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93090526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顾阅读本单元课文时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交流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所采用的阅读策略。2.读一读描写人入迷的样子的语段,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并学会仿写。教学难点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2.学习描写人物入迷的样子的方法。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课文,学生说说自己选择的阅读任务及采用的阅读方法。(1)就竹节人一课展开交流。生1:我选择的阅读任务是“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阅读时我特别留意了关于老师的内容,也就是关注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理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对如何做竹节人、玩竹节

2、人的内容只是快速浏览,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抓住了重点。(2)就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展开交流。生2:我对火星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所以阅读时我重点阅读了关于火星的段落,而对其他内容没有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就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也得到了我了解的知识。(3)就故宫博物院一课展开交流。生3:这篇文章太长了,要是全部读完得花很长时间。但如果我的阅读目的是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的话,就只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而且对材料三只需要了解一些信息,如游览的进出口,材料四则可以结合材料一一起来看。2.教师总结阅读方法。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交流,老师感觉大家都挺有阅读经验的。根据阅读

3、目的来选择阅读方法是提高我们阅读效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在看比较短的文章时,这种方法好像没什么用,但当大家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篇幅较长、内容庞杂的材料,这种方法就显得非常实用了。所以,大家在阅读时一定要先弄明白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细读,这样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3.以所学课文为阅读材料,再次进行阅读任务及阅读方法的训练。(1)确定阅读材料,出示阅读目的。过渡:在前面两个单元我们学过的几篇课文中篇幅较长的是开国大典,请大家翻到那一课,再根据下面提供的几个阅读目的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找准阅读重点,看看大家是否能快速而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4、。阅读材料:开国大典一文。阅读任务一:我想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升国旗的场景。阅读任务二:我想通过阅读感受毛主席的伟人风采。阅读任务三:我对阅兵式比较感兴趣。(2)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目的,分组交流,汇报阅读方法。二、词句段运用(1)1.结合学生生活,引出“入迷”的例子。过渡:刚才上课之前,我在窗外观察了一下同学们的状态。我发现,有些同学在入神地看书,有些同学在热烈地讨论问题,还有些同学在静静地发呆。大家能有令自己入迷的事情,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当大家专注于某件事时必定能从中得到一种专注的快乐。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写一写“入迷”。2.出示描写人入迷的样子的词语,学生朗读。全神贯注 凝神专注 专

5、心致志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乐在其中走火入魔 废寝忘食 如痴如醉 孜孜不倦 神魂颠倒 欲罢不能3.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自然过渡到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明确:这些词语都描写了人入迷、专注的样子或程度。4.学生默读课本上的语段,体会这些句子是如何描写人入迷的样子的。(1)出示语段一,学生交流。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提示:注意句中的动作描写。“摆”显出阵势大;“攒着”表示大家聚拢在一起,可见其专注;“跺”“拍”写出了同学们观战时的投入与激动。(2)出示语段二,学生交流。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

6、,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去。提示:“伸长脖子”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了后面的同学往前张望的样子,非常形象而且有画面感。(3)教师朗读语段三,学生分别圈画出描写动作、神态和表明时间推移的词语、句子,再分别汇报、讨论。动作描写: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轻轻地吁了口气。神态描写:眼睛闪着异样的光;像喝醉了酒一样;痴痴地微笑。表明时间推移: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明确: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相结合,表现了罗丹对工作的痴迷;用时间的推移反映了他忘我工作的状态。小结:人物入迷是一种状态,表现这种状态的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神态,如“全神贯注”“眼睛眨

7、都不眨一下”“痴痴地看着”。但是只通过神态描写就显得太单薄了。我们要抓住人物入迷时的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方面,从细节去完善。课本上的三个例句的共同点就是把神态和动作结合起来写,非常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入迷的状态。5.学生仿写类似情景,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写得好的语段。(1)播放一段“着迷”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这段视频用三到五句话描写人物入迷的状态。(2)想一想:班上的同学都是什么迷?书迷?体育迷?手工迷?画画迷?你一定能找出那么一两位对某件事情着迷的人。试着回忆一下类似的情景,写一写你的同学。6.请几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语段,在班上评一评、议一议。三、课堂回顾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

8、表现。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就阅读任务与阅读方法的关联展开了交流,大家是不是都学会了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呢?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实践这种阅读策略,让自己的阅读变得更高效。另外,我们还进行了片段仿写。对某件事入迷的感觉真好,能把那种入迷的状态生动地描述下来也是件有趣的事情。当然,要想写好小片段,既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也要掌握技巧。我们今天就学习了把动作描写与神态描写结合起来的小技巧,大家以后在写人记事的习作中也要学会运用。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再找一些描写人物入迷的样子的语段,读一读,再仿写。(2)在以后的阅读中可学会做阅读笔记,首先明确的就是自己的阅读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