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解决方法系统介绍天地(常州地区)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091002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解决方法系统介绍天地(常州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解决方法系统介绍天地(常州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解决方法系统介绍天地(常州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解决方法系统介绍天地(常州地区)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解决方法系统介绍天地(常州地区)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解决方法系统介绍天地(常州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J69J型人员定位管理解决方法系统介绍天地(常州地区)(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KJ69JKJ69J 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技术介绍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20152015 年年 8 8 月月 目目 录录 第第 1 1 章章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 .- 1 - 第第 2 2 章章 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1 - 2.1、技术优势.- 1 - 2.2、系统特点.- 2 - 第第 3 3 章章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 4 - 3.1、先进性、成熟性.- 4 - 3.2、可靠性、安全性.- 4 - 3.3、易操作性.- 4 -

2、 3.4、实时性.- 4 - 3.5、完整性.- 4 - 3.6、可查询性.- 4 - 3.7、互联性和扩展性.- 5 - 3.8、经济性.- 5 - 第第 4 4 章章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 5 - 第第 5 5 章章 系统组成系统组成 .- 6 - 5.1、地面中心站.- 6 - 5.2、系统软件.- 6 - 5.3、传输平台.- 6 - 5.4、KJF80 数据监测站- 7 - 5.5、KJF91A 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 8 - 5.6、KDW16A 本安兼隔爆电源- 9 - 5.7、KGE37B 无线编码发射器- 9 - 5.8、MT8000 型综合数据交换接口- 10 - 5.9

3、、FDY3 矿用移动式读卡器- 11 - 5.10、KLX5LM(A)信息化矿灯.- 11 - 5.11、CFC1 专用检测仪- 13 - 第第 6 6 章章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14 - 6.1 实时监测功能.- 14 - 6.2 查询功能.- 16 - 6.3 安全保障功能.- 18 - 6.4 统计考勤功能.- 20 - 6.5 信息联网功能.- 22 - 6.6 系统运行状态提示(自诊断功能)- 23 - 6.7 操作权限及操作日志 .- 24 - 第第 7 7 章章 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 25 - 7.1、系统容量.- 25 - 7.2、传输方式.- 25 - 7.3、同时读卡

4、数量.- 25 - 7.4、最大巡检周期.- 25 - 7.5、漏读率.- 25 - 7.6、传输速率及误码率.- 25 - 7.7、地面中心站至数据监测分站传输距离.- 25 - 7.8、数据监测分站至无线接收器传输距离.- 25 - 7.9、数据监测分站最大有效接收区半径.- 25 - 7.10、存储时间.- 25 - 7.11、双机切换时间.- 26 - 7.12、软件画面响应时间.- 26 - 第第 8 8 章章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 27 - 第第 1 1 章章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 KJ69J 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我公司最新研发推广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KJ69 系列精确人员定位系统是

5、我公司自主研发、国内首先采用 RFID 技术实现井 下人员定位功能的系统。从 2002 年正式在矿安装、运行,十二年以来 KJ69 系列 人员定位系统已在全国各大矿务局、煤矿成功推广运用 2000 多套。 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就无法确切知 道他们所处的位置,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KJ69J 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的功能就在于:让我们能借助它实时了解井下人员及机车的流动情况、了解当前 井下人员的准确数量及分布情况,查询任一指定下井人员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 区域,查询任一指定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另外,作为下井人员考勤 系统,统计与考核下井人员的出勤情

6、况,可以对任一日期或指定日期段、任一指 定月份,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下井班次等进行分类统计,产生 人员考勤的日报表、月报表,便于考核,并能打印相关报表。可用来规范人员的 活动,防止缺岗、串岗、迟到和早退,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有效防止只考勤不下 井或下井不考勤的情况,确保考勤统计数量与井下作业人员的数量完全一致。当 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迅速了解有关 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KJ69J 井下人员刷卡考勤定位系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AQ6210-2007煤 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10

7、48-2007煤矿井下 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系统取得安全标志证书,产品取得安全标 志证书及防爆合格证。 第第 2 2 章章 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2.12.1、技术优势、技术优势 (1)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 院)是专业从事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产品的开发单位,是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目前的国家标准 AQ6210-2007 的起草单位,同时也是目前全国矿用通信类产品的 权威检验机构。 (2)KJ69 系列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我公司自主研发、国内首先采用 RFID 技术实现井下人员定位功能的系统。自 2002 年以来,经过前几代

8、(KJ69、KJ69A、KJ69N)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系统已经发展到性能更强,稳 定性更好的 KJ69J 型。 (3)已在全国各矿务局、矿推广运用 2000 多套,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经 过 12 年的实践证明,产品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4)KJ69 系列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售后服务良好,我公司在全国各大 矿务局设有专门的产品售后服务中心,有专门人员长期负责产品售后和维护,接 到用户通知确保做到 24 小时内到达服务现场,并且有专人负责定期走访客服,了 解客服需求和产品使用情况。 (5)KJ69 系列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国内唯一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安全生

