学们课前准备了一些有关诚信的格言,也有的人创作了格言,要送给好朋友。下面大家先交流一下。你想把这句话送给谁?(2)尝试给同学写建议:老师分发精美的小卡片,针对同学平时的言行,写一写你的建议

10、,提出你的希望。然后,把卡片郑重地送到对方的手中。(3)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制作“诚信卡”为自己列出“清单”,请同学督促自己今后要做到的条款。如果都能做到了,就给自己帖上“诚信星”。(五).总结,布置课后练习1教师总结: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来要求自己,也用诚信来要求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其他身边的人,并做到持之以恒。2布置作业:继续完成自己的“诚信卡”,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督促。 主题二: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1.“节俭日”来话节俭教学目标:1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勤劳节俭

11、的原因。3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4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5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教学重难点: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启发思考今天我们的班会是做个勤俭节约的乖孩子,希望每个同学在活动中遵守纪律,积极参与,今后能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勤俭为荣,热爱劳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情景在现、寓理其中1、伟人篇: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才有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三位同学讲英雄人物才有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 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我们不由得想起了那脍炙人口的

12、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2、节约篇:每天中午就餐后,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顿饭吃下来,浪费得非常严重;有的同学打一盒食物,只吃了几口就倒掉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吗?孩子们,我们的生活是富裕了。你们可曾想过在贫穷边远的山区,还有许多同龄的小朋友过着艰难的生活,不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幻灯片他们吃不饱,睡不暖,实在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我们不浪费一张纸,节约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就会为国家创造许多财富了。请看调查报告水和电。(两小队,10人)队员(5人):我们都是水,你们知道吗?A: 一吨水可以发电5410度。B: 一吨水可以磨粉34袋。C: 一吨水可

13、以生产药片2000片。D: 一吨水可以炼钢130公斤。齐:节约一吨水,为国为民作贡献!队员(5人):我们都是电,你们知道吗?A: 1度电可以生产化肥3公斤。学生讨论,找出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小结 2.发生在我家里的事教学目标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教学重难点: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教学活动:一、选择:当你看到别人的东西(用具、玩具)比你的东西好的时候,你怎么想?A 特想要 B 很羡慕 C 想要,但听从父母的意见学生回答并统计A、B或C所占的比例。师问:是的,同学们都有一些羡慕或想要的心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一看

14、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时就应该要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出示书中的“说一说”栏目,并谈一谈,如果你是小美,你会怎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师问:同学们说得很对,要勤俭节约,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请同学朗读课本第二课的第一、二段。同学举手朗读。师问:同学们请想一想,张俭为什么还穿着这样的衣服,他是没有钱买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师小结:对,张俭不是没有钱买,而是他认为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只要简洁干净就行,俭朴一点没什么不好。 板书:衣服要简洁干净二、师问: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请同学分组看一下课文第三、四段,然后组内讨论并请

15、代表汇报结果。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师小结:很多同学都说到了,张俭的衣袍虽然很旧,衣料也不太好,但是可以御寒,再说,大家若都相攀比,看谁穿得豪华,会形成不好的风气,尤其是丞相,更不应该那样做?他做得很对,同学们再想一想,古人是这样做的,我们呢?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师答:我们更应该保持优良美德。在学校里,不比穿,不比吃,尽量都穿校服,做一个清洁干净讲卫生的好学生。板书:不要相互攀比三、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五六段,读后请说一说,大臣们为什么感到羞愧? 学生朗读。学生分组讨论并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补充。师小结:张俭的做法也得到了辽王的赞赏,说明勤俭节约的作风是受到爱戴的,是受到尊敬的,相互攀比是可耻的,不应提倡的,因此,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如此,你简朴,别人不会瞧不起你,而会更尊敬你,你们说对吗?那么现在请大家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讨论并发言。师问:好,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