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093384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 1 课时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重难点重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2.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活动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时长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2、。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2.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五、巩固字、

3、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1)着重分析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归纳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2)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3)学生写字。(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生用手笔画板书1.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板书设计左窄右宽: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左宽右窄:影左右等宽:粗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

4、 2 课时1.能正确读写“早晨、穿戴、鲜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重难点重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时长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继续朗读感悟,进一步地发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2.第二、三自然段。(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

5、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2)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3) 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3.第四自然段。(1)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2)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

6、谁先背出来。四、拓展延伸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写一写。(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学生读后交流。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3)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反复朗读这几句话。激发学生的兴趣1. 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2. 每组推荐代表背诵,奖励优胜小组。板书设计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花的学校 第 1 课时1.会认4个生字,会写1

7、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教学活动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时长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花的学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作者泰戈尔。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读准下列字音。荒 笛 罚 假 赏2.交流、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 青猜B.换偏旁记忆的

8、字:汤扬 汪狂 劈臂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润湿:潮湿润泽。原野:宽广平坦的地方。欢:纵情的欢乐。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第二部分(35):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第三部分(67):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第四部分(810):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1.听教师朗读。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3.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4.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

9、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读读写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思考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自由朗读

10、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板书设计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 青猜换偏旁记忆的字:汤扬 汪狂 劈臂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花的学校 第 2 课时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时长一、复习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部分讲的是什么?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部分(12)。A.老师范读。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C、反复吟诵,细细揣

11、摩,品味语言的精妙。(1)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D.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习第二部分(35)。为什么“我”觉

12、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在做功课”?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3.指导学习第三部分(6、7)。A.教师范读。B.合作探究。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的?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C.教师指导朗读。4.学习第四部分(810)。A.学生齐声朗读。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5.小结。三、拓展延伸。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A. 学生齐声朗读。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拉哪个度、感悟、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