9、产科技成果奖”证书的产品。 (6)将全新 ZigBee 技术应用于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最具代表 性的无线传感网络,具有统一技术标准和低成本、功耗等特点,将有效地提高煤 矿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 (7)自主研发信息化矿灯,将人员定位卡与矿灯合二为一,为矿方节省定位 卡的维护量和成本;信息化矿灯采用三重化保护技术及合理的工艺,使矿灯的防 爆等级由矿用特殊型 ExsI 提升到矿用本质安全型 Ex iaMa,该矿灯是国内首个 取得 ia 等级 MA 证的信息化矿灯产品,大大提高了矿灯的安全等级。 迄今为止已取得以下奖项:迄今为止已取得以下奖项: 2003 年度被评为“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

10、2004 年度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局颁发的 “安全生 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2005 年获“九五”、“十五”煤炭工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2006 年获得煤炭工业协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 年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22.2、系统特点、系统特点 被测目标“无负担” 被测人员通过检测点无需主动进行任何操作。 通行方式无限制 对被测人员经过检测点的通行方式没有限制,允许多人以“鱼贯而入”、 “成组成群”的方式通过检测点,不影响井下人员的正常通行和正常作业。 结构简单,配置灵活 可根据具体需要及投资情况灵活设置井下无线数据监测站。监测站设置得越 多,

11、则划分的人员定位区域越多,人员定位的空间范围越准确。 一站多点,节省投入 每个无线数据监测站可连接 2-8 个无线接收器,可满足井下丁字巷、十字巷、 井口等复杂路况的安装要求,减少投入,增加系统可靠性。 系统自维护 系统可实时监测在用无线编码发射器的供电情况,无线接收器的通信情况及 数据监测站的供电状态。 安装简便 无线编码发射器设计美观、实用,安装方式采用国家专利。和矿灯完全结合 在一起,不额外增加携带人员的负担,可有效防止一人携带多卡下井的情况发生。 可靠性 经过多年发展和完善,通过技术创新以及生产工艺上的不断改进,目前我们 系统软硬件均已日臻完善,系统稳定、可靠,漏卡率极低。 系统软件采

12、用容错技术,监控主机采用冗余热备份系统,确保系统高可靠性 的要求。系统具有抗过流、过压、防雷击等保护措施。 双向通信功能 携带编码发射器人员遇到紧急情况可向地面监测中心发送紧急呼叫; 井下发生险情时,监测中心也可向某区域或全矿井发送报警撤退信号。 矢量放大缩小 系统具备图形矢量放大、缩小功能。 报表生成 能生成各种实时信息的动态报表和历史信息的报表,根据要求设置考勤报表, 并能打印。 大屏显示功能 可在井口安装液晶监视器,可实时显示经过监测点的人员姓名、射频号及当 前井下人员数量、各部门人数、各区域人数等信息,也可自定义显示内容。 遇险救灾指引功能(可选) 系统可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当发现有险情

13、时,地面人员能够在调度室,按照 预先设定的紧急情况处理预案,通过控制安装于矿井内的语音报警器、矿用本安 型 LED 电子显示牌、矿用本安型信号牌、人员定位分站、无线编码发射器等设备 的语音播报和指示信息的显示,指导工作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 第第 3 3 章章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KJ69J 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3.13.1、先进性、成熟性、先进性、成熟性 使用先进、成熟、实用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使得整个系统既能满足 当前的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3.23.2、可靠性、可靠性、安全性、安全性 实时监控的不间断性决定了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

14、系统在硬件选型、线路、支撑环境及结构上都选用了高质量的材料,并采用了先 进的防火墙技术,以确保安装的监控主机、分站、接收器、发射器与布线系统, 能适应煤矿井下高温、高湿、瓦斯等严格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系统稳定。 3.33.3、易操作性、易操作性 以易于使用的图形人机界面功能,为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 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3.43.4、实时性、实时性 分站接收的信息和监控主机显示快速反映,充分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3.53.5、完整性、完整性 提供与外界系统通信的功能,确保信息完整性并充分利用在整体系统运作上。 3.63.6、可查询性、可查询性 提供易于使用的数据库功能,让使用者能随时

15、查询信息及制作所需的报表。 3.73.7、互联性和扩展性、互联性和扩展性 充分考虑将来需求的空间,所提供的系统平台与技术充分配合未来功能及扩 充项目的需求,以避免将来重复的投资。标准化、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贯 彻始终,奠定了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基础。 3.83.8、经济性、经济性 在一定的资金资源下,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资金,以适当的投入,建立一个尽 可能高水平的、完善的监测系统。所有设备的选型配置和采购订货,坚持性能价 格比最优的原则,同时兼顾供货商的资信度和维修服务能力。 第第 4 4 章章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16、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2 部分:隔爆型“d” GB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3 部分:增安型“e” 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4 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T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AQ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T286-1992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T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8991999 煤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