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看图题大总结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90356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看图题大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地理看图题大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地理看图题大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地理看图题大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地理看图题大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看图题大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看图题大总结(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识图能力突破,高考地理识图能力大突破,一、考题比重,近五年各类图形题所占分值,二、高考对地理图像的考查要求,图像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图像信息包括:直接信息,也称为第一信息,即图形符号(参照图例说明)直接显示的信息,例如,河流流向、山脉分布等;间接信息,也称为第二信息,即对图中获取的直接信息,经过分析解译所得到的间接信息,目前,高考对图像知识的考查,有三种要求: 1、一般性读图 目视感知,获得直接信息。 (1)读图要求:识别符号表示何种地理事物或现象。 (2)读图步骤:一是先看图例注记:二是区分要素单项,说明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三是总览全图,先单项后综合,先左后右,

2、最后加以整体记叙:该填写的填写,该计算的计算,该说明的说明,一一加以回答。 2、分析解释图像 目视分析,获取间接信息。 (1)目视分析要求:通过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力共同参与活动。,(2)目视分析程序: 第一步,凭视觉、感觉、知觉获取直接信息; 第二步,从记忆仓库中提取与直接信息相关的一些知识;第三步,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进行知识加工整理。 (3)答题:按照题目要求,先答出图像中显示着哪些地理事项(直接信息),再答出分析解释后的结论,这就是获取的间接信息。 3、动手画图 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如:05年上海地理单科卷的补绘散点图; 06年上海文综卷的

3、绘制柱状图;07年海南地理单科卷的补绘洋流与等温线;09年山东文综卷的补绘等高线等等。,三、几种常考地理图像的复习方法,(一)、区域分布图的判读 在各种分布图中最为普遍的是以政区图为基础的包括地形、河流、矿产、城市、铁路等要素的综合地图,其他还有气候类型分布图、水系分布图、资源分布图、洋流分布图、工农业分布图、交通图等。地理分布图的判读需要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地理位置,初步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过经纬度位置确定为何国家、地区。任何一个具体地理区域在地球上都有一个准确的经纬度数值与之对应,找准具体区域的经纬度数值是区域地理定位的最有效和最准确的方法。要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区域,如赤道

4、穿过的国家,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和地区,0经线穿过的大洲和国家,120E经线穿过的国家和地区等。还要对各主要地区的经纬区间进行建构,掌握这些经纬区间,便可准确判断地区位置。要学生有意识寻找经纬线的具体交叉点,经纬线和国界省界的交叉点准确定位。 其次,用知名的国家、岛屿、湖泊、河流及地形等地理事物确定相对地理位置。即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知名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明确它的位置。如果没有给出地理事物的名字,可以用其轮廓、形状去判定,因为每个大洲、国家和我国省区轮廓都有其特殊性,注意观察、比较和总结。如梯形状的埃及、昂首雄鸡状的中国、跪俑状的陕西省、肥鹅状的的黑龙江省等。地理位置确定后就能

5、方便地提取丰富的地理信息了。,2、熟悉并充分利用图例和注记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每一幅分布图中的地图信息包括区域图名;常用图例和注记以及典型图例的分布和走向,能准确利用图例和注记提取信息是读图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判读区域地图的关键。先期读懂图例,细心观察图例;再次是明确图例上的注记,提取有效信息,并落实在地图上,这对于进一步判断区域位置,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十分有效。 3、整合信息,归位验证 整合信息,就是对给定的图例、注记以及区域轮廓和经纬度数值等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归位验证就是把综合的信息再带到具体的区域,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回头看”,这样可确保准确无误。,各类型区域

6、图考查要求,区域分布型图像题 该题型往往以重大热点问题为背景切入,侧重于中国与世界区域地理知识,要求学生在对给定的区域地图进行解读、分析、判定的基础上,准确完成试题所要求的读、填、绘或析图内容。它着重考查学生对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其时空变化的掌握情况。 区域路径型图像题 该类题型要求学生重点了解不同区域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地图空间概念、心理地图的构建、图文转化以及知识迁移等方面的能力。 区域分析说明型图像题 该类题型要求学生熟悉地理主干知识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将概

7、念原理的含义在知识的运用中真正得到体现,从而达到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掌握程度之目的。但目前地理考试的形式不可能考查野外或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只能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的的判读、绘制分析,来考查学生观察、发现地理现象,提取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评价并尝试创造性的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这类题的形式较多,一般包括剖面图、原理(成因)示意图、景观图、系统联系图和统计图等。,区域常考知识链接,(二)、地形图的判读(含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数量上的特性, 形态上的特性, 2、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详见等高线图) ,这是识别等高线

