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092060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语文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墨守陈规难发展;锐意进取创辉皇。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历史只会眷( )顾坚定者、奋斗者、搏击者。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惟有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惟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朝气。“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始终保持永不懈( )怠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让更多奇迹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些国产电影没有历史的厚重感,完全是好莱坞似的套路。B美国带有明显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调查和

2、单边开启贸易战的做法,羁绊不了中国人前进的脚步。C2018年襄阳经济增速在全省锋芒毕露,这与全市人民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D气势恢宏的港珠澳大桥竣工的背后,是一大批恪尽职守的建设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B“襄阳马拉松”对于我市马拉松爱好者来说是不陌生的。C通过扶贫办全体队员努力,让“精准扶贫”交出一份满意答卷。D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500米短道速滑项目中夺冠的具体详情,被各大自媒体迅速转播。5“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能读懂一首诗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请把下面这首“第五届中国(海宁)徐志摩微诗歌大赛”获奖作品月亮

3、游向了他乡,打乱的诗句顺序还原,最佳的选项是( )(2分)我在瓦盆里养一尾月亮 少年长大,月亮游向了他乡 后来,花落了,瓦盆碎了 榆钱开花嘟噜噜黄 A. B. C. D. 6名著阅读。(2分) 除保尔柯察金外,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个人物的名字是_,保尔身上最能打动你的人格特征是_。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城阙辅三秦,。(2),悠悠我心。(3)大道之行也一文中表明 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一句话是:,。(4)北冥有鱼中:“_,_”表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一定条件的。(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人们疾苦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二、

4、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37岁的雷海为是杭州市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到书店看书、背书,回家默写,在不久前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夺得冠军。在同学们纷纷谈论外卖小哥夺总冠军时,小明不屑地说:“得了冠军又如何?他还不是个送外卖的?”你听了小明的话,该如何反驳他?(2分) 9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飚突进式的啸傲今天,让我们深入校园,走进家庭,走向社会,与语文世界进行一次亲密接触,领略语文的风采,尽情漫游在语文的世界里!(8分)(1)【明确搜集任务】开展本次活动首先要搜集资料,现在同学们走上街头,

5、进行搜集,请结合其他两组任务示例,给第二小组明确搜集任务:(2分)第一小组:走上街头店名、公司(企业)名、匾额、其他招牌搜集任务:A、是否有新意 B、新意在何处(有什么含意)第二小组:走上街头广告(商品广告、公益广告)、标语搜集任务: 第三小组:走进商店(或超市)促销方法、服务用语、各类商标搜集任务:A、促销文字与方法 B、商标名的精妙与劣拙 (2)【抒写学习感受】回到教室,活动在一段深情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序幕。请帮助主持人把开场白补充完整。(2分)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在旅途中,我们可以聆听黄河颂的雄壮旋律,领略名人演说的大师风采, , ,感受探险英雄的壮志豪情

6、语文学习让我们流连忘返。(3)【分析材料内涵】本次活动当然少不了“诗词大会”了!班级诗词大会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是啊,在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两条原因。(2分)材料一:在浮躁的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追求,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让人们重拾一颗单纯的诗心,不求其他,只安静地品一首诗,享受片刻的宁静。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材料二: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把诗词与电视手段有机结合,赢得满堂喝彩,传统与现

7、实的融合获得了广泛成功,既大力弘扬了传统文化,也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畅谈观点理由】本次活动中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的成员也来到现场,他们带来了一个话题“襄音,保护还是摒弃?”同学们积极参与,展开激烈辩论。(2分) 甲同学:“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襄音)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对,什么年代了。还讲襄音?太土气了!”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襄音”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诗词赏析(4分)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8、。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0.词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氛围?11.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10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

9、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注释】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直,价值、价钱。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贡马:向皇帝进贡的吗。飞龙:指皇家。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A. 不知其旨也 旨: B. 诸仆乘,亦如是 是: 13.下列句子中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2分)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C、沈宣词/尝为/丽水领 D

10、、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 1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15.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议论为主,讨论了 的关系;乙文则以 为主,以事例启发感悟才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这一道理。(2分)16.结合乙文,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2分) (三)记叙文阅读(13分) 提着手风琴箱的老人家乡市中心旁边有一个开阔的广场,由于地处商业街区,这个广场养活了不少乞讨者。不论冬夏,经常能看到穿着朴素的年轻人蹲在广场边,手里举着一块纸板或者塑料板,上面书写着自己的凄惨故事,真伪不辨。商业街平日很繁华,路人们总是像看戏一般,看着不少身强力壮的乞讨者“表演”,

11、偶尔发发善心,扔下一些零钱。直到某一天,我在这里看到了别样的风景。那是初秋的一个下午,行人和大街一如往常般平淡无奇,而广场上早已有年轻人举好牌子、跪好并低下头,开始了他们的“表演”。这时,走过来一个与众不同的、颤巍巍的身影那是一位老人。阳光很刺眼,毫不留情地射在他的身上,照得他整洁的旧中山装有些发白。他的左手提着一个大大的硬质黑皮箱子,与他有些瘦削的身形不太成比例。老人有些跛脚,提着箱子一瘸一拐地慢慢走着,一小步、一小步蹭到了年轻的乞讨者中间。我不知道这位老人要做什么,只是从他走到一群乞讨者中间来看,他也是来乞讨的。可我从未见过拿着这么大箱子乞讨的人,这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在我胡思乱想间,老人

12、已经慢慢躬身放下箱子。或许是年老的原因,老人的动作仿佛是老电影的回播,却不显拖沓,反倒给人几分郑重和怀旧。而此时,这个箱子更仿佛魔盒般,勾起了过路的“潘多拉”们的心。他会以怎样的方式乞讨呢?开始有人窃窃私语,不时有“家人的照片”“自己的残疾证明”这样的言语传出。老人离人群不远,十有八九是听得到这些揣测的,但他不辩解,而是自顾自地打开了箱子。箱子里竟是一把手风琴。这把手风琴有些年头了,即便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的琴身也看得出有些黯淡了,甚至有几处掉了漆,露出黑黢黢的琴身,原本质地不错的背带也脱落了几块皮。白色的塑料琴键更是泛着旧旧的黄,有点像家乡冬天角落里被人遗忘的积雪的颜色。人群的窃窃私语声大了

13、起来。老人低头给风琴调音时,更是传来一声尖锐的口哨声。老人也并不恼,而是默默低头调音。歌曲的前奏起来时,人群的声响已经很大了。可老人仿佛和人群是两个世界,他静静地摆弄着手风琴。琴的音色有些沙哑,这是年老的铜制簧片们的叙旧声。歌曲进入主旋律时,老人缓缓开口,我听出他唱的是白桦林。他的声音并不老迈沙哑,反倒有些低沉,仿佛一列老旧而汽笛轰鸣的蒸汽火车,从中东铁路上缓缓驶过,驶入西伯利亚的方向,只抖落下厚厚一地煤渣。我听过很多版本的白桦林,温柔的、炫技的、飞扬恣意的、故作深沉的唯独这次的声音,似乎是戈壁上隽永的沙海在说话,歌声不高,却泛着黄、携着尘,渐渐压下了人群躁乱的私语。人群越聚越多,人们早已忘记自己安静了多久,没人敢轻率地发声,只是不时有人 (A.轻轻 B.郑重 C.主动)地将钱放入装琴的箱子。可不论人群喧哗或安静,老人从未抬头看过一眼,仿佛在思考什么,又像在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