8、图的关键。 3、熟练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学会识别一些特殊的地貌类型。如:新月型沙丘、火山、梯田等。 4、学会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详见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判读方法和步骤是: 看清楚剖面线是沿什么方向作的; 根据图上曲线弯折状况和高度表(即垂直比例尺高度)读出沿线地形特征和地势起伏情况; 判读沿线地形特征或判断地形区 2、绘制方法和步骤是: 根据要求选剖面线,确定纵横坐标比例尺,画好坐标。 寻找地图上剖面线与高线的交点,并逐一记录它们的高程和高差, 将它们一一对应到剖面图的坐标上, 将这些坐标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即完成剖面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曲线出现转

9、势的时候,附近两个点之间的连线形状,需要参考平面地形图的局部形状而定。,(三)、等值线图的判读,等值线图是常见的专题地图,一般有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太阳高度角线图、等盐度线图、等PH值线图、等潜水位线图、等震线图、等时线图等。近年来的试题又出现了几种等值线相结合的形式,如一图多用,更能考查能力。判读等值线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确定地理要素递变规律和方向。这一步最为关键,它会影响后面一系列问题的判断。 2、看等值线的弯曲形状变化,确定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 3、看等值线的疏密程度,确定地理要素变化的缓急和幅度大小

10、。 4、看等值线的闭合曲线,确定地理要素的局部高值或低值中心。,【等温线图】 1、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的分布状况及变化,特别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等温线,如最高月20等温线、最低月0等温线等, 2、等温线的疏密与温差。 3、等温线走向与纬线、海岸方向和地形的关系。 4、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的弯曲与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诸多因素相关。 5、等温线的闭合。等温线成闭合曲线的地区,大多是受地形影响,而形成暧热或寒冷中心。,【等压线图】 1、海平面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2、风力大小及风向的判读。 3、天气变化。 气团天气图的判读 气旋、反气旋天气图的判读 锋面天气图的判读,【等高线图】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

11、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 A 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 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n+1)d(n为重合的等值线条数,d为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差)。,4 两个山顶之间的两组等高线相对凸出部分表示的鞍部。 5 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最

12、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6 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7 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注意判断坡度时还要看比例尺、等值线的等距值等。 8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二)实际应用 1 选建水库: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2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建筑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

13、线附近。 3 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4 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岩岸港湾。 5 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6 交通线选择: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 7.判读分析水文水系特征,【等盐度图】 高值区或低值区 副热带海区,形成高值区;世界盐度最高出现在红海,盐度最低出现在波罗的海 数值变化趋势及应用 从近岸向远洋,盐度变高;从赤道向副热带海区,盐度变高;从高纬度海区向副热带海区,盐度

14、变高 疏密程度 河口处,盐度变化快,等盐度线较密 影响弯曲的因素 气候(降水量和蒸发量)、河川径流、寒暖流等 应用 判断河流径流变化、寒暖流等;判断船只吃水深浅、密度流流向等,【等太阳高度图】 等太阳高度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1一般而言,在等太阳高度图中,圆圈代表等太阳高度线,圆心为太阳直射点,经过圆心的直线为经线(赤道除外),特别注意不一定是同一条经线,经过圆心的弧线为纬线。 2.如果没有特殊的数字标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而图中其余部分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均大于0,因此也可以说图中所示半球全部为昼半球,一般来说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

15、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但有数字标注的图上例外。,3.示意图中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根据该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和季节。 4.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就东西方向而言,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5.由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因此昼半球上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纬度跨度也是180。 6.在判读时要注意

16、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地方时、北京时间和世界时的区别。,表格一: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表,表格二: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表,表格三: 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表,表格四: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降水量线】 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差异大,稀疏差异小。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四)、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根据地理数字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叫做地理统计图。一般可绘制成柱状(或线状)、扇状(或饼状)、曲线(或折线)等。它直观而简洁地表现事物数量及其变化趋势。,【曲线图(一般基于直角坐标系)】 曲线图是用线条的升降(逐渐上升、波状上升)、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主要用于观察地理要素随时空变化的规律,是高考中出现较多的统计图类型。如气温曲线图和河流流量曲线图等。 1、直角坐标曲线图具有如下特征: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